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9|回复: 0

司南君:1.5万亿让利背景下,银行将“集体”利润负增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9 22: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要求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手段,让金融系统在今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同时,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

  在让利中,银行首当其冲。这无疑让会让银行进入利润负增长的境地,而本已竞争激烈的银行业就像引入更残酷的淘汰机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会在这个期间体现的更淋漓尽致。

  01

  国常会的重点内容

  总的来看,国常会针对六保实施第一阶段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几个重点内容。

  1.必须在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作用同时,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共生共荣。

  2.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

  3.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4.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

  5.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按照有保有控要求,确保新增金融资金主要流向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好发挥救急纾困、“雪中送炭”效应,防止资金跑偏和“空转”,防范金融风险。

  6.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和动力。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督促银行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普惠金融在考核中的权重。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切实做到市场主体实际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贷款难度进一步降低。

  02

  让利1.5万亿的目的

  从国常会的发布的政策导向中,目前可以看到的是释放1.5万亿流动性,可以缓解当下流动性压力,更为关键是后续还有保持市场流动性的政策,降准、再贷款等工具,这就意味着流动性问题不用担心,但是不要期望像美国那样毫无底线的释放,美国过度释放可以让全球来买单,而我们国家做不到,现阶段整体上要求以稳为主。

  2020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幸好前期中国已经做好货币去杠杆、财政去杠杆的准备工作,这使得有经济实力迅速打赢了抗疫攻坚战,在抗疫成功之后,我们同样面临经济复苏的难题。

  监管层决定以财政刺激为主,同时辅以货币刺激,这种方案是正确的,毕竟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财政刺激比货币刺激更有效进行经济逆周期调整。

  目前来看,尽管有一些硬伤难以迅速解决,当前中国经济还是有一些复苏迹象的。我们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以及工业原油加工量两项数据上面都可以看出端倪。

  国内存量经济的有效恢复,再加上财政刺激可以使得国内财富存量进行再分配,这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有不小的帮助。

  疫情结束之后,全国在有序复工复产,但是当前中小企业仍然面临流动性难题,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之下,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两端都受到很大影响,供给与需求的缩表,对于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中国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监管层一直严禁资金流动性进入房地产行业,希望能够让这些资金流动性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同样面临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的问题,所以这次会议提出要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

  这就使得在今年1-5月份监管层一系列的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而这次监管层提出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的动作,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这就得从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与动力做起。

  03

  不少中小银行会消失?

  1.5万亿的让利由谁来出呢?国常会上明确提出让金融系统来让。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让呢?

  依据目前情况看降息会是让利的主要工具,但降息肯定是个周期性的政策方针,不会一蹴而就。所以,让利也不是一次性的,持续性的降息让利有可能会在未来3-5年内陆续实施。

  可是,降息容易升息难,在没有一个明显的经济变化的前提下是不会冒然升息的。现在我们讲经济复苏,所以即使经济回暖后也不会立刻出现大繁荣的情况。

  所以,这种持续性让利,必然深刻改变金融业的经营土壤,对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均提出更高要求。

  金融机构接下这1.5万亿的让利工作,具体由谁来做呢?肯定是银行,谁让银行挣得钱最多呢。

  2019年,中国金融业税后利润约为2.9万亿元(测算过程为:银保监会的金融业税后利润数据更新至2017年,为2.43万亿元,2017-2019年北京金融业净利润增速为19.5%,假定全国也是这个增速,得出2.43×(1+19.5%)=2.9万亿),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约为2.6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约为0.27万亿元。具体如下:

  从利润分布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占9成,其中商业银行占7成,是主要的让利来源。也就是说,1.5万亿的让利红包,商业银行大概要承担1万亿。

  让利主要靠贷款降息。2019年末,商业银行贷款余额130万亿元,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7%才能凑出1万亿。考虑到商业银行净息差只有2.2%,0.77%的利率降幅必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产生显著影响。

  如果简单据此估计,2020年,大多数银行净利润缩水可能在三成到四成左右,但具体数字不会这么悲观。

  其实,让利的指标并不是由银行独自承担。因为贷款利率下降的同时,存款利率也会降。从这个逻辑上看,存款人也是承担者。

  此外,当前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2.5%,还有下调空间,降准释放的规模空间也能一定程度上弥补降息的盈利缺口。

  就存款人和银行的博弈看,理想状态下,银行可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把压力全部转嫁到存款人头上,从而继续维持2.2%的净息差,但现实中不可能。以工行数据看,2019年平均存款利率仅为1.59%,已经比较低了,真要降至1%以下,存款人会不会跑?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理想的分摊结构应该是,存款人承担一部分影响,多数压力,还是由银行自己来扛。

  就此次1.5万亿让利而言,个别地方性小银行可能已无利可让。但减费降息政策具有普适性和持续性,所有银行都得做好让利割肉的准备,无论胖瘦。

  目前,全国性银行和已上市银行,有实力追赶金融科技大潮,在零售转型、助贷风口中分一杯羹;而绝大多数地方性小银行,优质个人客户被辐射全国的金融APP带走,优质对公客户被全国性银行普惠下沉挖走,又受不良率拖累,转型举步维艰。

  这种情况下,420万银行从业者而言,加薪估计会泡汤,能维持现状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在这样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银行业会出现行业性的洗牌,如此一来,2300多家非上市银行中,有可能会有不少实力不济的中小银行告别历史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0:22 , Processed in 0.1719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