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41|回复: 0

易宪容:如何应对全球中长期经济大衰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5 15: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货币基础组织(IMF)4月14日发布对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报告,《大封锁: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简称《报告》)。正如该报告指出的那样,就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一场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从而导致整个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疫情(或卫生危机)不仅导致12万以上的人失去宝贵的生命,也让整个全球经济陷入了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于也陷入大萧条的危机。因为,这场卫生危机所引发的经济活动崩溃的规模和速度是我们一生中未曾经历过的。

  这场危机的严重性,不仅与以往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截然不同,它是卫生危机、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多重因素叠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及生计,更在于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无论是目前,还是疫后都是如此。因为,疫情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其影响范围会有多大,这场疫情后是否会出现第二波、第三波等都是不确定的。目前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正在向家庭、企业和金融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以此来减小疫情对人们生计及经济的影响,但未来经济前景如何是相当不确定的。

  IMF《报告》预测,假设多数国家的疫情和必要防控行动在第二季度达到峰值并在下半年消退,那么预测2020年全球增长率下降到-3%。比2020年1月的预测下调了6.3个百分点,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情况糟糕得多。假设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各国采取的政策行动能有效防止企业大面积破产、长期失业和系统性金融压力,IMF预计2021年全球增长将回升到5.8%。流行病危机造成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计损失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左右,大于日本和德国经济之和。发达经济体今年的增长率预计为负6.1%。正常增长水平远远高于发达经济体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也将经历负增长,2020年增长率为负1.0%;如果不包括中国,则为负2.2%。170多个国家的人均收入预计将收缩。

  今年下半年疫情可能不会消退,因此必须在更长时间内实施防控措施,金融状况可能更加恶化,全球供应链可能进一步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全球GDP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如果今年疫情持续更长时间,2020年全球GDP可能比基线预测进一步降低3%;如果疫情持续到2021年,明年的增长可能比基线预测进一步降低8%。

  从IMF报告预测可以看到,这场卫生危机、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叠加的危机是一场真正的全球性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幸免。所以对于疫情暴发前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国来说,可以面对的风险会更高,而不是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时对中国的冲击及影响都不是很大。特别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不高,其冲击及影响更是不大。这次的情况则完全不是一样。所以,中国政府根本就不要用2008年那些方式来应对当前的这场危机,仅仅认为这场危机过后经济很就会反弹,采取强刺激的方式来保证经济增长,比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大新基建投资、重新刺激房地产炒作等,而是保证成千上万失业者的生计、要让濒于破产倒闭的企业活下来,而且政府的这种救助政策要有中长期的打算。

  还有,IMF报告预测是建立在两种假定条件下的。一种是疫情在下半年可能消退,一种是疫情在下半年可能没有消退。在前一种情况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负增长3%,2021年复苏全球经济增长反弹到5.8%;后一种情况下,即疫情延续到2021年,预测全球经济负增长11%。其经济大衰退显然。但是,IMF报告两种假定条件,是建立既有的卫生体系、医疗条件、药物研制、对新冠病毒认知的条件下,但实际上这些条件都是不确定的。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人类对新冠病毒科学认知,还是对治疗新药物研发等方面都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这些假定条件是相当不确定的。在这些假定条件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要做出有效预测同样是不确定的。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这场新冠病毒疫情对人类社会经济冲击与影响是灾难性的,是巨大的,甚至是长期的。

  因此,各国政府所有的应对疫情的方式,都必须建立防控疫情再扩散、再爆发为前提,要把公共卫生危机化解放在首位,而要做到这点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的任务。

  总之,在中长期看来,经济衰退是一种常态,中国政府对此要有所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17:02 , Processed in 0.4852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