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20|回复: 3

老王:空无、忘我与大爱——《心经》教给我们的三重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 07: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问浩瀚佛经,哪一部最为提纲挈领,深得释迦摩尼大师的本意,则非《心经》莫数。区区260字,已然挑明人世间迷悟根本。

  然而,世人多痴迷不悟,万中无一能懂此经,非不懂文字,而是字字皆懂,唯不懂涵义,见字忘义,所谓后世高僧不得不著文字,便是这个道理。究其原因,绝不是世人愚笨,相反,乃是年轻人太过聪明,你我皆如此,年轻气盛,得到些成就便自以为聪明了得,不知道大道如此简单,也不愿相信大道如此垂手可得,总以为心中的大道,一定高深莫测,足令自己一闻即五体投地的拜服。故此,世人放下明月,一心一意去追求那个指月的手指头,最后,历经苦难,受尽波折,撞到南墙,方才醒悟,无奈,这时已经是满身疮疤鲜血淋漓,人世界成熟之路的残忍与无奈,尽在于此。

  人世界更可怜的,更多人,活到死,还痴迷不悟,七八十岁,尚受无名之火煎熬,来世投生,了无慧根,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一幅《心经》,万人读诵,万种境界,所谓一曲老歌,18岁唱来一种感悟,38岁唱来,另一种感悟,也具这个道理。

  一读《心经》,大部分人可以得到“空”的道理,认识到《心经》是教人放空自己,看开一切的。认识到这是菩萨教育人要放下执着的,你听,菩萨循循善诱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然而,一味的五蕴皆空,心无挂碍,这人有人味儿吗?恐怕人类社会便告解体,大家人人拜佛吃斋,何人生产,社会如何进步?佛菩萨,绝不会令人类变成磕头虫,围绕在庙宇里虚耗一生。

  故此,《心经》的第二重境界,便是告诉我们要“忘我识我”,也即是忘了假我,回归真我。

  我的灵魂与我,是不同的,一真一假。我的灵魂,就是现在思考的那个我,像一个计算机软件,依托着一台电脑,有电源,导线,键盘,硬盘,CPU,屏幕,等等输入/处理/输出硬件维持着自己的运行,同时管理着电脑硬件。灵魂要运行,周围也要有物质支持,有大脑,有眼耳鼻舌身等输入/输出硬件。我们的身体,构成了一个硬件的壳,盛放着我们的灵魂,隔离开凶险恶劣的外在自然环境,保护着我们的灵魂顺利存在,同时,灵魂也管理肉体,支配着它的运行。

  然而,时间一长,我们的灵魂就把外在的躯壳和感觉也当作自己了,就是真我和假我,混为一谈了,我们区分不出来哪里是真我的界限,哪里是外部躯壳输送过来的信号,我们就像那个软件,它把自己和计算机硬件混为一谈了。

  计算机一断电,那个软件就很痛苦,因为它不知道,即便断电,软件还在那里存着呢,甚至电脑坏了,换一台新电脑,它一样可以运行的很好,它以为屏幕一黑,自己就完了,于是,计算机软件不允许计算机断电,不想让计算机坏掉。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怕死,怕失去,想得到,我们以为,看到的,摸到的,听到的,得到的,才是真的,于是,我们害怕:得不到,已失去,伤别离。

  在现实生活中,如此在无意识的假我中活着,反而把真我因此丢掉的人,不说100%,恐怕也差不多。假我对他人付出,却得不到回报,于是万分痛苦。

  你看:

  一个老婆爱老公,怕失去他,就查他的电话记录,试图控制他的一切,勾心斗角的研究小三的心理和计策,琢磨对策,搞得自己满头白发,心力憔悴,她觉得自己为老公付出了这么多,老公却不珍惜,自己是唯一能为老公操心如是的女人,老公却在外边找不谙世事的小女孩,真是真爱得不到回报,于是痛苦万分。

  你再看:

  一个新媳妇怕婚后婆婆关系处理不好,就事先研究各种婆媳之道的教材,备好了防护罩和盾牌。你让她给婆婆买东西送礼这些外物的付出,她倒不心疼,但是你让她花时间陪婆婆,这一涉及“我”,可就如坐针毡了。她从心里没把婆婆当作自己人,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回报却不成比例,于是能避则避,从此陷入冷战和痛苦。

  你看:

  一个儿子怕背负不孝之名,就花钱买礼物给父母,送过去,父母心疼钱一皱眉,儿子就大呼小叫恶语相对,似乎自己的孝心喂了狗。他没有考虑过,父母需要的,可能只是他来陪一陪自己,聊聊家常,他嫌这样麻烦,涉及他自己“我”的付出时,他即不那么大方了。

  你看:

  一个已婚成功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必须独占她,明媒正娶不成,便金屋藏娇,使其为自己生儿育女,得到占有的快乐。他说,我什么都给她了,钱,房子,不就是个名分一张纸吗,有那么重要吗?他在涉及外物时,那么大方,一旦涉及到“我”,便找的到各种理由逃避,他爱的不是女人,是自己。

  你看:

  一个女孩爱上一个成功男人,为此不惜苦等,不吝啬做小三的尴尬,只为寻求真爱。可是他却并不愿意跟她结婚,总是找的到理由推脱,女孩痛苦不堪。我都付出了青春美貌,你还这样对我,我恨真爱难寻。可是,如果你真的爱他,你会让他承受抛弃妻子,抛弃儿女,一脚两船的痛苦吗?你的所谓爱情,不过是假我得到一个好的生活和爱情环境的诱惑而已,浪漫的鲜花和奢侈的爱情旅行,是假我得以满足的超级诱惑,以真爱为名,如果他什么都没有,你还会苦等他吗?你恐怕一秒钟也不会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吧。两个真我的真爱,是绝不会踏破道德底线的——他会先离婚,她会后等待。

  你看:

  一个妈妈让女儿学钢琴,为此买了最昂贵的琴,请了最专业的教师,可是女儿却不愿意练琴,为此,妈妈砸坏了两只琴了,母女关系一触即发,妈妈为此非常痛苦:我是为了她好,却得到这样的回应,女儿真的不懂事,寒了母亲的心。可是,女儿也是人呢,你自己当年没有成为钢琴家,为什么非要逼迫女儿超过你呢?女儿的成功,究竟是为了她好,还是为了弥补你自己人生缺憾的衍生补偿,如果是后者,你不觉得自私?

  这些我们身边常见的人和事,都伴随着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痛苦:我都这样付出了,你还不知珍惜?

  核心问题是,小鸭向小鸡付出一条鱼,小鸡不吃有错吗?你的心里只有你自己的时候,即便你付出给了别人,别人也不能感受到快乐。你心里没有自己的时候,你什么也不用给,只要心在别人那里,别人也感受的到快乐。

  因此,我们的人世界,穷人容易快乐,富人反而没有快乐,小孩容易快乐,大人心事重重,社会地位越高,家庭笑声越少。

  《心经》第三重,告诉我们,眼耳鼻舌身输入的信号,并不一定是真的,也不一定是假的,不要把他们产生的色声香味触法,当作真我。放开假我后的人的真我,都是息息相通的。甚至人与宇宙万物,都是相连的。我们这时放下感受,放下感觉,只用真心与人相处,与动物相处,与自然相处,就有快乐,便是欢喜。人死了,动物死了,植物死了,我们的灵魂,如会溪流入海,迟早都是会归为一体的。因此,宏观看,长远看,甚至你和你最不共戴天的仇人,其实也是一个大事物的两个部分,你们迟早会合体为一。懂得了这个,你还恨的起来吗?你恨谁都是恨自己,杀谁都是杀自己,爱谁都是爱自己,这就是万物是我,我是万物,大慈悲,大智慧的《心经》第三重境界。

  佛之智慧,此经皆已蕴含,唯有境界不同,读之感悟的层次不同。愿老王的三重感受,能给各位粉丝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大家结合自己身边的痛苦,想想自己的执着在哪里?为什么放不下,是哪条假我的感受,干扰了自己的真我,使自己执迷不悟。如果能得到第四重,第五重,乃至成就佛智慧的感悟,快与大家分享,共同精进。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观自在菩萨的智慧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无、忘我与大爱"受教了。
道、德、法
方法、结果、历程--皆一脉相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3: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 萨婆 诃!
注音: 给他, 给他! 把那给他, 把那些给他! 不提舍不得呀!
  
  
此乃解灾渡厄之妙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0:3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