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44|回复: 0

智先生:林夕,可怜可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5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出生在广东,从小到头接受的影视音乐作品,大多来自于香港。

  包括出行旅游等等,香港的一切,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那个优秀音乐井喷的年代,林夕,是永远绕不开的人物。

  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作词人,因为有才华,有灵气,直入人心。

  到今天,我都是这么认为的,对作品不对人。

  而林夕的那些出格言论,也是真的。

  我没有感到多少意外,毕竟很久之前,林夕就被扒过,以至于他的微博停更许久,始终处于「失联」状态。

  再往前翻,早期歌词里,是夹带着一些对时政的暗晦隐喻,我就不列举了,其它文章写得很详细。

  这不是林夕独一份,应该说,上世纪90年代维港的影视歌剧,都普遍彷徨。

  像那时的香港电影,可以说「皆尽过火,皆是癫狂」,但已经有点走下坡路了,尤其在90-97年之间的电影,里面总有一些片段,耐人寻味。

  我印象比较深的《富贵逼人》,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个客人发问:

  董镖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打算移民。

  然后所有人都惊住了。

  董镖开始高谈阔论:

  说完后,大家很默契地回避,没有出声,全部低着头吃东西。

  这个片段非常经典。

  它贴切反映了当时香港同胞对大时代转变的迷茫,对未来的担忧,怀念殖民时期的香港。

  移民,绝对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选择……没移民的人,很可能只是因为没钱而已。

  对时代的不确定,对环境的不信任,于是开始找出路,发出各种呐喊,针砭时弊,这是香港老牌知识分子所做的事情,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是真正的为香港好。

  这个名单上可不只有林夕,是真的有很多人。

  林夕生于香港,从60年代一路走来,他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人文环境,每天耳濡目染的,确实和内陆不一样。

  我们也始终认为,老一辈香港人应该会更开放开明,能看得更远,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过去一年来香港的各种动荡,那些维护国家,勇敢站出来对峙的,往往也是这个岁数的香港阿伯。

  他们能直观感受到,脱离了港英政府后的香港,发生的一切变化,是好是坏,内心有个秤。

  所以如果把林夕当下的所作所为,归因为文化隔阂,归因为土壤环境,是不合理的。

  正是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岁月里,在风云变迁、思想浪潮的涌动环境里,林夕作为精英人士,所接收的信息本会更广,思考程度上理应更开明,但自始至终仍然如此,才让人更为失望。

  这个人太顽固执拗,偏得太离谱,以至于能编排自己的歌词,在文字上留下「暴警的悬案」,力撑罗冠聪,实在无法理解。

  仿佛一直沉浸在自己所希望所理解的世界中,但毕竟旧时代已经容不下,而新时代又显得格格不入,更多给我的感觉是可怜。

  就像今年,也成为痛打公知的一年。

  如果站在维护国家人民安全的层面上,林夕的做法,就可以说是可恨,或许会有人理解你,但不会原谅你。

  林夕如此,那其它层面的人呢?

  从97年回归开始算起,刚好能覆盖新一代的香港年轻人。

  长期接受西化模式,用WhatsApp聊天,用谷歌搜索,看油管视频,上脸书社交,在连登讨论……

  生活在这种精心布置的互联网语境中,潜移默化,真的能轻易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更不用说这个时间跨度是几十年。

  这种教育熏陶下,过于强调「自由民主主义」,能培养出不带偏见不极端的年轻人,真的不多,要么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为恶让路。

  但无论如何,今日香港思潮,落到如此,有你林夕的一份责任。

  我只是很好奇,林夕先生是否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

  我希望他确实做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8 08:24 , Processed in 0.1879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