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69|回复: 0

拆姐:大佬不舍得,政府舍不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8 2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没有见过真正的监督式报道了?为了生计,看门狗们回归荒野,四散而去,留下一个个新闻理想主义的落寞背影。如今只能在影视作品里,细细回味,暗自伤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难道,没有了掏粪者,就没有阴影里的恶臭了吗?

  一

  今天讲一个地产行业与白酒行业相互纠缠的故事。

  对不起,不是茅台。虽然这个两万亿市值的巨无霸,最近也在频频和地产公司接触,貌似想要跨界分一杯羹。以后会写到它。

  对不起,也不是郎酒。我知道郎酒其实是玩地产玩得最嗨的,汪氏兄弟在成都城南的麓山和麓湖大盘,是成都最成功的地产项目之一。直到其背后大佬出事,汪氏兄弟的地产野心才稍微收敛。

  今天拆一拆上市公司舍得酒业(600702),就在今天,它被带帽了,变成了ST舍得。原因是它的财务负责人、董事长、总裁以及部分董事相继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措施,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就这样,一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差不多被一锅端了。

  无论在哪个行业,这都是一个大新闻。但舍得酒业目前的遭遇,却与白酒行业无关,而是与房地产行业有染——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天洋控股,正是一家起步于秦皇岛的地产企业。上市公司的数十亿资金,被大股东偷偷挪占,直到地产行业持续爆雷,还不上了,才不得不披露出来。

  大股东使尽浑身解数,也填不了上市公司的窟窿,作为二股东的地方国资委怕引火烧身,把天洋给告了。矛盾公开化,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地产大佬通过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现金的生动案例。

  我曾经在很多篇文章写到,小心大股东背后的影子,小心大股东那些看不见的自私之手,仔细甄别大股东每一笔的关联交易,尤其是市场不那么好的时候。舍得酒业事件,就是一个最鲜活的明证。媒体已经缺席了,监管者精力有限,没有人谁可以保护小股东们的利益,除了你自己。

  天洋,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地产公司,正处在一个艰难境地,等待救赎,而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天洋对于舍得酒业的控股权也不再稳固,而是变得风雨飘摇。

  它会失去这家上市公司吗?

  二

  长江流域的上游是一片酒香之地。除去贵州那个老大,旁边的四川有六朵金花,“水井坊细腻圆润,剑南春净爽清新,舍得醇厚绵软,泸州老窖醇和饱满,郎酒幽雅细腻,五粮液浓郁稳重”。

  我不喜欢喝酒,所以并不知道这些形容词所代表的口感有何差别。但我懂资本市场。

  目前已经上市的有舍得、水井坊、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从市值论,前两个加一起不到泸州老窖的一半,前三个加一起只有五粮液的一半,而这四家上市公司加在一起,也只有茅台的一半。这大概代表了,目前国内白酒市场的整体梯度。

  这六大金花,水井坊被外资控股了,剑南春被MBO了,郎酒被汪氏兄弟拿下了,只有泸州老窖和五粮液还牢牢攥在当地国资手中。舍得酒业隶属于四川遂宁射洪国资旗下的沱牌集团。在六朵金花里排名靠后,所以一直想探索一条独特的混改之路,实现逆市反超。五年前,地方政府把沱牌集团的70%股权,挂上了产权交易所。

  天洋控股的进入,正是源于这次“混改”。

  为了控股舍得酒业,天洋出手大方。母公司沱牌集团70%的股权,被抬价到38.22亿元,比底价溢价88%。然而,与其他竞争者相比,这个天洋就像凭空冒出来的,他根本没有白酒行业的相关经验,在地产领域也没有什么名气。而且在竞价之前,甚至都没有到沱牌公司进行过调查。它表现出来的,只是对这家上市公司强烈的控制欲望。

  这个时候,地方政府本可以有所取舍,但他们犹豫了,毕竟,近40亿的股权交易价格,对于一个小地方的财政而言,意义重大。他们舍不得。

  天洋的老板叫周政,来自湖南衡阳,上世纪90年代在秦皇岛靠卖磁带积累了第一桶金,此后涉足电器、百货并逐渐进入房地产市场,并将总部搬到了北京。天洋城、运河壹号等项目,是其为数不多的代表作。目前总资产不过两百亿出头,在大佬环伺的地产江湖里,根本不够看。

  但周老板有一颗经营资本的雄心。天洋除了地产业务,还喜欢追逐各种风口,比如矿业、P2P等。天洋旗下还有香港上市公司梦东方(HK.0593),经营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文旅项目。连王健林都玩不转的文旅模式,天洋更加捉襟见肘,一场疫情袭来,加剧了窘境。

  在市场好的时候,天洋的业务链条极其分散。市场急转直下,本应该砍掉无关的业务,减少资金占用,或者卖地、卖项目以求生,但大佬不舍得。

  他选择将手伸向了上市公司。

  三

  白酒行业很特别。酒窖流出来的不仅是美酒,也是美美的现金流。

  这家上市公司名叫“舍得”,天洋作为大股东,无疑早已背离了这种文化。

  如果所谓的“混改”,只是闯入资本市场割韭菜的一次阳谋,那无疑是彻底失败的。地方政府也有所醒悟。舍得一身剐,敢把资本大佬拉下马。天洋至今仍然占用着上市公司四亿多的资金,没有能力还上。诉讼带来的最坏的情况是,天洋或许会丧失舍得酒业的股东资格。

  据我所知,天洋的应对策略有两个,一是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其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二是允许天洋通过沱牌集团持有的70%股权来进行融资安排。

  翻译一下就是,我想把地产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换一点钱花。我想把上市公司的70%股权用来质押了换点钱花。目前这部分股权因为地方政府的诉讼,被冻结了。

  但天洋的地产或文旅项目资产,也难言优质,要通过出售或者注入上市公司来套现,机会渺茫。

  天洋的命运,代表了这个行业中大多数中小公司的遭遇。

  他们规模有限,一旦项目触雷,无法通过集团层面的资金驰援来缓和危机,也就是说,危机无法在企业内部消化。一两个项目,足以决定企业的生死。他们成为市场大势转变下的马前卒,马太效应的牺牲品。

  不巧的是,周政还很倒霉。

  比如位于北京房山的超级蜂巢项目。这是一个商住项目,产品是可办公的SOHO公寓,然而2017年北京住建委一纸文件,明确“商住类项目的销售对象应当是合法登记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金融机构不再给个人购房者提供贷款,致使该项目销售停滞,80%的房子没法卖了。天洋20多亿的开发贷款被接管。

  还有天洋位于燕郊的“成功广场项目”。这本是一个烂尾楼,天洋巨资收过来,计划打造成“天洋创新中心”。然而恰逢地方政府开始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项目被要求停工,直至《北京市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整合规划》获批后重新开工,停工时间长达两年。天洋此前为项目收购借了数十亿,仅是利息就压得公司喘不过气来。

  资金链最终断裂,成为偶然中的必然。

  上市公司最终成为了大股东的提款机。这把来自房地产市场的火,让一个白酒企业避之不及,在自身经营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却被戴了帽子。主要的管理层,全部被拿下。

  与天洋同样处境的地产企业,这个行业中,还有不少,比如那几家激进的福建地产商。在金融机构融资收紧,以及三条红线的警示之下,他们活得艰难。“活下去”,或将成为这个行业的新常态。

  文章的最后,我随便拟了一条偈语,送给那些内心挣扎的大佬们:

  舍得舍得,得舍得舍。
  舍即是得,得是为舍。
  实无所舍,亦无所得。
  舍得而舍,舍得而得,
  不舍而不得,先舍而后得。
  此中有真意,不说你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3 21:10 , Processed in 0.1721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