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46|回复: 0

水木然:2020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泡沫,终于被刺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3 1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斐君按:
  我们是如何被资本和坏蛋们忽悠的?值得每个人深思。
  中国经济有个规律:每年都会有一个新概念冒出来,然后会被很多投机者和骗子率先利用,变现自己的贪婪。当然,他们很快就会把这些新概念搞臭,然后就扔掉,就像尿壶,最终接盘的是老百姓和韭菜们。
  直播带货,一夜暴富,有人看作神话,有人看作假话,当泡沫被刺破时,它就是笑话。喊了多少年创新的口号,结果被资本追捧的,被忽悠迷惑的,居然还就是投机取巧的套路。双11,P2P,短视频,直播,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却把假象当衣裳,搞得众人钱包皆空,举债度日一片乱象。价值何在,自信何在?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

  随着越来越多的直播造假被爆料,人们终于开始客观冷静的看待直播。

  直播带货,这个2020年最大的泡沫,如今也正在被一点点刺破!

  11月20日,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通过对10月20日—11月1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今年“双11”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不合理规则两个方面,并点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带货“翻车”和李佳琦直播间“买完不让换”等。

  直播“达人”罗永浩的第一场直播,营业额是1.68亿。而这个数据却一直在直线下滑!如下图:

  99%的人都活在假象里,很多人迷信直播和短视频,以为靠这个就能轻易带货赚钱,再加上传统销售手段效果越来越差,于是病急乱投医,马上去找所谓的名人去直播卖货,这种人就是最典型的韭菜。他们的被骗,都是在为自己的认知缺陷买单。

  2

  中国经济有个规律:每年都会有一个新概念冒出来,然后会被很多投机者和骗子率先利用,变现自己的贪婪。当然,他们很快就会把这些新概念搞臭,然后就扔掉,就像尿壶,比如:

  2012年时,他们是“互联网思维”的信徒;
  2013年,他们自诩为“微商大咖”;
  2014年时,他们强调自己做的是“o2o”;
  2015年时,他们追捧“资本运作”。
  2016年,他们干起了“P2P”;
  2017年,他们开始疯炒“虚拟货币”;
  2018年,他们大张旗鼓干起了“区块链”;
  2019年,他们开始玩起了”短视频“;
  2020年,他们都去开了”直播“!

  没错,上面这一波又一波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伙人!

  社会每出一个新概念,总是先被一波骗子抢着利用,然后再被一波投机的人利用,最后才能轮到老实的人去干,所以老实人就是得吃亏。

  就是有这么一帮人,嗜血如命,看什么热门就追什么,嗅到利益的腥味就倾巢而动,永远“立足”时代最前沿,大发横财。

  而且他们永远都以“颠覆者”自居,每当遇到传统企业,上来就要革人家的命!

  很多人害怕他们,就把他们请进家门,结果发行他们根本不是革命家,而是一伙强盗。

  忽悠的时候,他们温文尔雅;争抢食物时,他们却张牙舞爪;

  他们的方式不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他们的心态也不变:伺机捞一把就走。

  所到之处,如同蝗虫过境,把社会祸害的片甲不留

  留下残羹冷炙,给喜欢和适合这个行业的人去坚守

  如果往前推100年,他们的前身就是一帮汉奸!

  现在,他们全部披上了“直播”的外衣,伪装成了时代的引领者。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指指点点。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请丝毫不要给他们留情面!

  对坏人的宽恕,就是对好人最大的不公。

  这个社会从不缺聪明的人,缺的是聪明且踏实的人。

  还是那句话说的好:勤劳致富财运久,投机取巧必招灾!

  3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有时候打败一个骗局的,是另一个更大的骗局。比如自从有了炒虚拟货币的行当之后,传销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有时候刺破一个泡沫的,是另一个更大的泡沫。比如有了直播刷单的业务后,传统电商刷单的生意没人干了。

  直播也好,短视频也好,互联网也好,区块链也好,这些都是只是一个工具,只要解决不了自己价值的问题,再先进的工具都没有用。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要解决的核心是如何成为罗永浩和董明珠的问题,而不是赶紧去直播的问题。

  对于商家来说,他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果打造品牌和IP的问题,而不是如何找明星去卖货的问题。

  如今经济形势不好,我们都在往外求,找机会,找出路,找渠道,却从不愿意直面自己的核心问题!

  如果你告诉他们要提升价值,要踏实工作,他们是不愿相信和接受的,他们宁可相信成功是有捷径的。

  还是那句话:99%的人都活在假象里。因为他们都是被欲望和贪婪蒙蔽了双眼,他们只想一夜暴富,快速得到好处,他们不想改变和提升自己,却总是能幻想找到一把万能钥匙,然后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最好是自己躺着一动不动,就可以一夜暴富了。

  他们追求的并不是价值,而是捷径。如果你告诉他们要提升价值,要踏实工作,他们也不愿相信和接受的,他们宁可在假象里沉溺,也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现实的残忍,因此他们的宿命就是被一轮又一轮的割韭菜。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99%的人都将越来越愚蠢,最后成为完全没有思考能力的宠物,被圈养起来。而这恰恰也是未来最好的商机。因为仅剩的那1%的人赚钱将越来越容易,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操控剩下的99%的人。

  为什么如今越低级的骗局,深信的人却越多?因为这契合了大众的智商。为什么越低级的内容越有市场,因为这就是99%人的品味。

  聪明人去收割愚蠢的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这个时代永远都会有各种骗局出现。而有骗局的社会,或许才是一个真正公平的社会,因为骗局始终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维系着社会的公平:不断的通过骗局来筛选出“坏人”和“蠢人”,“坏人”就是编织骗局的人,“蠢人”就是深信骗局的人。

  蜘蛛结网,飞蛾自投。让“坏人”去欺骗“蠢人”,再让法律去惩罚“坏人”。总而言之,社会就是要变相的筛选这两种人,把他们打入地狱,永远不得翻身。

  之前是胆大的赚胆小的钱,未来就是聪明人赚愚蠢人的钱。

  这些聪明人的哲学是,未来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建立在一个条件上:你比周围的人都聪明。所以,当你发现周围很多人都那么愚蠢,你应该感到庆幸。如果你不能发现周围人的愚蠢,那只能证明你本身的愚蠢。

  荒谬却真实!

  为了更好的割韭菜,他们必须要把大家变的更愚蠢,而韭菜们必须变的更聪明,看透各种本质和真相,才会不那么轻易的被割韭菜。

  最后说句题外的。这个时代需要一种英雄,什么英雄?那种能够成就自我同时刺穿骗局和泡沫的英雄。

  能透过社会的阴暗窥见光明,能发现大众愚昧的一面,却又能将大众往正面去引导,让大众看到希望,就是从商和从政的最高境界,也是这个世界的英雄。

  汪涵直播带货"翻车"!
  退货近80%,更有网红直播
  100%退货,国家监管出手了!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创下了4982亿的新高,薇娅、李佳琦的直播间超3亿人次在买买买……

  在这疯狂的背后,却曝出直播数据造假,退货率高达70%等问题。最近,继李雪琴、杨天真等直播中刷流量被曝光之后,“汪涵直播带货退货率超70%”成为周末的热门话题。

  对于此事,汪涵签约方银河众星回应称“这是假的”,公司没有任何虚构数据或购买流量的行为,只是帮该电商平台账号做一次直播执行,没有必要去刷单,这次刷单后退单具有恶意攻击特征。目前平台方正在介入调查,具体攻击源头还未查清。

  花10万请汪涵直播
  退货率76.4%?

  据网友爆料,11月6日,某公司请汪涵直播带货,开播费10万,当天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退款率高达76.4%。而且其他商家也有类似遭遇,导致店铺收到了平台虚假交易警告。

  据红星新闻报道,参与直播活动的一位商家表示,很多客户订货后又联系撤销了,第二天就退货了,根本就没有发货。

  这位客服称,当天退了50台洗碗机,退货率已经超过了70%,具体发货情况不方便透露。

  对于平台处理情况,客服称,淘宝对本次订单异常没有处罚,但10万元的开播费是不会退还的。

  311万粉丝
  仅11万真实观众

  “双十一”刚过,许多电商平台与网络直播的头部主播纷纷晒出亮眼数据。

  有数据显示,11月10号,薇娅直播间观看人次8200万,当场直播(包含0点后数据)销售额超过11亿。“双十一”期间,淘宝直播诞生了28个成交额1亿元的直播间。

  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直播商家数量较去年增长了220%,今年超过300位明星、400位总裁参与到了直播间卖货中。

  但是根据腾讯深网报道,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期间,当红脱口秀演员李雪琴等被邀嘉宾在京东平台上参与了一场直播活动,这场针对科技产品的带货直播,数据显示这场直播活动有311万人围观和互动,但实际只有11万的真实观众。

  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此次直播由平台发起,承接的主办方把直播效果维护交给了某传媒公司,传媒公司再把直播人气和互动等需求,外包给一家刷单机构。

  事实上在双十一之前就有人质疑直播带货的数据造假。今年的“618”,中消协还曾点名罗永浩直播数据造假。

  直播数据造假似乎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双十一成了这些黑产“冲业绩的最佳时候”。一位经营直播刷量软件的商家表示,他公司开发的“云控”刷量软件在双十一期间需求非常大,每天有几百万的流水,相当于大半年的业务量,而购买者既有中小主播,也有知名带货网红。

  在商家展示的一段视频中,云控系统连接好试验的手机之后,完成系统设定,商家面前的十几台手机自动打开平台、关注指定主播、开始批量互动。

  抖音网红直播全部退货

  “都说甲方是爸爸,在网红直播带货领域,乙方(MCN)才是说一不二的爸爸。”某护肤品品牌创始人武术哥在社交平台上的感慨。

  武术哥告诉深燃,他们本想双11期间找网红带货冲一波销量,结果包括他在内的三十多个商家,被集体刷单了,赔了夫人又折兵,花掉的坑位费和20%分佣全部打了水漂。

  这场直播定在10月31日晚的黄金时间段,主办方宣称,主播是1600万粉丝、自称曾创下6000万带货记录的抖音网红“爆笑三江锅”,直播账号是有2300万粉丝的某抖音账号。

  武术哥表示,直播过程中,本该是主角的“三江锅”一共在直播间待了不过5分钟,带货效果更是荒谬——“一过凌晨12点,在直播间购买我们商品的用户纷纷发起了退单。”

  事后武术哥一算,退单率高达97%,直播间成交额超过5万,退单退到只剩了16单,实际成交额只有千元左右。但是开播前,包括他在内的数十个品牌方已经一并将坑位费100%全款打入了主办方账户。也就是说,武术哥为这场直播投入的十多万元几乎全部打了水漂。

  而同一场直播的其他品牌,退货率更是高到不可想象的99.99%,甚至部分商家所有订单被发起了退款申请,一单都没有发出去。商家们核对后台才发现,订单地址“都是瞎编乱造”,买家名字也很奇怪,比如“图片”。

  部分订单地址
  一场直播后,一单都没发出去的商家后台

  针对直播乱象
  国家监管已出手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3日消息,为加强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并征求意见,其中明确,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不得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流量造假。

  《规定》分为总则、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监督管理、附则共5个部分,对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做出多项规定。

  《规定》第二章第十一条明确,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注重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对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的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在信息展示前予以提示。

  此外,《规定》指出,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时,不得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流量造假;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存在违法违规或高风险行为,不得为其推广、引流;

  不得侮辱、诽谤、骚扰、诋毁、谩骂及恐吓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有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不得涉嫌传销、诈骗、赌博、贩卖违禁品及管制物品等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行为。

  对于违反《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网信等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平均负债达12万人民币,
  中国“90后”超前消费举债度日

  “真希望当时不那么冲动,搞到现在吃顿200元(人民币,下同)的饭也要考虑考虑。”

  26岁的赵彬(江苏沛县人,公职人员)对去年花43万元买了一辆奥迪A6轿车有些懊恼,这项超前消费让他一下子囊中羞涩,成了债务缠身的“负翁”。

  他受访时告诉记者,本打算用父母给的20万元买辆普通轿车,但总觉得“开好点的车,才能更好开拓业务和人脉”,于是不假思索地又贷款23万元,买下这辆让他“倍感到有面子的豪车”。

  可他没想到的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切断了他所有的额外收入来源,每月只剩4100元工资,8900元的豪车贷款月供一下子没了着落。赵彬也没有分文积蓄,工作四年来,工资“月月光”,他的银行卡里通常只剩个位数。

  像赵彬这样靠举债超前消费的现象,在中国1.75亿“90后”年轻人中非常普遍。他们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出生,成长于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张扬个性、注重享受,大多数信奉“活在当下”的生活理念,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

  汇丰银行去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90后”平均负债达12万元,债务与收入比高达18.5倍。

  消费观念改变之外,借钱太容易也让许多中国年轻人不知不觉陷入超前消费。

  近年来,中国兴起五花八门的互联网借贷平台,花呗、借呗、白条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额信贷平台都以年轻人为主攻目标。不少平台甚至不设借款门槛,借款人只要提供身份证和通讯录名单,就能轻松借到数千元。

  29岁的上海白领陈永洁也受过借贷的困扰,她的烦恼就是“花钱太方便”。她受访时抱怨:“用了花呗后,非但没能省钱,反而花得更多,根本没法存下钱来。”

  陈永洁月入2万元,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周围同龄人都有各种色号的口红、粉底液、品牌护肤品或者轻奢包,我的收入也不比她们少,为什么我就不能拥有?我的生活为什么不能更有品质?”。

  于是,为了住得舒适些,吃得可口些,出行方便些,她每月在房租上花去7000元,3000元用在吃喝人际交往上,交通1000元,此外,健身美容,服装鞋帽等还会花去2000元,这还不包括更换手机以及旅游等开销。

  每次该还花呗时,她才发现又花多了,而生活品质并没有提升。去年底,几近入不敷出的她还清全部欠款后,就停掉了花呗。

  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鼓励以消费带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年轻人消费习惯的转变可助推这个目标的实现,但过度超前消费,同样带来隐忧,一些年轻人迫不得已只好加入“啃老族”。

  背负与收入极不匹配的债务,让赵彬一度“压力山大”,全靠父母多年的积蓄,才让他有敢于肆意消费的底气。

  他不担心还不了债,因为一直省吃俭用、努力攒钱的父母早已在南京为他购置了房产,“实在没办法,父母会同意把那套房的房租拿来还贷”,他非常肯定地说。

  然而,没有足够家庭经济能力支持,又养成大手大脚花钱习惯的年轻人,就可能得背负更多债务,甚至陷入高利贷和诈骗的圈套。女大学生“拍裸照”贷款,“研究生不堪暴力催收自杀”等借贷消费导致的悲剧,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屡见不鲜。

  “花呗一时爽,还钱火葬场”,这句对借贷消费的调侃,反映了中国年轻人纵情消费却不计后果的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飙升至854亿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后”几乎占了一半。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上个月在2020外滩金融峰会上,再次提醒中国年轻人储蓄率明显下降,对一些年轻人借债过度消费、乱花钱现象表示担忧。

  事实上,中国民众一直有储蓄传统,虽然中国储蓄率已从2008年高峰的51.8%,降至目前46%,相较于26.5%左右的世界平均储蓄率来说,仍然较高。

  2019年,中国全国人均存款余额约为6.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7万元。有人估算,即使遭遇突发情况,导致大多数人没有经济收入,中国民众靠存款每人仍最少可以撑两年。

  正因为中国民众一直以来量入为出,积累了较为厚重的家底,在今年突受疫情冲击时,中国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高度依赖财政救助,也保持了社会稳定,平稳渡过难关。

  而今后随着爱存钱的一代代人逐渐老去,假如未来再突遇危机,习惯举债度日的年轻人又该怎样度过难关,中国社会还会有这么厚的积蓄保底吗?

  中国问题学者胡星斗受访时指出,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年轻人还应当像老一辈人有些储蓄,这样才比较有安全感。”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受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缓慢,社会保障水平仍偏低,“要把钱留到未来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09:50 , Processed in 0.1879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