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32|回复: 0

叶立华:三问防护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0 15: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领导,要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得学。全面,协调,可持续。

  伴着窗外的夜色,喝一口浓浓的花茶,又到了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

  坐在键盘前,几个疑问涌上了心头。

  一个国有林场的承包,肯定少不了有人点头。

  但是,我国的经济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做商随官跑。有的同志,有那么几个经商的好朋友。

  这个同志调到哪里,经商的好朋友就去哪里投资。

  假设,有一个朋友想承包林场,这个同志就要点头。

  后来,这个同志调走了,林场想要继续好好经营,就需要这个朋友和后来的领导搞好关系。

  甘肃的林场被砍伐,这件事,人民网从2003年过问到2020年,几十年如一日,仿佛公安机关的命案一般,老警察不退休,就一直在办。

  直到老警察从青葱成为了苍苍。

  他的徒弟就接过这个案子。

  过问了17年的林场,还在出问题,还能继续被过问,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官随商走,解释不了一届一届的换代。

  在我国,还存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不那么特殊的现象。

  很多干部说起来,就说谁是谁的同学,谁是谁的女婿,谁是谁的老乡。

  让这些人去外地,这些人干不出什么政绩,但是让这些人抱团给上级报告错误信息,这些人能把每个空降的领导忽悠瘸。

  和光同尘,便也只好和光同尘。

  立华我,不是不谙世事。官场的那一套,我知道从来如此,我只是觉得,从来如此,也不一定对。

  就是不对。

  违建一个房子,干事的同志上来了,要拆除,就有人从北京递条子。

  处处讲特权,这是党的干部应该做的事情么?

  三北防护林,是怎么出来的?

  是以毛主席为领袖的党中央,发动北方的人民群众,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造出来的,一颗一颗栽出来的。一桶一桶水,浇出来的。

  听这个名字,林场,就知道是那个年代的产物。

  立华我在这里,提出三个疑问。

  第一,历史底档,赫然的是一万三千,那么,是谁给某些人的勇气,讲自古以来是六千?

  第二,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意味着环境领域的分业监管,已经结束,那么,是谁给某某些人的勇气,仍不收手?

  第三,好几个身份殷鉴不远,那么,是谁给某些人的勇气,让他们和那些人站在一起,想搞一出漫天过海?

  搁着哄鬼呢?嗯?

  舍弃千万人的利益,富了几个人,这发展,全面吗?舍弃多个行业的安危去搞一个种植,这发展,协调吗?毁弃林场搞经济作物,这发展,可持续吗?

  可不要忘了,秦岭的几栋别墅,牵扯出来的,是自由,是很多人,后半生的自由。

  及早收手认错吧。

  毕竟,以下面的方式上央视,也不太风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0 12:20 , Processed in 0.1873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