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6|回复: 0

盛兴瑞: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创新体制必须抓住的龙头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4 18: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所以会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一个趋势性的判断,是因为由于技术创新导致人们的劳动关系出现了改变,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就对固化人们社会关系的社会制度和结构产生了一种改变的需求。在社会发展趋势上,也就形成了一种对现有制度结构进行改革创新的趋势性判断。

  对不对?肯定没错。一百多年前,人们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判断,也就是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至于是一百年,还是三千年,我们的社会肯定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都能看到和感受到的。那么这个变化完成了吗?肯定没有。因为我们的社会还处于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时期,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很大的。起码人们因各种原因相互仇杀而形成的战争风险还是存在的,还不能和谐相处。所以,还是会继续变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应对这样一个变局,就必须根据技术创新进行制度和结构创新。要进行制度结构创新,就必须创新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人们现有的对经济活动的认识,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政治经济学范式下,也就是体现在西方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两个不同的理论范式下。这两个传统的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和解决现有的一些社会经济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创新理论,统一这两个不同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为解决现存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方向和方法。

  我们必须承认,这两个不同的理论范式,尽管已经落后于时代,但毕竟为创建已有的社会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就必然存在着合理性。同时,又由于对现存的一些社会经济问题无法解释和解决,也就必然会存在着缺憾。存在的缺憾在哪里?从哪里可以找到?当然要从经济活动现象上去找了。在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现象上,哪里是最大的问题,理论认识上的最大缺憾就在哪里。西方政治经济学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不论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还是剥削现象、贫困化问题,都属正常的,是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完善,和完善后的市场的自动修复来解决。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则认为是私有制导致的剥削。但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来解决,也就是通过公有制来解决,并不成功。

  存不存在剥削实际上已经不用争论,贫困化现象和产能过剩现象日益严重就很说明问题。需要争论的是这样一个剥削的存在是不是合理?怎么出现的剥削?在哪里开始出现剥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出现在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料私有。所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张通过社会革命把生产资料公有,来解决剥削问题。上面说了,几十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的效果并不好。不仅问题没有解决,还都否定了剥削的不合理存在,接受了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剥削合理和市场自动修复,开始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建立全面私有的自由市场经济。而西方政治经济学支持的全面私有的自由市场经济,也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贫困化和剥削问题。那么,会不会还有其它的原因?也就是说还有没有混淆在市场内的剥削的原因存在?

  考察市场内的各个要素,资本、劳动、商品、货币,前三个已经被马克思揭示,最后一个要素马克思并没有触及,那会不会就是这个要素在起作用?一般来说,从货币的职能上看,参与人类经济活动的货币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结算手段、储藏手段、国际货币。前两个职能是货币的主要职能,后三个职能是派生职能。从货币的发展史上考察,货币是从等价物演化而来的。大家都知道,一开始用实物商品、后来是贝壳、贵金属等,再后来有了纸质信用货币。那么,我们现在使用的纸质信用货币,是真的就是货币,还是还停留在过去的代用货币的商品等价物阶段?

  我们知道,等价物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形成币值的稳定,所以人们才不停地寻找,不停地换。而要实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必须要求币值稳定。当然,还有流通方便的问题。用纸质货币取代贵金属货币,很好地解决了流通问题,但解决了币值稳定的问题吗?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不仅没有解决,还由于用没有价值的纸质货币取代贵金属货币,导致纸质货币的币值更加不稳定。现在的货币,同样像过去作为等价物的商品一样,可以由人们肆意生产投放市场,对市场均衡分配价值产生了严重的干扰。而一些人正是通过可以垄断、控制和生产货币,就像过去可以垄断控制土地一样,来设计各种体制机制对劳动者进行盘剥,不过是一种赌博式的合法盘剥而已。

  既然是价值尺度,首先币值就必须稳定。如果币值不能稳定,就失去了价值尺度的功能,就可以利用其价值尺度的功能进行投机。人们也确实很费力去思考寻找锚定货币、确保货币币值稳定的等价物或对象,也就是寻找货币的锚,但一直没有找到。正是没有找到,或者就根本没有,也就导致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开始垄断操弄货币来进行投机。既然我们认为货币是价值尺度,那么这个价值尺度的币值就必须是稳定的。或者说,只有币值稳定的那个价值尺度,才是真正的货币。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所谓货币,就都不是真正的货币,而是货币的代用商品,也就是还是过去的等价物,不是真正的货币。

  代用货币从实物商品到贝壳,再到贵金属,锚定贵金属制造出来的纸质货币,以至于今天我们将要开发出来的数字货币,经过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脱离了代用货币的等价物本质、演化成了真正的货币了吗?并没有。一个是还是由我们比照制造商品一样制造出来。另一个就是我们一直没有稳定它的币值。这样一个制造出来的币值不稳定的货币,就还是代用货币的等价物,而不是真正的货币。但是,我们通过这个代用货币的等价物的发展演化过程,结合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并不需要非要去找到货币的锚,我们就把现在流通的纸质或未来的数字货币的数量稳定,就可以首先稳定货币的币值。

  如果我们先稳定币值,再去通过稳定币值来改变我们的制度结构,进而来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改变劳动关系,是不是就可以解决我们现在存在的经济问题了?就好比物理学上,选定了参照系,就可以在这样一个选定的参照系下,来建立我们考察物理现象的范式,进而来建立相应的理论,规范人们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掌握及应用。这不就是一种变,而且是往好的变,往把货币币值稳定的价值尺度上变吗?如果这样的改变能够促使我们进行社会制度和结构的改变,并且也相应地往好了变,不就等于我们抓住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制度结构改革创新的龙头和要点了吗?何况有了现代数字技术的帮助,已经没有了流通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稳定币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体制和制度改革创新,是不是很多经济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如果我们根据这样一个思考,首先稳定币值,也就是稳定货币的数量。然后在稳定货币数量的基础上,来创新我们的经济学理论,再根据创新的经济学理论改变我们现存的社会制度结构,这会不会是一场适应技术发展需要和制度结构改变趋势,而进行的一场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改革创新和改变?货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血脉,也是财富象征,是最重要的要素。抓住了对货币认知和设计的改变,是不是就抓住了改革创新的要点?稳定了币值,是不是就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而为解决问题提供认识基础?稳定币值后,是不是就可以反推我们去改变制度和结构,并规范我们把制度结构向好的方向进行改革创新?大家可以思考。

  应该说,不论是不是抓住了龙头和要点,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其币值是极不稳定的,在金融领域形成的各种投机和垄断投机也是非常严重的。市场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是经常出现所谓的失灵现象的。如果我们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史来考察货币发展演化历史,就可以发现,最接近币值稳定的贵金属货币的使用阶段,比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经济发展历史,及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都可以发现,这两个历史发展阶段,是经济发展最好,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制度结构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历史阶段。贵金属货币的使用,让中国的封建官僚社会稳定地发展了两千多年。而欧洲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也都是在贵金属货币使用以后发生的,并且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因此,不论是从历史分析,还是从货币的本质分析,再结合今天的现象分析,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实,都把问题根源指向了币值的稳定问题。我们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抓住改革创新的要点和龙头,就必须在稳定币值上下定决心进行实验。可以首先选择一个经济体封闭起来进行实验,在责令其先稳定币值的前提下,下放其所有权力,解除其一切束缚,来根据这样一个设定条件进行实验。相信即便不能完全成功,也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比如拿香港特区进行实验,就很合适。就看我们的精英和公知们,有没有这个想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1:14 , Processed in 0.2189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