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1|回复: 0

解局君:深圳对楼市祭出重拳,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9 11: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

  楼市火的快,凉的也快,深圳就是这样。

  8月2日,深圳楼市又传来一颗重磅来袭炸弹,停止商务公寓项目审批,减少商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及配套用地比例。

  之所以用一个“又”字,因为在前不久,深圳刚刚出台了“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

  规定包括:1,本地5年社保;2,二手房转让加税;3,收紧豪宅税;4,收紧信贷;5、离婚买房失效:6、严查违规行为。

  如今高层又对商业公寓下手,不禁多少让人有些不解。

  01

  如何把控商住平衡

  众所周知,商务公寓都是小产权房子,由于合法性存在争议,所以转让价值不高。

  由于是商业用地,生活方面也很鸡肋,产权多数只有40年,且存在“绝大多数不配给学位”、商水商电的问题。

  很多人在买了之后不能住宿,甚至有的连产权都没有,只能“以租代售”。

  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所以这类房子纠纷很多。

  一言蔽之,商业公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一旦风口来了,猪都能飞起来。

  所以商住公寓就成了炒房客投机炒作的对象。

  原因很简单,公寓一般都“不限购不限贷”,且多数位于城市中心,大多数价格都比同类地段的住宅更为便宜,再不好也有这些嚼头。

  但商住公寓对于城市发展影响很大。

  可以想象,现在基调是房住不炒,居住用地审批必然调控。

  相比之下,商业用地相对自由,如果商住公寓都住宅化,明显挤压了住宅用地的空间。

  看起来好像会遏制高房价,实则不然。

  很多商业公寓就是违规批地,本质上浪费土地资源,所以这种房子合法性存在问题。

  为了不浪费土地,国家肯定不能让其转正啊。

  为了2020年底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要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

  这点都有点老生常谈了,因为政府对此已经提过很多次了。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房子都炒成这个鸟样了,办公楼多的是,住宅也不少,但是深圳不同。

  深圳是后发展的城市,这就造成了先天的不足,土地资源有限。

  长期以来,深圳居住用地占比常年不到20%,而全国平均是33%,国际上一般是40%以上。

  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这种情况下,土地资源更要加倍珍惜了,用地面积少,房价肯定高,所以取缔商住公寓这也是为了平衡居住用地。

  深圳身为一线城市,对于外地人口很有吸引力,都是惠州人、东莞人,四川人、湖南人。

  与此相反的是,深圳的写字楼空置率却居高不下。

  2020年上半年,深圳写字楼空置率高达25.4%,位居一线城市之首,再创历史新高。

  这样就造成了居住紧张,房价的只涨不跌。

  商住公寓是炒房客的工具,被政府监管是肯定的,这一点都不奇怪。

  早在2017年,上海就叫停审批公寓式办公项目,明确不得建设公寓式办公项目;

  2019年,厦门出台公寓禁令,严禁商办项目改造成为公寓类住宅;

  就连广东佛山都发布新规,除服务型公寓外,禁止商业、办公用房以公寓进行销售。

  毫无疑问,商业公寓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鸡肋,甚至都烂掉渣了。

  深圳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楼市体系基本完善,对于局部问题要逐步解决的。

  展望未来,深圳的城市地位有望进一步升级。

  前两天,中科院院刊刊文:支持深圳、青岛等升格为直辖市。

  这个不是一厢情愿,也不是为了刷存在感而博眼球,而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深圳和北上广不同,深圳有活力,聚集了很多高科技产业,经济可持续性强,但受到地域发展限制。

  今年上半年,济南就兼并了莱芜,未来深圳也许就会兼并周边的一些地区,或者提高城市级别。

  往大的方面说,中国的人口密度会越来越集中,城镇化必然形成城市群,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城市兼并,

  所以解局君有理由相信,深圳未来是有机会的。

  这种情况下,抑制房价绝对是首要任务。

  众所周知,雄安新区在设立之初,中央就直接锁死了批地端口和房屋交易的空间。

  全面叫停一手房、二手房房产交易,关停售楼部和房屋中介机构,冻结一切房屋过户手续。

  原因很简单,千年大计,岂能让炒房客给毁了?

  02

  房住不炒不再是口号

  中央最近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叫内循环。

  中美地缘博弈,全球疫情不稳,发展经济中国只能靠自己。

  内循环的大意是通过给百姓减少负担,提高收入,带动消费的过程。

  过去20年,为什么中国老百姓收入增加了,但却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了?

  原因很简单。

  1,货币超发,造成货币贬值,物价抬高,楼市泡沫,购买力下降。

  2、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居民收入的增长慢于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

  3、国有企业利润不分红,资源性收益、垄断性收益并没有全民共享;

  4、房价、医疗、教育费用增长过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中低收入居民负担太重。

  长期以往,经济恐将触及崩溃的边缘,比如委内瑞拉。

  所以国家决心改变这种局面,这些年国家提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精准脱贫、减税降费,开拓农村市场……

  毫无疑问,未来的经济政策会更加开放、更全面、更深入。

  但是前提就是抑制楼市。

  从外部环境看也是同理。

  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开始,现在看来,任重道远,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持续很多年。

  虽然今年10月份的美国大选未必是特朗普获胜,即便白宫易主,民主党也不会改变遏制中国战略。

  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做好最坏打算,内部稳定压倒一切。

  楼市的风险就变得很明显了,曾经的日本和美国就是一本教科书。

  调控楼市的任务还是长期的,同时科技领域国产替代方向愈发明显。

  基于内部和外部大的格局来看,国内老龄化,中美地缘博弈。

  必然会倒闭上面作出一些变革。

  中央已经在谋划未来20年的发展路径,新老动能转换需要时间平稳过渡,楼市稳定大于一切。

  今年经济形势很差,历史上每逢这种情况,央行妈妈一定会放水,而放水之后,房价必涨。

  比如2008年,2016年,今年的经济形势更惨,国家也在放水。

  但今年不同,虽然上面也在放水,但从2017年楼市调控至今,房价是一条下降的曲线。

  今年二季度一些地方楼市要跃跃欲试,地方政府也是暗流涌动,这不是和中央房住不炒的基调对着干嘛?

  所以很多城市松绑政策出现了一日游,非常打脸。

  深圳是中国楼市的风向标,抑制深圳对于其他城市有示范作用。

  果然,在深圳调控之后,杭州、东莞、宁波、深圳、南京等8个城市先后对楼市进行了调控升级。

  到了下半年,上面的动作更加犀利了。

  最近高层开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10个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重点一句话,普及长沙化。

  长沙反炒房的经验早已证明,面对人口不断涌入,扩大居住用地供给,本就是应有之意,也是遏制房价上涨的不二选择。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上面重申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主题。

  房住不炒不再是3.5年的口号,也许是未来10年的原则。

  所以遏制商务公寓这都不叫事了,解局君奉劝各位买房要慎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7:17 , Processed in 0.2032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