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52|回复: 0

罗天昊:降低直辖市的级别,比直辖市扩容更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8 10: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倒陈希同。
  既倒陈良宇,
  再倒薄熙来。

  下一个是谁?

  事实上,在中国,成为直辖市,既是梦想,亦是凶途。仅仅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几乎每一个政治周期,即有一个直辖市最高领导人为未来祭旗,荣辱沉浮,风云激荡。

  近日,中科院相关专家建议将深圳、青岛、大连等升格为直辖市,此前国家行政学院也提出过相关设想。

  早在十年前,即2010年,罗天昊在南方周末撰文,也提出过改革直辖市的问题。

  中国确实需要更多中央直辖的城市,不过,不一定非要以直辖市的形式出现,而且应先降级,再扩围。

  过高的政治地位,使直辖市既容易在国家大战略中获得照顾,同时亦容易造成一些困惑。未来改革直辖市管理模式,可降低其政治地位,集中于社会经济改革事务。

  建国后,直辖市曾经起到了带头作用。如北京与上海,在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活动中,曾经举足轻重。不过,随着中国内地城市的普遍崛起,中国的直辖市管理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需要进行改革。

  原文2010年发于《南方周末》,原题:《改革中国的直辖市模式》,据时势修改。

  (1)行政地位过高是一把双刃剑

  直辖市虽然与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同为一级行政区,但是,四大直辖市的最高负责人,一般情况下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而除广东等重要省区外,一般省的最高负责人,均为中央委员,造成的实际结果是,直辖市在实际建制上比省级还要高半级。巴掌大那么一小块地方,官多为患。这种设置,严重不当。

  国家设立直辖市的初衷,其意寄望于它们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方面做出表率,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反总是在一些边缘地区完成,而个中原因之一,在于直辖市最高负责人级别过高,容易形成诸多顾忌。

  直辖市的特殊地位,使其在国家投资的项目上,获得远比一个城市乃至省份更大的利益。目前,一些大型的中央级企业,大多数落户几个直辖市。特别是北京,集中了国资委直管央企中的一大半的总部,几大直辖市的国有经济具有先天优势,但是,从长远来讲,却造成了民营企业活力的丧失。

  与直辖市对应的,是计划单列市的普遍发达。以深圳为例,深圳立市四十年,年均增长30%左右;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除深圳之外,宁波、青岛等,其经济体系,均相对富有活力。

  目前,中国真正的知名竞争性企业,大多诞生这些并无政治优势的城市与地域。其中,深圳知名品牌众多,一大批行业的龙头企业,亦崛起于深圳,如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宁波的民营企业,亦非常发达,而其余的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多为江浙,广东的一些小城。

  反观直辖市,在政治方面均非常保守。其最高负责人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只差一步即可登天,这种特殊地位,使其在政治上非常特殊,要么极其谨慎,维持现状不出乱子比进行有风险的改革成其更理性的选择。要不则狂飙突进,挟直辖之地位进行豪赌。

  小地方,大官员,容易走两大极端。

  一个极端是:官位太高,个别人野心顿起;另一极端是:官位太高,保位占第一,改革挤一边。怕试错,怕争议。

  过于敏感的政治地位,使直辖市的发展反受到制约。无法象计划单列市那样,可以先摸着石头过河。不怕试错,不怕争议。

  在社会改革领域,多数直辖市,因为既得利益日益坐大,不仅起不到表率作用,甚至拖了全国改革的后腿,最典型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北京上海,户籍壁垒森严,成为中国最保守而非最开放的城市之一。

  未来直辖市的管理模式转变的重点,即告别“政治挂帅”,从现实来看,这种时机已经成熟。

  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势已变。中国的崛起,是以普遍的地域经济发展为特征的,除直辖市外,广东,江浙,山东等地,均率先完成初步发展,而内地城市,也蓄势待发。直辖市在改革开放初期,落后于沿海地区,而在未来的时代,随着中国内需时代的启动,中西部地区将崛起众多的重要经济区,亦将稀释直辖市的功能,使其重要性下降。

  至此,直辖市基本完成了其经济发展领头羊的历史作用。

  而就目前的发达的大国惯例,其直辖市或者特别市,特区设置,均没有过多的政治功能,如,日本除东京都之外,其余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政治地位均不高,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不过是一个州内设的特区,而俄罗斯的莫斯科市与彼得堡市,其地位比同为一级建制的州和联邦共和国还要低,而韩国则早在90年代,即全面取消直辖市,改以前的六大直辖市,为六大广域市。

  中国在未来10至20年中,可考虑重新定位直辖市功能,只赋予其独立的社会发展方面的特殊性,而淡化其政治领域的特殊性,可借鉴国外一些特别市的构建模式,如,十年后所有直辖市的最高负责者,不再设置为政治局委员,而全部降格为中央候补委员。从副国级,至少连降两级,最多给予副省级政治待遇,激励其改革进取之心。

  在未来,淡化了政治色彩的直辖市,将从“政治挂帅”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其实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鉴于中国总以十年为周期,立即施行,无疑是夺人饭碗,此策可在十年后施行。

  (2)不一定要直辖,可扩容国家中心城市

  鉴于中国的地域特点,以及参考历史沿革,中国可适当考虑十大城市。

  到底是设立直辖市,还是扩大国家中心城市范围,需要慎重考虑。

  民国时期,全国先后有十几个“行政院”直辖市,如南京、重庆,上海、汉口、武昌、青岛、大连、沈阳、哈尔滨、西安、北平(今北京)、天津、广州等。

  同在亚洲,韩国国土仅为中国的百分之一,1991年之前曾有汉城特别市及仁川、釜山等六大直辖市,越南国土面积为中国的3%,也有河内、胡志明市、海防市、芹苴市、岘港市共5个直辖市,印度有7个中央直辖区,而菲律宾更有多达100多个省级市。

  俄罗斯疆域全球第一,经济体系复杂。对应其不同的经济区,在全国有九大中心城市,分别是中部经济区的莫斯科,西北经济区的中心圣彼得堡。欧洲北部经济区中心摩尔曼斯克。欧洲南部经济区的中心罗斯托夫。伏尔加河沿岸地区的经济中心伏尔加格勒和萨马拉。乌拉尔经济区中心叶卡捷琳堡。西西伯利亚的经济区中心新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的中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远东经济区的中心哈巴罗夫斯克。

  同为大国的美国,并没有设立直辖市,其首都华盛顿隶属哥伦比亚特区,算是一个特例,但是,哥伦比亚在美国不仅不享受特权,它在参议院还没有席位,除首都外,美国存在着很多实际上的中心城市。美国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纽约为其东部乃至全国中心城市,底特律为其钢铁,汽车等重工业中心城市,洛杉矶是其西部中心城市,芝加哥是其中部中心城市。

  自2008年以来,中国连续出台了数十个国家战略,几乎所有的区域,都在国家战略的大棋局之中,由此,中国从沿海优先的非均衡战略,过度到全面崛起的均衡战略,随着中国内需时代的到来,中国大陆型经济的崛起,则是未来趋势。

  在此情况下,未来内陆,即将崛起一些非常重要的城市。本人在专著《大国诸城》中,亦提出了相关设想。

  此前,一直有传言深圳直辖,是否空穴来风?深圳不仅综合实力突出,而且在广东珠三角的最南端,有其独立的地理位置。深圳扩容传闻,一直没有停止过。

  关于武汉的传闻也很多,武汉在湖北东部,确实地理位置独特,且实力强大,雄踞天下之中,在高铁时代,中国的内陆交通将重新兴盛,位于中国中心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的武汉,其地位不可替代,但是,武汉在湖北的分量太重,若分离出来,湖北元气大伤。武汉直辖的可能性存疑。

  大连、青岛因为在半岛上,也有独立的地理位置,不似京津被河北形成包围之势;未来东盟的崛起,也将使广西和北部湾产生一大经济重镇。昆明、南宁、湛江等机会巨大;而未来出于国家战略安全考虑,新疆的乌鲁木齐和喀什,也需要高度重视。

  中国步入内循环与外循环结合的时代之后,兰州作为中国地理中心的地位凸显,未来也应抬升其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面积第三大的大国,一级行政区相对偏少,可以改善这种状况。目前四大直辖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均位于沿海地带,新的势力兴起之后,将使中国最重要城市的分布更为均衡,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崛起

  目前,国家已经设立了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实际上就是在四大直辖市的基础上,增加了广州、武汉、成都、西安、郑州等重要城市。未来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还将扩容,但是并非都需要设立直辖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4:11 , Processed in 0.1876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