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05|回复: 1

丁咚:为什么要废弃国庆长假制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8 08: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要废弃国庆长假制度?
丁咚文

  《东方早报》曾在国庆长假期间用一组形象的略显夸张的图片展现了民众深受节日之害的情形,而在著名的四川九寨沟景点所发生的冲突事件,也为这个假期增添了某些阴郁色彩。另据《北京晨报》援引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数字表明,今年国庆假期铁路已累计运送旅客突破7000万人,创历史新高。它们都在以不同方式告诉我们,国庆长假作为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存在诸多严重弊端,和它所能得到的利益相比,已经令人忍无可忍,必须予以取消了。

  就在我准备将这个想法形诸文字时,却见到经济学者汪丁丁先生已下了把“先手棋”,对此问题作了经济学估算和分析。但细看之后,方知我俩在此问题上的观点只是形似而已,其实在绝大多数意义上,我们的看法存在根本不同。不过,对汪先生的观点我虽然不敢苟同,却能从他的分析中捡个大便宜——它能加强我的论证的力量,使其更充分。

  汪先生的文章充满经济学术语和数字,一般人不大容易看懂,只会觉得头皮发麻。人们甚至会认为,他的分析冷峻得可怕,以至有些冷血:在他眼里,似乎只有经济增长,一切都是为了经济增长,就连民众如何休假,也要为经济增长考虑。如此看来,他和当年立意实行长假制度的决策者们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反而由于他的学者身份,使得这项结论显得颇为不近人情。

  他在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人们在长假中的旅游可以拉动的总需求少得可怜,而且带来大规模的浪费和生产下降,因此应该取消三天以上的长假,争取两年之后普及弹性休假制度。先不说它的估算和分析是否准确——它所依据的事例都是个别观察的现象,数据也缺乏统计学支撑,况且支配他的分析的工具理性,把人不当人,而是纯粹看作社会大机器上的零部件和劳动的工具。总而言之,他认为,让民众放假,在经济上不合算,因此应该取消长假而代之以弹性休假制度。

  然而他完全没有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享受假期,是公民应得的福利,而不是可以随意取消的东西。特别是中国民众是一波波改革阵痛的承受者,在晚近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历史性的牺牲,并时常成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匮乏的被利用者——举个小小的例子: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不少地方都临时性地施行了“买户口”制度,农民为取得城镇户口,支付相应的资金,最后他们会发现所谓的城镇户口对多数人来说可谓是百无一用。直到最近,有关方面还在试探征收遗产税的可能性,以增加政府收入。它是在继续尝试从民众口中“夺食”。

  正因如此,中国民众是到了该得到回报、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时候了。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水平,丰富物质和精神生活;二是依法享受各种福利包括假期以及公民权利保障。有付出就应有回报,一个正常的社会必须建立和鼓励这种伦理。

  据此,需要改变的是,观念、目的和施行方式。观念改变的实质是,国家政府从赐予者的立场改变为向公民依法享有休假权利提供服务上来。实行休假制度并非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权宜之计,而是保障公民福利的永久措施,从为了经济发展到为了公民权利,这种目的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施行方式上,也就是改变以往为了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而有意“拼假期”,将原本属于公民正常假期范畴的双周末人为地“拼”到某个法定假期前后,“制造”长假,除了目的与公民福利无关之外,在施行方式上也形同“诳”民众。

  我不认为长假旅游所带来的浪费和生产下降会超过它所能获得的收益,或许假日经济确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很显然,民众所获得的假期收益却与此不成正比——假定汪丁丁的推论正确,那也正好能证明我所论应改变目前的休假制度施行方式更是必须的。正如很多媒体所报道的,在长假期间,民众扎堆旅游或还乡,导致交通拥堵、出行不便,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休闲观光成受罪,与此同时景区服务水平跟不上、各种矛盾纠纷频繁发生。它们都是拜人为拼凑的长假制度之所赐。

  正确的做法是,依法保障公民享有休假权利,并适度增加公民的休假福利:保留现有的法定假期,但不人为地“拼假期”——除非公民自己提出申请,则应予满足。由于过年的传统重要性,年假应从目前的3天扩大至7天。在此基础上,实行强制性带薪休假制度,立法规定公民所在单位每年必须准予其带薪休假一次,按服务年限,每人次不得少于7天。如此一来,公民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充分享受假期带来的快乐和休息,提高质量,客观上对国家也有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8 14:1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正确的推论应该是:我去国外,美国也没有.......美国也是......所以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9:57 , Processed in 0.0937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