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93|回复: 0

卡夫卡很忙:160亿黄金突然变铜,到底是谁很傻很天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30 09: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有个朋友推送了一篇文章《富豪用两根金条就想骗佛祖,报应来了!160亿血本无归》,看完以后我哭了,终于知道自己为啥红不了,因为我看不起佛祖,所以也懒得骗他。

  好吧,这篇文章已经被作者自己删掉了,但写财经的固然可以新鲜热辣加八卦,最基本的金融常识总不能瞎扯。

  武汉金凰黄金案里,黄金作假这是2019年都已经在圈子里流传的小道消息。

  据说南方某信托公司,收到市场传闻,金凰的贾总根本没多少黄金,金条跟名字一样“贾”的很,经办人员没捂住,贾总一下子慌了,千方百计想拒绝该信托公司的“无礼”要求,最终还是失败了,于是贾总泪目了,主动承认了黄金造假。

  你看,像贾总这样的大玩家,一直干的都是大案子,收购上市公司,用的是黄金质押作为担保物,黄金送检后立刻密封,入库,怎么可能还能让你顺两条过来孝敬佛祖?

  再说如果是在典当行、小贷公司玩这种花样,灌钨的可能拿在手上掂量不出来,但是铜镀金,那个重量,稍微有点经验的,上手就能区别开,至于钨嘛,黄金硬度不大,要是外面的包裹的不够厚,掐一下就能感受出来了。

  实际上2019年,金凰的多款信托产品兑付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但凡对信托公司有点了解都会知道,每逢到兑付前一个多月,就会有专人上门来督促打款相关事件。

  一旦兑付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检查质押标的,2019年,信托公司们就开始要求贾总处置质押物,这话逻辑上没问题吧。

  但是呢,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贾总造假被第一个人剥皮了以后,索性开始坦荡起来,这也不难理解。

  想想看,你是金融机构,你是愿意第一时间揭破贾总“铜化金”的鬼把戏,还是希望贾总点金大法成功,快点把自己这边的账给平了,从此大家相忘于江湖,老死不相往来?

  2013年我接过一个上海的地产项目,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堂堂上海,如此好的地段,居然就能把自己搞得资金链断裂了?

  后来我一看账目就知道,握草,这水很深,前期所有的钱应该都被老板挪用了,而且还跟很多炒房团签了包销合同,否则堂堂上海金融中心,居然要到外地去忽悠人来接盘?

  但凡问题没那么大,本地的金融机构都要过来抢生意做了。

  知道是谁找我来接的吗?一家陷在里面的机构。

  你看,江湖就是这么险恶,大家看破不说破,自己掉坑里了,没有谁会在旁边竖一个牌子警告后来的人,每个人都想着击鼓传花,找到下家,自己就没责任了。

  至于下家会怎样,呵呵,不如多念念佛经,有益于对抗抑郁症。

  武汉本地的金融机构,没有一家被金凰绕进去了,目前披露的七家信托,一家银行,统统都是外地的。

  我昨天特别写了一篇文章,在里面告诫那些喜欢玩金融工具的民营企业们,迟早都会被绕进去的。

  你不能保证永远都能投机成功,但你永远不能拒绝约定的利息,一次违约,万劫不复。

  网络上很多人都有披露自己如何变成卡奴的心路历程,鼓励个人玩“消费主义”跟鼓励企业玩“资本扩张”都是一样的套路。

  最后金融机构可能亏了,但是玩金融的人呢?

  掮客们可是赚得盆满钵满,中介们都是拿钱走人,管杀不管埋的。

  贾老板有没有黄金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查。

  80多吨黄金,又不是80多吨废铁,来有踪去有影,国家对黄金是有管理的,不需要多高深的黄金鉴定专业知识,你就能判断这家企业到底手上有可能有多少黄金。

  黄金都是要拿现金买的,查查这家企业的银行流水就知道有没有可能有那么多现金,一点都不难吧!

  如果只有几个亿被这样诈骗了,我能理解,毕竟信托公司也不是神,谁特么知道会有那么多猫腻?但是160亿,你不是在开玩笑吗?

  这就只是疏忽?很傻很天真?

  这位贾老板之所以借入巨资,主要是想拿下三环集团,三环下面有家上市公司襄樊轴承。

  2018年1月14日,三环集团现有股东(即省国资委和兴楚公司)与武汉金凰及三环集团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据约定,湖北省国资委将三环集团所持有的襄阳汽车轴承集团公司95%股权划转给湖北省国资委或其指定方。

  有人猜测在改制过程中有猫腻,比如说净资产被低估,要知道当时70个亿交易价格,对应的是净资产。

  于是包上金箔的铜块就变成了空手套白狼的工具。

  为什么那么多家金融机构都上了这么幼稚的当?即便是风控从前对黄金一无所知,丫要接手业务,哪怕是不到业内打听,在网络上百度一把,起码也能有点基本了解吧,有那么难吗?

  恐怕这就跟《大宅门》里白七爷去当的那泡翔一样。

  七爷背后有白家老号,有提督府的儿媳妇堂姐,有正在经营的黑七胶庄,翔也能当宝贝换钱。

  你把那些背景去掉看看?一件好好的皮袄就是鼠咬虫蛀,光板无毛呢。

  金凰本来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单位,最简单的融资办法是直接在交易所做融资,价格还便宜,交易所一条龙服务,检测入库管理,保证百分百放心。

  为什么人家放着便宜方便的融资渠道不做,非要玩这种复杂的结构?

  还有所谓的保险公司的保单,人家保险公司的合同上哪一条保证你黄金是真正的黄金呢?

  人家只保证不被偷盗、不被各种天灾人祸损毁,你看你们,拿的都不是黄金,你让保险公司赔偿,这不是搞笑吗?

  为什么我建议干脆都混业经营,想想看,如果保险公司、信托是一家的,这责任怎么推诿?谁敢串通了造假?但是各顾各的,就能互相装聋作哑,好像自己非常清白。

  贾老板的巨额欠款,估计花在自己身上的也有限,能被追查出来的也有限,就问问各路好汉,各种中介,你们到底在其中分了多少?

  当然,从法律上讲,除了主动配合造假的,大家都是清白的,但是良心呢?

  不过白花花的银子,闪瞎了黑眼珠子,瞎子顾不上良心了。

  其实我也不认为贾老板是心机深沉,天生的骗子,只不过有些人偶尔侥幸了,被资本宠幸了一下,便以为自己是资本的真爱,能驾驭资本所向无敌。

  谁知道还是不幸成为资本的工具人,从此泥足深陷,拆东墙补西墙,到最后捂不住了,干脆躺倒任捶。

  现在讲法制,经济案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少之又少,牢狱之灾固然难免,但一条命估计还能保住。

  反正玩家们拍拍屁股走人的居多,大信托们只要能,还是能尽力刚性兑付一部分的。

  到底谁亏了呢?

  金融业好学不学学华尔街,结果学出一堆“奇才”,OFO最后让无数人排队等退款,但整出这个玩意,早早走人的可都是业界楷模呢,那么谁赚了谁的钱?羊毛出在猪身上,为啥我们最后被迫当了猪仔,而割羊毛的人就成了成功人士?

  我不能说得太清楚,你们如果有足够的阅历可以自己去体会。

  很明显的破绽,稍微就能识破的骗局,为什么那么多人上当?

  信托界固然是傻子满地爬,但傻成这个样子,又全部聚集在一个项目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无情的“巧合”。

  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巧合?

  金融这个行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骗子呢?

  不要搞地域黑,哪里都有坏人,只不过有些地方,坏人出事了能很快找人平了,或者说资源比较多,最后不穿帮罢了。

  很显然,武汉并没有那个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3 06:42 , Processed in 0.1251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