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01|回复: 0

树神彧:散尽烟尘说玉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1 09: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罗玉凤微博封号已有一周年了。

  仔细想想,罗玉凤竟然是我认真关注过的第一个网红。

  可能如今的人们想象不到,2010年之前,网络空间被文化精英垄断得有多么严重。

  什么是文化精英?即,因现实成就才在网络占据一席的那批人,如作家、记者、律师、明星……那个年头,只有文化精英擅长输出,只有中产阶级用得起稳定高速的互联网和后面的iPhone智能机,只有知识分子爱慕信息世界带来的求知与无穷,以至于“老网民”三个字一度成为一些人自傲的资本。

  虽有渐进扩张,仍为悬空闭环,总之,那时中文互联网就是一个浮于云端的世界。

  期间,平民文化是几乎没有任何生存空间的,每当它们从缝隙中冒头,都会得到冷酷的嘲弄,或是无情的忽视,比如火星文,比如杀马特,比如非主流,比如喊麦,比如爱情买卖,比如刻奇文化……

  以至于在那个阳春白雪、拿腔拿调的环境中,每一个充满笑料的网红横空出世并开始奋力占据“公共资源”时,都让我觉得无比快慰,觉得是平民的胜利。

  在芙蓉姐姐、菊花姐姐、木子美、后舍男孩等一众出位网红鼻祖之中,罗玉凤又是最出位的一个,她最矮最丑最穷,同时又最自大最狂妄最无知,出位可谓是无以复加,自然博得我最多的关注。

  对,被发现了,我就是喜欢土味的、低俗的东西。

  2

  然后呢,时代变了。

  高质价廉的智能机普及了,345G技术发展起来了(这是真的指移动通信技术),运营商提速降费了,微博发展起来了,微信发展起来了,微信公众号发展起来了,自媒体时代到来了,微博评论区发展起来了,快手发展起来了,今日头条发展起来了,抖音发展起来了,百家号发展起来了……

  这一切,都昭示着互联网正在轰轰烈烈地平民化,信息真正开始变得让每一个人都唾手可得,而不是“高学历中产阶级”为主流的小圈子禁脔。

  一个个新兴的意见领袖、营销号和自媒体,取代了旧日的文化精英和他们构筑的大门户,无根之木们疯狂茁长,葱葱茏茏,并成为越来越多人主要的生计来源。

  既然平民时代到来了,还需要罗玉凤这个平民标本做什么?

  旧时的她,曾是一群“正经人”中的异类。如今,“正经人”不向平民靠拢,就会被市场和流量淘汰——人民日报官微发的美食,新华社公号发的鸡汤,质量都很高哦。

  在时代渐变的中点,2015年,她签约凤凰网,成了专栏主笔,这是她最后一次消费自己的平民性——这样一个夸张的丑角也会开专栏,多稀奇,快来围观呐!

  但没多久,微信的爆发式增长将微信公众号带入蓝海,平民文化冲垮了专栏这一文化精英最后的壁垒。新贵们粉墨登场,并从开始即固化他们的粉丝资源,收益过低的大门户专栏迅速衰落。

  与此同时,凤姐的专栏很快也没有了声音。我猜大概是因为她过早掏空了所有故事,再没多少余粮了。她本就是个不丰满的,乃至干瘪的普通底层女人。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精英时代不容许大V干瘪,这是莫大的罪愆。可如今,我们对这点变得异常宽容。

  3

  十二年前,我就已佩服凤姐“敢为天下先炒作改变命运”的勇气,而如今,我佩服凤姐四年前的眼光——她把号卖了,在平民彻底占据所有互联网空间的时代。

  然后我就取关她了。

  后来再得知她的消息,就是她被销号了。她好像18年把号拿了回去后,在没有团队风控下发了些不和谐内容,还在境外干了坏事,新账旧账一起算,被封。

  毕竟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已经不是当年的互联网世界了。

  博出位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就如同花儿要开就得浇水那么稀疏平常。平民文化是不在乎吃相的,流量和生存就是一切,每个人想要比前人更出位,就得更别出心裁、更没有底线。初代网红们的那些老把式,早已贬值得毫无价值。

  况且平民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注定的,比如严于待人宽于律己,比如热衷公开审判……这些都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固有劣根性,而不得不说,萦绕着文化精英躯体的,确实是另一种风格。

  很简单的例子,当年罗玉凤曾恶意调侃温州动车死难者,然后被禁言了一段时间。

  我还记得当年两位大V的高转发看法,一个说,换位思考一下,你要是被自己的同胞用最恶毒的词汇谩骂这么多年,你会不会对他们有怨气?一个说,很多人不知道平时说过多少更反社会的话,居然也有脸骂她。

  总之,2011年时,文化精英们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事。短暂禁言的处分,在如今看来也轻如鸿毛。

  固然,在当时骂她的人如排山倒海,可微博评论区的改版还没到来,自媒体的时代也还没到来,舆情采集体系刚刚建立,主要资源得用来关注一些更重要的事件,如表哥房姐。人们在这种“小人物”的“小事”上的激愤,是几乎没有权重的。

  光阴流转之间,凤姐得到了她迟来的代价。互联网不仅有记忆,头条号百家号等等自媒体每天都在用《网红鼻祖罗玉凤语出惊人“宁可死在美国也不回国”,如今过得怎么样?》强化人们的记忆,销号的审判也是迟早的事。

  而她的消失是如此的灰溜溜,没人关注,没人同情,今天互联网根本不在乎一个平民的来去。用好听点的话说,她的时代使命已然彻底完成了。

  不过我倒是会偶尔想起,昔日看到罗玉凤三个字突兀地出现在一群正襟危坐的文化精英大V之中,并使得他们不得不捏着鼻子看待她时,那种奇妙的快慰。

  恍如隔世,其实不过过去了十年而已。所有出现在你生活中的人,都是有其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8 08:43 , Processed in 0.3289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