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3|回复: 0

刀锋:炒股到底赚谁的钱?又有新题材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30 07: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新梳理一下市场逻辑:炒股究竟是赚谁的钱?众所周知有三大来源:赚企业的钱,赚央行的钱,赚新韭菜的钱。

  第一个“赚企业的钱”,很好理解。上市公司盈利高增长,股价自然会跟着飙。比如贵州茅台,这些年不断涨价,同时销路很好,企业利润打着滚的往上翻,股票市值自然也就跟着连续翻倍。

  第二个所谓赚央行的钱,就是央行大放水,股市自然水涨船高,市场上的钱变多了,股票数量又有限,股票价格必然攀升。每逢央行“降息降准”的宽松周期,股市基本都是上涨的牛市周期,很少有过例外。

  而第三个赚“新韭菜”的钱,指的是新股民争抢着入市的情况。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时候,粥和肉肯定就贵了。买卖股票,本质上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参与游戏接力的玩家越多,游戏才能玩儿的越长久,鼓和花也才更值钱。

  春节后这一波从2600涨到3000点的上涨,主要跟后两个来源有关。央行放水和新韭菜大批量进场,是行情最重要的催化剂。

  为了对冲疫情造成的恐慌,节后开市第一天,央行就宣布放水1.3万亿,同时调降MLF的利率(后来又降了一次准备金);全民大隔离,意外催生全民宅家炒股热潮,新股民开户抄底,老股民纷纷加仓。

  年终奖没花出去,基金理财成为时尚,新基民暴增,科技类公募基金产品遭疯抢,科技股被动开启主升浪;医药口罩等抗病毒题材,因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预期一季度业绩爆发,也出了不少翻倍妖股。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首先,“窗口指导”是分水岭,基民新韭菜的资金流入戛然而止;其次,全国陆续复产复工,全民炒股风气逐步退潮;再次,疫情境外扩散+石油价格战,全球股灾爆发,外资出逃,市场风险偏好大幅下降。

  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魅影之下,散户不敢追涨,谨慎的基民也开始赎回,资金面由流入转向流出。“基金净值下降-基民止损赎回-卖出重仓股”的恶性循环无解,科技股进入连绵不绝的下跌通道。

  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美联储降息到零+各国竞相放水救市的档口,中国央行却突然转向“紧缩”,管理层无为而治,降息预期也不断落空。美股暴力反弹了近20%,A股却仍在2800点下方徘徊,成交量从高峰时的1.2万亿,萎缩到只剩6000亿。

  综上所述,央行的钱和新韭菜的钱,突然间都赚不到了;疫情造成全国经济停滞,外需断崖式跳水,除了部分抗病毒医药和食品,其他上市公司一季报必将惨不忍睹,“赚企业的钱”也无从谈起。三大上涨动力全部“休克”,难怪A股成了付不起的阿斗。

  不过,周五召开的重要会议,还是给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会议确定了下一步政策的方向,其中包括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宣布了正在研究中的包括发行特别国债、提高赤字率、增加专项债发行、引导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刺激消费等一揽子的宏观政策。

  政策面的淡定,在蛰伏了一段时间之后,以327会议为标志,有望正式迎来转折:降息降准等放水措施,可能已在路上;高达数万亿的“扩大内需”方案正在酝酿中。

  也就是说,“赚央行的钱”和“赚企业的钱”这两个层面,即将出现向上的拐点。股市也有望迎来温和反弹。反弹的力度,取决于放水和财政支持的规模;而扩大内需的侧重方向,到底是新基建,老基建,还是刺激消费,将决定后市题材主线。

  1、许小年:新基建是画饼充饥,这次衰退周期超过2008年。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新基建是画饼充饥,所谓新基建,不着边的事情。八仙过海,前四仙,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北斗导航。这需要多少投资?厂房?设备?全投资在智力上的,拉动不了需求和就业。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有几个能干这些活的?这些创造不了就业。

  任泽平天天喊新基建,许小年今天刷屏的文章,指出了漏洞所在,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东西,看上去高大上,但创造不了多少就业。疫情对消费服务业和出口类的中小企业冲击最大,救助重点应该是尽量弥补这部分人的损失,减少失业。

  2、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超10万例;英国首相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牛津研究称英国半数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法国已向中国订购10亿只口罩;河南郏县发现2例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全球手套产能告急,最大制造商开启限购;全球最大安全套制造商因疫情停产,已造成一亿个安全套缺口。

  欧美的疫情仍在上升期,而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无症状感染者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口罩,手套,出口方向的医药,测试剂,呼吸机和医疗器械等,后市还有反复炒作的机会。

  3、基金发行遭霜冻,股票型基金新发份额骤降8成。3月以来,已有9只基金延长了募集期,还有3只基金公告称募集失败。3月份基金发行份额相较2月份,降幅超过了50%,其中股票型基金环比更是减少了78%。

  全球金融危机的威胁是基金销售的拐点,不仅没了增量资金,场内谨慎的基民也开始赎回,资金面由流入转向流出,基金重仓的科技股下跌趋势暂时无解。

  4、商务部发改委等联合发文,要求“积极推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专家称皮卡进城限制有望解禁;宁波出台政策鼓励本地汽车消费,每车一次性让利5000元;嘉兴将投放2亿元消费券,其中4000万用于汽车消费。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坚持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汽车行业绝对是大头,疫情后也确实很多人计划买车。预计“下调购置税+提高补贴+松绑限购”等政策利组合拳将陆续推出,汽车整车板块值得重视。

  5、中信证券:A股4月将迎来底部拐点开启二季度上涨。预计全球疫情的高峰在4月中旬出现,届时全球资金的再配置将开启,中国股市是全球资金建仓首选。预计4月流动性边际转暖、外资恢复流入叠加产业资本入市是底部最重要的支撑力,4月中旬一揽子政策刺激推出将形成催化,A股市场将迎来底部拐点,开启二季度的上涨。

  中信证券太鸡贼,连续好几次都说3月是配置窗口,现在眼瞅着三月快过完了,马上又改成了四月。感觉中信的判断,也是跟着海外疫情来的,但美国4月真能控制住吗?周五美股又开始大跌。

  刀锋认为,这个病毒太狡猾,无症状也能传染,大概率会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传染病,只能慢慢等疫苗。张文宏今天最新预测称,疫情10月后或还有高峰。

  外围疫情加速蔓延,美国感染人数超十万,欧美指数再度大幅下挫,道指下跌超900点,国内消息面,唯一比较重磅的就是政治局会议的定调,政策拐点预期强烈,周一大盘或有低开,但继续大幅下杀的空间有限。

  市场上没钱,仅靠这点儿存量资金的博弈(周五就剩6000亿了),难有特别惊艳的表现,基金主导的科技股泡沫破裂,暂时只能看一季报预增和消费主导的熊市行情。

  外围不确定因素太多,疫情最坏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大萧条会来吗?美股二次探底会有新低吗?谁也不敢预测。这也是目前市场最担忧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利空尚未出尽,所以,咱们的金融管理层,留着大招一直舍不得用,担心后边还有更差的情况。

  所以,短期后市或延续这样的弱势缩量行情,什么时候欧美疫情出现拐点,什么时候不再封国了,市场才会出现好转。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四月中下旬的全国两会。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利好,都是不痛不痒的,只能等两会最终拍板定调,才会给市场抄底的确定预期。四月中下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

  特别国债被公认为一个相对重磅的利好消息,但尚无细则。究竟如何发行,金额多少,用在何处,都没有明确。有人认为用于基建补短板,有人认为用于定向支持湖北,有人认为会专用于扩大消费。

  刀锋相对看好扩大消费方向,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一块儿,应该对症下药。今天有消息称,杭州2000多万的消费券,带动了4.5亿的总消费额,拉动效应高达15倍,值得推而广之。刀锋今天去商场理发,中午到的,登记时显示我是第三个人,说明还是比较萧条,这方面迫切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一个比较重磅的题材线索,领导今天考察了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这是疫情爆发之后的第一次正式考察,目的是推动复工复产。而选择汽配模具园,意图非常明显,国家今年要大力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

  毕竟,在“房住不炒”楼市调控不能放松的背景下,汽车消费是稳增长和促就业的支柱性产业,能够带动上下游一堆产业链。相信后边的政策利好消息还会不断,比如各类政策补贴和松绑限购。短线可适当关注汽车零部件股,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各位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8 07:18 , Processed in 0.2036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