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19|回复: 0

缓缓君:“如果中国人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全世界都将很悲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3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2010年,一名澳大利亚记者在采访奥巴马时问,中国有超过10亿人口,将来会不会富强起来,拥有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水平?

  奥巴马对着镜头回答说:“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人也过上与澳大利亚、美国人同样的生活方式,那么,全世界都将处于非常悲惨的境遇,因为地球会无法承受。”

  奥巴马是典型的民主党精英,非常善于对外输出“自由、平等、博爱”那一套普世价值,维护美国的灯塔形象。

  但在这段采访中,他却说出大实话——美国的精英们无法接受中国人过上和美国人同等的生活条件。

  这里要补充一个背景,那就是美国人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美国约3.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不到5%,却用掉了全世界1/3的纸张,1/4的石油,23%的煤炭,27%的铝和19%的铜。

  另据世界银行2018年的数据,美国的人均能耗为6.79吨,是中国人的3倍。

  所以,如果真的是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首先应该更平等地分配地球的资源,即美国人应该大幅减少自己的资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

  但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如果把全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国家和国家之间是有阶层之分的。

  发达国家占据更高的“国际阶层”,其人民可以享用更多的资源,过上更好的生活,落后国家则反之。

  如果原本落后的国家赶上来了会怎样?

  奥巴马的说法是:中国在发展的时候要承担起国际上的责任,中国人要富裕起来可以,但中国领导人应该采用一个新模式,不要让地球无法承担。

  言下之意就是,你中国人想要过上好日子,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中国人不能占用太多地球的资源,至于美国人是不可能勒紧裤腰带,去降低生活水平的。

  这背后的本质,是资源的分配问题。

  先发国家早已经过惯了好日子,他们认为自己理所当然要分掉蛋糕的大头,如果后发国家的发展动了他们的蛋糕,他们就会用各种方式予以打压,其中就包括打着诸如“国际责任”“环保”之类的名义,对后发国家进行指责和道德绑架。

  我们来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吃肉。

  02

  这些年国际上对中国人“吃肉过多”的议论和指责变得越来越多。

  2014年底,英国《经济学人》发表了题为《猪的帝国》的文章。

  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充满主观偏见的檄文。

  文章称,中国对猪肉消费“贪得无厌的欲望”是这个国家崛起的象征,同时也是对全世界的危害。

  养猪不仅会向大气排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还会吃掉大量的饲料。“全球一半的饲料作物都被中国猪吃掉了”,巴西和阿根廷毁坏亚马逊雨林制造耕地,种植大豆,“用来养肥中国猪”。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讽刺道:“忘了生肖吧,中国每年都是猪年”(Forget the zodiac:in today’s China,every year is the year of the pig)。

  类似的还有很多。

  比如“中国对肉类的热爱影响了它的绿色环保意识”。

  比如在大过年的时候,呼吁华人春节少吃猪肉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再比如今年1月,《纽约时报》用中英双语刊登了一篇报道,标题是《中国人会购买人造肉吗?》

  报道称,肉类生产是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中国对猪肉和牛肉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缺水、热浪,以及亚马逊雨林被毁等问题。

  报道还援引了美国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首席执行官的话称:“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Every time someone in China eats a piece of meat,a little puff of smoke goes up in the Amazon)。”

  还有一个叫WildAid(野生救援)的美国环保组织,煞费苦心地邀请国内各路明星打广告,目的是号召“中国人要少吃肉”。

  在他们的广告宣传语中,明确建议“每天吃肉少于75克,不仅减轻身体压力,还能减轻地球压力”。

  以上这些议论、指责和建议,有道理吗?

  我们用数据来回答。

  首先,建议中国人每天吃肉少于75克这个数据,肯定是不靠谱的。

  中国膳食指南(2016版)对每日蛋白质食物的的推荐标准是120克-200克(蔬菜、牛奶等另算),美国膳食指南(2015版)的推荐量是5.5盎司,约等于156克。

  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推荐的蛋白食物摄入量均远高于75克。

  我们再来看两国人民的实际肉蛋白消费。

  根据OECD(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吃肉量为49.8公斤/年,而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为90.3公斤和90.1公斤,是中国的1.8倍。

  (注:OECD的统计数据不包含鱼虾海鲜类的摄入)

  以上这份榜单是2014年的数据,三年之后又如何呢?

  根据2017年的数据,中国人的人均吃肉量从49.8公斤下降到了49.2公斤。

  而澳大利亚和美国,则分别上升到了95公斤和98.3公斤。

  也就是说,西方世界指责中国人吃肉多,还砸钱让明星来号召中国老百姓少吃肉,但他们自己的肉类消费其实反而是上升了,美国人的吃肉量更是达到了中国的两倍!

  就这样,他们甚至还把亚马逊雨林被破坏的锅都甩给中国。

  这些做法,真的太双标,太虚伪了!

  西方人指责中国的另一套说辞是:“中国人吃掉了全世界一半的猪”。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煽动性,但我们在上面已经分析了,中国的人均吃肉量仅为美国人的一半,是欧盟3/4。

  要说吃肉多,美国和欧盟根本没有资格指责我们。

  而且如果再对肉的种类进行细分,你会发现中国人偏爱吃猪肉反而是一件比较环保的事。

  因为饲养反刍动物(牛羊)造成的碳排放,远远高于猪和鸡。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3年的一份报告,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碳排放的14.5%,其中养牛业占畜牧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5%。

  明明养牛才是(畜牧业里)碳排放的大头,他们却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人养猪,这根本就是舍本逐末,主次不分。

  (每公斤牛肉、羊肉、猪肉和鸡肉的等效碳排放,分别是26.61千克、25.58千克、5.77千克和3.65千克)

  从上图可以看出,吃鸡肉是最环保的,其次是猪肉,而吃牛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碳排放),分别是鸡的7.3倍,猪的4.6倍(羊略低于牛,两者非常接近)。

  看到这里,你也应该明白,那些牛羊肉吃的多的国家,(人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远大于以吃猪肉为主的中国人。

  以中、美、澳三国的人均肉消费量为例:

  中国人:牛肉3.9公斤,猪肉30.3公斤,鸡肉11.9公斤,羊肉3.1公斤,合计49.2公斤

  美国人:牛肉25.9公斤,猪肉23.1公斤,鸡肉48.9公斤,羊肉0.4公斤,合计98.3公斤

  澳大利亚人:牛肉21.1公斤,猪肉21.3公斤,鸡肉44公斤,羊肉8.6公斤,合计95公斤

  世界平均:牛肉6.4公斤,猪肉12.2公斤,鸡肉14公斤,羊肉1.7公斤,合计34.3公斤

  中国的牛肉+羊肉摄入(7公斤),其实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8.1公斤),更是远远低于美国(26.3公斤)和澳大利亚(29.7公斤)。

  我们还可以把各个国家因吃肉而造成的人均碳排放做一个大致的测算。

  中国人吃肉造成的(人均)等效碳排放是:

  3.9*26.61(牛肉)+30.3*5.77(猪肉)+11.9*3.65(鸡肉)+3.1*25.58(羊肉)=401kg

  美国人吃肉造成的(人均)等效碳排放是:

  25.9*26.61(牛肉)+23.1*5.77(猪肉)+48.9*3.65(鸡肉)+0.4*25.58(羊肉)=1011kg

  澳大利亚人吃肉造成的(人均)等效碳排放是:

  21.1*26.61(牛肉)+21.3*5.77(猪肉)+44*3.65(鸡肉)+8.6*25.58(羊肉)=1065kg

  美国和澳大利亚不相上下,他们因吃肉而造成的(人均)碳排放,是中国的2.5倍多。

  换言之,一个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吃掉的肉,按碳排放来算,可以满足2.5个中国人的吃肉需求。

  所以,如果西方人真的那么在意环保,首先应该让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少吃肉,尤其是少吃牛羊肉,而不是指责中国人吃了太多的猪肉。

  吃猪肉远比吃牛羊肉要环保。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便中国人均消耗(碳排放)比欧美少,但毕竟中国人口多,所以总量大啊。

  对于这种论调,我想把丁院士当年怼柴静的那句话甩给他:

  “中国人还是不是人?”

  凭什么同样是人,中国人就要少吃肉,少排放?!

  还有一个事实是,美国人的实际肉蛋白摄入量,远远超出了他们自己制定的膳食标准(按每人每天蛋白食物摄入量156克算,相当于全年摄入56.7公斤)。

  至于那些把亚马逊雨林被破坏和中国人吃肉联系起来的论调,说直白点,就是别有用心。

  03

  这些年欧美国家之所以不断地在吃肉问题上指责中国,我认为背后有两部分因素;

  一是心态上难以接受中国人过得越来越好。

  今天的世界格局总体上还是遵循二战后建立起来一整套体系,美国相当于是“地球村”里的大地主,其他那些西方国家相当于村里的富农(地主曾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而中国原本是村里的破落户。

  这个破落户过去很穷,但是大家庭里兄弟姐妹特别多,也特别勤奋,几十年来靠着给地主和富农做脏活、累活,积累了一些家底。

  在破落户特别困难的时候,其实地主和富农也是愿意施以少许援助的,这样好彰显他们的人道主义,但随着破落户脱贫致富,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地主和富农的心态变了。

  尤其是这个叫中国的大家庭,它遵循的“家规”、意识形态和地主、富农老爷们还很不一样,这就更让他们感到不爽了。

  中国人过得越好,就越是会挑战他们的优越感和制度优越性,他们在心理上也就越难接受。

  第二个因素,则是关于地球资源的分配问题,这也是核心因素。

  在过去35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均吃肉量上涨了7倍,这得益于中国国力的快速提升。

  同样的,美国人可以享用全世界1/3的纸张,1/4的石油,23%的煤炭,27%的铝和19%的铜,也是建立在美国无与伦比的强大国力之上的。

  对于老百姓而言,国家越强大,本国国民能享有的资源就越多。

  但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虽然从长远来看,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能力是在不断上升的,但放眼到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地球上能享用的资源总量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科技水平)。

  还是以吃肉为例,在低碳养殖技术、育种技术出现重大突破之前,人们会不可避免地为了谁吃肉多而争论不休。

  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一边争论,一边努力推动技术进步,早日实现低碳养殖。

  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会说,不能让中国人过上和美国人同样的生活条件,否则地球会承受不了。

  国家和国家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决定了本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上限。

  国家越强大,对资源的占有能力就越强,国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有整体上的提高。

  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家和国家的竞争中,我永远站在祖国这一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7 03:41 , Processed in 0.2345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