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10|回复: 0

云石:全球抗疫——我们为中国模式骄傲,但没必要去外网嘲讽西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0 20: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全球抗疫,可以说是各国体制、政府、人民的一次通盘大考。而在这次开始中,中国作为上手时牌面最差(最早爆发大规模疫情)的一个,却交出了迄今为止最漂亮的一张答卷。而反观西方国家,却白白浪费了中国争取来的一个多月时间,现在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尤其是美国,作为全球霸主,民主灯塔,却成了全球摔的最惨,伤的最狠的一个,让人大跌眼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除了西方一开始的傲慢、偏见与自大外,其实很重要的,还是东西方文化体制的差异:

  中央集权体制——集体主义文化的东方组合,在这次危机中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体制自带的超级组织动员能力,叠加文化所赋予中国民众的大局观、纪律意识、服从意识,使得中国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逆转局面,将疫情迅速遏制。

  而反观西方: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既严重削弱了政府面临危机的资源调配能力,也让民众天然对政府抱有敌意,削弱了政府的威望,拖累的抗疫政策的落地;而自由主义文化,更使得抗疫的布局在民间受到天然的抵触;大大增添了西方社会抗击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的难度。

  总而言之,虽然东西方在本国疫情的爆发初期,都有大意失荆州的表现,但体制和文化,却使得二者在接下来的抗疫过程中,出现截然不同的表现——很明显,在这场人类共同危机的应对中,东方体制、文化的表现,可以说是完胜西方。

  这可以说是历史性的比较胜利!一直以来,东方式体制和文化,就饱受西方的歧视和打压;尤其是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西式体制和西方文明更是掌握了绝对的全球话语权,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中,西式民主和自由主义才是政治正确,是人类现代化的唯一正确打开方式;而与之相对的中央集权则是专制,集体主义文化是践踏人权。而在苏联崩溃后依然坚持这套体制和文化的中国,则是愚昧落后的象征,是“诸夏”眼中所不耻的落后蛮夷!

  这当然是很荒谬的。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能和中央集权体制和集体主义文化直接化等号——就像西方之外,同样有大把将西方体制+文化奉为圭臬的国家,但它们大多至今依然水深火热,并没有因为西化而获得转机——难道因为它们的不成功,就可以将西方体制+文化全盘否定吗?

  所以,这是一种典型的偷换概念。

  但即便是偷换概念,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也无法反驳,甚至无法自我说服。毕竟苏联作为中国的昔日老大哥,东方阵营的共主和精神领袖,它的失败所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虽然接下来中国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但其跟西方相比,存在巨大的落后,这个同样无人能够否认。这种情况下,别说对外自证了,哪怕就是说服自己国民,坚持道路认同,难度都相当之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化风潮,以及本世纪头十年的公知泛滥,就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当然,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局面已经有了很大改观——越来越多的国民,逐渐开始转变观念,真正认同我们自己的道路,“四个自信”推广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效果,也明显好于过去的同类型宣教——这背后都是存在决定认识规律之下,国民心态变化的折射。

  但是,这种效果依然是有限的。毕竟中国与西方的相对差距不断较小,但绝对差距依然巨大。不管从趋势上看中国有多么美好的发展空间,但就现实而言,中逊于西还是客观存在,无可否认的事实。这种客观差距,不仅意味着依然会有相当部分的国人,对国家,对体制,对文化缺乏信心,而继续崇洋媚外;在东西方模式比较中,中国依然被西方在意识层面死死压制,继续被他们视为蛮夷,遭受歧视。

  这自然是让人极为不爽的。但大家对此又无可奈何。

  直到这次疫情出现。这次全球疫情,可以说是冷战结束以来,东西方体制文化的一次最直接,最受关注的同台大考。而在这次比较中,东方的出色卓越,与西方的狼狈不堪形成了鲜明对比。用完胜来形容亦不为过。

  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让国人大大出了一口胸中闷气。东西方表现的极大反差,不仅极大强化了对四个自信的认同,也让大家对西方有了极大的认知改变。最重要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面对西方体制和文化时,第一次有了绝对的底气,第一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中国的体制、文化,比西方更加优秀!

  这样的认知改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好事吗?当然是好事!内部有了自信,有了共识,接下来就能形成合力,这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对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效果,会在未来岁月中逐步显现。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因此深受鼓舞,跑到外网上,借疫情对西方加以嘲讽,尤其是对他们在疫情中暴露出来的体制弊病,文化弊病大加贬斥。

  当然,网友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被西方歧视了几十年,心中早就窝着火,现在好不容易逮到这个机会,当然要趁机还回去,一抒胸中恶气。

  只不过,虽然理解,但并不提倡。因为这种做法,在政治上其实是十分不妥的。这种不妥,并不是说这种认识不对,而是做法不合时宜。

  毫无疑问,西方这次可以说是遭受重创——自二战以来,西方世界还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打击。而且,这次疫情,也确确实实的暴露出了西方体制和文化的深层次弊端。所以,这次疫情结束后,西方的整体危机会进一步加重——无论是经济层面,政治层面、体制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会有一个激荡。

  这对西方来说,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精英阶级,更是如此。毕竟精英是现行秩序的受益者,如果秩序因此而陷入动荡,甚至爆发革命,精英集团将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维稳,将成为疫情过后西方各国统治集团的共同工作。

  如何维稳?一方面当然是推动经济复苏,化解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则是防范社会反思,尤其是防范对体制、文化层面的反思。

  而相较于前一者,后一者更为麻烦,也更为重要:毕竟经济上的麻烦可以印钞票发债的财政手段缓解,就算是寅吃卯粮,后患无穷,但至少现在还是过得去的——何况西方可以收铸币税,让其他国家为他们买单。退一步说,就算此招无效,发酵成政治危机,大不了把现任政府抛弃,换个政府,发挥民主制度缓冲阀的作用——这样最多就是牺牲几个政客或者一帮既得利益者,但整个精英阶级还是可以大体保存的。

  但如果危机冲及到了体制和文化层面,那就麻烦了。一旦到社会意识到了体制、文化的弊端,对它们滋生出不满,那就不是撒撒币、找几个替死鬼就能摆平的了;轻则改革,重则革命,无论哪一种,整个秩序都会受到巨大冲击,甚至颠覆!整个精英阶层也将面临巨大的洗牌威胁!

  说白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有得缓;体制危机和文化危机,那是没得缓的!

  而中国人如果到外网上去嘲讽西方,就是触犯了大忌!毕竟这次东西方抗疫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正是因为这个体制+文化。这个时候,全球人的眼光都集中抗疫,中国人却去搅动舆论,自然也是以体制、文化差异为发力点,这样等于直接触碰到了西方的这个禁脔!

  这是西方精英集团所绝不能容忍的。因为这是直接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根基,这比抗疫失败,大量国民死亡,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都无法让他们忍受!

  一旦到了这个层面,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西方精英是绝不会允许中国人的观点得到大众认可的,这种情况下,就势必会充分煽动民粹,利用舆论发动,将民众对这场疫情的矛头指向中国——而这种发动,所蕴含的能量,绝对不是简单的甩锅可以比拟的。它必须要让中国实质性受挫,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合法性,维护精英阶级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几天前,一向对华克制的马克龙,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针对中国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的方法表示“我们不会认同那种天真的说法,认为中国(处理新冠疫情的方式)强有力的多”。

  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委婉的警告。

  其实这场危机应对中,中国表现好还是法国表现好,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是,如果认同中国处置方式,那等于就是认同了中央集权+集体主义在抗疫中的优越性,这对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秩序,绝对是不能承受之重——这比抗疫失败,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人民大量伤亡,都更无法让西方精英集团所接受!

  当然,有些读者看到这里,肯定会想,那可不可以趁他病要他命,就趁着西方出现这个大BUG,对它们的体制和文化全力攻击——只要让西方民众意识到这一点,西方现行秩序就会陷入巨大的激荡,没准就被一把放倒,毕其功于一役!

  对于这个问题,云石君想说,如果现在中国有二战或冷战刚结束时美国那样的实力和影响力,那你或许可以去想想,甚至去做个兵棋推演,论证下有多大可能性;但以中国今日实力,以及东西方实力对比,这种事就还是拉倒吧。你真敢这么做,不仅不会达到效果,相反会让整个西方世界立刻抛弃分歧,建立同仇敌忾的反华联盟——而且这个联盟是建立在根本利益基础上,坚固程度恐怕不会逊于当年的反苏联盟。这种联盟,会有多大的威力,看看苏联的下场,大家应该就明白了。

  所以,作为中国民众,还是不要去外网乱喷。我们的体制和文化当然是优秀的——这在这次抗疫中已经有充分证明;但我们也没必要因此去外网嘲讽西方,给自己国家招来麻烦和祸患。说的更现实点,我们管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至于西方人民,他们怎么选择道路,那是他们自己的事。选的好,他们自己受益;选歪了,或者被忽悠了,那也怪不得我们。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义务去管去顾。毕竟,我们不是普度众生的佛祖,我们只是凡夫俗子,自己过得好,才是最重要,也是大家最在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17:24 , Processed in 0.1094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