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15|回复: 0

正解局:成龙将买来的徽派建筑,捐给新加坡:谁在倒卖中国古建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 14: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护古建筑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古建筑富有生命地活下去。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倒卖古建筑,成为某些文物贩子的发财方式。

  谁在倒卖中国古建筑?

  01 被倒卖的古建筑

  古建筑文物被倒卖,已经不算新鲜事儿。

  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了“山西村落古建筑文物频遭盗卖,部分庙宇被整座卖掉”的事件。

  新闻报道

  2016年,浙江温州也出现了古建筑构件被盗事件。

  其时,温州泽雅镇戈恬村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金氏宗祠”,6个虎爪青石柱盘(柱础)一夜被盗,每个价值10余万元。

  部分柱础被偷走,以砖块和木头取代

  而此前,“金氏宗祠”门前的一对石鼓也被偷走,至今还没能找回来。

  在广东,位于江门市的良溪古村,拥有800多年历史,被历史学家誉为“后珠玑巷”。

  良溪古村

  良溪古村的文化价值不断被发掘,盗贼也闻讯而至,大肆掠夺老屋家具,甚至几百斤重的门板也不放过。

  安徽的徽派建筑,主体结构以榫卯结构为主,可以反复拆装。

  这种巧夺天机的设计,成了古建筑倒卖者眼中的最大卖点。

  因为可以被像“乐高”一样被拆卖,整栋徽派宅子都可以卖掉。

  2001年有篇报道称,从建国初期至今,皖南古建筑材料的流失总量足可以再建一个“宏村”。

  山西,是古建倒卖和偷盗最多的地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山西被盗的知名古建筑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壶关天仙庙一对“对望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休源神庙明代“二龙戏珠”琉璃壁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子县崇庆寺千佛殿顶的琉璃伽蓝仙人

  ……

  这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知名但被盗的古建筑,就更多了。

  浙江横店影视城内,有一个“明清民居博览城”。占地900亩,拥有120座明清古建筑,堪称中国最大的古民居集散地。

  明清民居博览城

  据影视城负责人介绍,“明清民居博览城”是他们利用浙赣皖的偏远山村迁移来的徽派老宅、石桥牌坊建设的。

  这从侧面,也能看出中国古建筑的流失程度。

  02 灰色产业链

  全国古建筑被倒卖背后,是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产业链的核心,当然是古建筑贩子。

  这些古建筑贩子,早已不限于盗窃、收购古建筑,而是延伸至仿古产品制作、修复古建筑等领域。

  《经济参考报》曾暗访某个古建筑企业,该企业占地300多亩的基地,堆放从各地收购来的古建筑,每年光场地租赁费就达几百万元。

  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古建筑企业的存放基地

  中国很大,古建筑散落全国各地,知名的大多已被列为文保单位。倒卖者又是如何找到古建筑的呢?

  这就要提到产业链的上游,寻宝者。

  寻找古建筑,行话称之为“踩地皮”,意思就是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找到合适的古建筑。

  “踩地皮”者,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当地村民,熟门熟路,收集本地的古建筑信息;一种是专业寻宝者,云游四海,寻找古建筑。

  业务也分阶层。

  低阶者,搜集古建筑的样式、位置、价格等信息,告诉倒卖者,赚个信息费;高阶者,低价收购,高价卖出,赚取差价。

  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上费村,电线杆上贴着“专收老瓦、老砖、老木料”的广告,便是“踩地皮”者所为。

  上费村的收购古建文物的广告

  据报道,一个古建筑贩子长期打交道的“踩地皮”者多达万人。

  有人寻,有人买,那么,古建筑都卖给了谁?

  古建筑的价值,在于历史,在于其独一无二的特性。

  下游的买家,有的可能真是喜爱历史。

  1990年代,成龙在国内买了10间徽派建筑,本来打算想找一块地,重建老房子,给父母住。

  后来,成龙的爸妈相继离世。成龙便将4栋古建筑捐给了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剩下的捐给了国内其他地方。

  当时,这件事争议极大。有人认为,成龙花钱买了就有处分的权利;也有人认为,捐给新加坡是一种“卖国行为”。

  位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徽派建筑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市的埃塞克斯博物馆内,也有一座清代古民居。

  这座名为“荫馀堂”的徽派民居,被拆成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块石件后,装进40个国际标准货柜,漂洋过海运至美国。

  荫馀堂

  购买古建筑,更多的则是出于商业利益。

  比如,房地产公司买下古建筑,建在别墅区,以会所的形式进行商业运营,提升了楼盘的档次。

  被倒卖的古建筑,大多被改造成高端会所、私人宅邸、工作室、茶楼等,用以装点门面。

  很多人不知道,某些地方政府,也是古建筑的“大买家”。

  为了发展旅游项目,某些地方政府大兴土木,斥巨资打造古城、古街。很多建筑材料,就是从文物贩子手里购买的。

  例如,安徽阜阳颍上的管仲老街,就购买了不少古建筑。

  安徽阜阳颍上的管仲老街

  03 保护之难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法律法规的健全、监管力度的加强,古建筑正在得到越来越周全的保护。

  然而,保护古建筑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古建筑富有生命地活下去。

  古建筑,亦可称之为老建筑,常常是年久失修,疾病缠身。

  很多的古建筑,不是像故宫那样,有专门的机构来维护,只是一座有人居住的宅子罢了。

  这些古建筑的产权,属于居住者。他们享有售卖古建筑的权利与自由,这是无法被阻止的。

  这也导致很多古建筑摆脱不了被倒卖的命运。

  如果古建筑民居被列入文保单位(文保点),那么,就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这又面临一个问题,居民在使用时,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也就是说,居民要想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改造古建筑,必须申请报备,手续往往繁琐复杂。

  这不仅给居住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也打击了他们保护古建筑的积极性。

  古建筑的保护难点在于,它们既富有历史价值,又具有居住属性,这两者常常是矛盾的。

  但有意思的是,这两者,又是古建筑的独特价值所在。

  古建筑在使用中延续生命,只有与人发生关系,才能体现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大师梁思成及其妻子林徽因,以死相谏保护北京古城墙而不成,声泪俱下:

  你们把真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个假古董!

  1958年开始,北京70多公里古城墙被拆除,仅余几百米。47座城门楼、箭楼和角楼仅余3座。

  38年后的1996年,北京向民间募集旧城砖,重修一段残存的古城墙。

  今天的我们,千万不要重复昨天的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13:45 , Processed in 0.2656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