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44|回复: 0

戎评:疫情之下加速布局的中国经济,让大洋彼岸忧心忡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3 17: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冬季的来临,全球的疫情变得更加严峻起来。而疫情所带来的损失,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外,也严重损害了各国的经济。对于大多数未感染的健康人来说,自己没有被疾病所击倒,却很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失业、破产,最后为了温饱而垂死挣扎。

  所以,很多国家的老百姓、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都不愿意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原因就在于此。但是,如果疫情不尽早结束,经济是不可能恢复正常的。

  中外面对经济和疫情的取舍,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也必将深刻影响未来世界局势的走向。我们因为选择了牺牲短期的经济利益,全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通过极其严格的防疫措施遏制住了疫情的恶化,才挣得了来之不易的局面。

  疫情之下,我们开始加速布局和改革自身的经济结构,这会继续拉大我们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同时也会大幅拉近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

  1.全球疫情尚未到达拐点,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令世界侧目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除了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以外,世界各国是没有条件布局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改革的。

  由于中国最先受到疫情的冲击,所以我们一开始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是持悲观态度的。可没曾想,当中国开始逐步复苏以后,国外却开始接连沦陷了。

  这些身陷囫囵的国家恰恰又是欧美等传统认为医疗水平一流、技术力量雄厚、文明程度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

  应该说多亏了“同行的衬托”,才让今年以及可预见的将来,中国都将是以“优等生”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经过近半年的止跌回升,今年8月份,我国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国民经济的支柱均实现了正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息,8月投资环比增长4.18%;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长0.5%。

  今年以来,由于国外不能充分复产复工,所以迅速恢复产能的中国,其出口优势变得更加明显,尤其以出口防疫物资为代表的外贸企业几乎包揽了全球的订单。若不是有中国这个“战略大后方”和“后勤保障基地”向前线源源不断地供应“弹药”,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防疫经验甚至外派医疗队去对口支援,人类早就向病毒缴械投降了。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不必谦虚,我们就是最杰出的防疫先锋模范!

  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有信心、有魄力去布局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改革。

  不管怎样,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我们是唯一还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疫情稳了,我们的市场和生产双动能就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也拥有了先天优势。

  所以,我们看到了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依旧火爆的国内旅游和消费、看到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依旧刷新历史成交记录的“常规操作”、看到了高层接连出台各种各样的中长期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地……

  如果不是人民基本恢复了正产的生活秩序,不是国民经济恢复到了正常发展的轨道,这些都不可能出现。

  由此可见,中国是全球诸多不稳定因素当中的唯一确定性!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全世界各国惨不忍睹的经济数据和经济基本面的崩溃局面。

  以美国为例,根据其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美国第二季度GDP年化萎缩31.4%,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跌幅!虽然说在特朗普强行重启经济以后,第三季度报复性复苏了33.1%,但是大家都明白,这是上一个季度基底太低所导致的,真正的经济基本面依旧一团糟糕。

  自9月以来,美国就开始爆发大规模的裁员潮,目前官方统计的失业人数就高达1258万人,而且随着美企继续破产和裁员,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攀升。

  而美国公布的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7月的91.7下降至84.8,这对于依赖消费驱动增长的经济模式来说,无疑又是另一大冲击。

  由此可见,作为曾经的全球经济火车头,美国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我们在此要“感谢”特朗普的不作为和骚操作,让美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无法对世界经济做出正面贡献,也同时丧失了和中国进行贸易战的资本。

  中国经济真的是全球一枝独秀。

  当然,某些心理不健康的小人看到这一幕,自然心里开始泛酸,又阴阳怪气起来。

  比如英国的《每日邮报》在其评论版上刊登了一篇借新冠疫情疯狂攻击中国的文章,继续把本国防治疫情不利的锅甩给了中国,用恶毒的语言和恶意揣测去抹黑我们的防疫措施和经济复苏之后的繁荣之景。

  整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就是中国人过得好就是在西方人的伤口上撒盐,这就是犯罪!

  面对如此的强盗逻辑和典型的小人心理,很多在疫情之下已经心态崩裂的英国人还在留言当中支持文章作者的观点。

  其实,英国小报的这篇文章在西方世界很有市场,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底层老百姓的真实想法。这种反华情绪或多或少会影响西方各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方针,也会间接提高我们的对外交往成本。

  这一点值得国人警惕。

  不过,在西方二元分裂的社会当中,底层民众的想法无法左右精英阶层的决策。

  在那些真正的决策者心里,很清楚为什么这次西方世界的表现是如此糟糕的,只不过为了政治正确和政治私利而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但是,他们也明白现实的情况是,没有中国的帮助,自己很难摆脱泥潭。

  于是,就有了今年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呼吁中国作出更大努力,以支持国际社会应对新冠大流行病,特别是在治疗和疫苗方面的举动。

  在经贸领域,欧盟不但迅速与中国签订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还承诺推动今年完成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

  疫情之下,大家都在争相抢夺中国市场,希望更多地分享中国的经济发展红利。

  2.利用传统优势和疫情之下的先天优势,中国正在加速布局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的新闻火遍了网络和朋友圈。事实上,经历了8年的艰难谈判和博弈,今年的修成正果恰好水到渠成而已。

  只不过由于印度的退出、美国的逆全球化倾向,再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各个协议缔约国有了紧迫感,才在11月15日宣告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成立。

  具体的数据就不赘述了,至少从最基本的经贸领域来看,打通了各国的关税壁垒,使得区域内的物流和贸易变得更通畅也更迅捷。

  该协议让亚洲的货物贸易从点线面变成了一张网。但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不仅仅是降低关税门槛这么简单。

  区域性的经贸协议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弱化了一对一谈判时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多边合作框架可以稀释掉这些矛盾和问题,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也就是说,以本自贸区为基础,通过经贸和多边合作机制,亚洲开始慢慢融为利益共同体。这将有助于提高本地区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也间接提高了各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香港汇丰银行最近就发表了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未来经济成长趋势的报告,乐观估计到了2030年,整个区域的GDP总量就会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

  到了那个时候,全球经贸事务的话语权不都回到了亚洲吗?作为在其中起到事实主导作用的中国,其国际影响力肯定又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在当前更加复杂和动荡的国际局势当中,由东盟发起、澳新积极加入、中日韩积极推动的这一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是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成员国加了一道经济保险和安全护城河。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 一下已经半死不活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吧。明面上,这个组织是为了推动建立健全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规范全球贸易规则、实现经济全球化而诞生的。

  可实际上,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多边组织一样,是为了西方的利益而成立的。再具体一点,就是为了美国的霸权而服务的。

  所以,美国一旦发现这些组织的主导权不在自己的手里了,其服务霸权的属性渐渐消失了,自然就会想法设法改变这一情况。

  特朗普的做法比较激进和极端,就是直接退了。而其他的传统建制派政客,例如奥巴马、希拉里、拜登之流,则是打算另起炉灶,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和规则来架空、瘫痪原有的组织,达到继续垄断全球的目的。

  那时候西方媒体炒得火热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产物。

  若这两大自贸区全部成立和成熟,已经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玩得风生水起的中国,立刻就被排除在了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之外,等于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可是,由于固有的缺陷和陷阱,决定了这两大由美国主导的经贸协议注定会走向失败。

  为什么这么说呢?

  美国在全球领导力的下降和经济竞争力的退化,最根本的原因是本国的产业空心化、金融泡沫化、政治民粹化所引发的国力衰退所致。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中间规定的条件非常苛刻。美国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就故意设计了很多对中国具有排他性的条款,例如环保、劳工权益标准,还有更核心的政府补贴、国企的市场定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中国接受不了,那别的国家就能100%接受吗?

  其次,经贸协议一般都是互利共赢的。美国作为带头大哥,为了吸引一帮小弟前来捧场,自然要给点利益的,才有吸引力和大家一起玩下去。

  但是,如今地主家也没有了余量,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贸谈判的时候过于小家子气,某些条款又过于霸道,谁还能愉快地玩耍?

  另外,即便他国都捏着鼻子认了,美国国内的劳工阶层也不干啊。不论美国是对中国开放市场还是对别的国家开放市场,损害的都是国内的产业利益啊。

  所以,美国国内强大的反弹力量也造成了这两大协议事实上的死亡。

  而中国目前一系列的经济布局,没有那么多的附加政治条件,都是在商言商的纯粹经贸互惠互利原则来指导国内外的经济政策和重大部署。

  另外,我们的经济竞争力和外贸实力摆在这里,即便会让渡一些边缘利益,也不会动摇核心利益,相反会为此获得更多的收益。

  可以这么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作为一个样板工程,会大大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进度。

  其实,贸易的谈判最艰难的地方并非是关税门槛本身,而是非关税门槛,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当事国的政经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印度。而中国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或者说为了这样的变化早就提前做好了部署和调整。

  对于中国来说,中日韩的经济整合有利于中国产业链的升级,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我们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地位;加速美国势力从亚太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撤离,大大优化了我们的外部安全环境,对全球资金投资亚洲、投资中国更有吸引力。

  一旦亚洲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自然会吸引别的地区与之联合或合作。

  想象一下,亚太自贸区+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中欧FTA,这些都是优势互补、与中国产业升级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密切相关的三大自贸区,而与之串联的就是“一带一路”。

  这样的国际政经战略布局,是何等的气魄和壮丽!

  一旦形成气候,我们的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也就稳了。

  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有疫情的影响,今年依旧在上海举办了第三届的国际进口博览会,继续加速推进国内的自贸区开放格局,还在继续完成扶贫攻坚战,为下一个十年2.0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在布局。

  一句话,中国正在利用疫情“红利”来迅速改善国内外的发展环境,也在悄悄加速搭建排除掉美国技术的安全供应链。

  而中国的目标和心愿也代表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是那些同样遭受美国霸权主义剥削的发达国家的利益。

  用这个指导原则和思路来看待今年以来的国家若干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和经济改革部署,就会稍微了解一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了。

  当我们拥有如此巨大和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是最核心的重量级玩家之时,以中国自身的影响力,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而我们输出的最高等级的产品就是中国标准!

  当我们成为全球顶级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之时,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给全世界的震撼和福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17:02 , Processed in 0.2814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