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67|回复: 0

戎评:全球军火百强榜单公布,战争之王果然名不虚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6 07: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9000亿人民币,4200亿美元!

  这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于近日发布的一份关于2018年全球军火商交易研究报告里面公布的数据。

  去年,全球军火交易总额增长了将近5%,达到了4200亿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军火交易量最高,占比59%。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指出,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美国公司包揽该榜单前五。去年,仅这五家公司,就在军火交易中贡献了1480亿美元,占全球前100大公司销售额的35%。
  美国的军火商长期霸占排行榜前五名,可以说是在全球军火贸易当中处于垄断地位,几乎无人可以挑战其“江湖老大”的位置。

  嗯,为了世界的民主自由事业,美国的军火商们,也是蛮拼的。

  众所周知,军火贸易、毒品交易和人口贩卖是利润最高也是最血腥暴力的产业,完全被文明社会所唾弃。

  可是呢,历史上西方的殖民主义者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干的尽是这些令人不齿的肮脏勾当。

  为了给美洲的殖民地提供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动力,西方人跑到非洲捕捉黑人进行奴隶贩卖,时间长达400年之久!

  按照每运至美洲一个奴隶,最少要牺牲10个左右非洲黑人的计算方法,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1980年非洲人口总和;利物浦船只从事奴隶贩运900趟,所贩奴隶卖价1500万镑,净赚1200万镑。

  殷殷鲜血,垒垒白骨。

  为了打开东方市场的大门,将当时唯一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鸦片输向中国,赚取白银,英国人以国家的名义发动了鸦片战争,武力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自1840年开始,中国悲惨的近代史伴随着的是不计其数的财富、国宝的流失和人民深重的苦难。

  至于说军火贸易,更是伴随着全球化与殖民开拓的历史一路走到今天。每一次政权更迭、每一场战争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但是军火商们却躲在死神的背后大发横财。

  最为典型的就是“灯塔国”——美国了。如今,他们西方世界内部也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有力支撑了这一论点。

  战争之王的军火帝国

  好莱坞巨星尼古拉斯·凯奇曾经主演了一部反映国际军火贸易的电影《战争之王》。这部电影生动刻画了美国移民尤里·奥洛夫如何从一家饭馆的经营者逐步涉入军火走私交易,几十年之间像追踪导弹一般踏遍世界各地的战乱地区发家致富,最后被捕入狱的故事。

  在影片的一开始,他就非常形象地介绍了军火产业的发达和暴利:这个世界上约有5.5亿支枪支(20世纪90年代左右),也就是说大约12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拥有1支可以杀人的利器。

  然后,他用一句“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让另外11个人也拥有枪支”来展示以尤里·奥洛夫为代表的国际军火商的贪得无厌与冷血残酷。

  从一场美国黑帮之间的火拼为开端,“民营餐饮企业家”尤里·奥洛夫摇身一变成为了国际军火大亨。

  为了售卖自己的武器,他从不过问购买武器的买家拿这些“货物”用来干什么;为了躲避国际有关组织的调查追捕,他把自己打扮成一名国际贸易的商人,伪造各种文书毁灭走私证据,让执法者气得直跳脚;为了开拓市场、争取订单,他甚至不顾血源至亲的关系,用暗杀手段铲除异己,目的是为了独吞从乌克兰军队军火库中流失出来的前苏联武器装备。

  总之,整部电影下来,这位成功的国际军火大亨尤里·奥洛夫为了赚钱,为了做大自己的军火生意,无所不用其极,人性在慢慢磨灭,兽性一点点被释放,直到自我毁灭。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美国总统才是世界上军火贩卖最多的人,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并不希望在枪上找到他的指纹。”这句《战争之王》里面的台词,大胆而又直白地指出了谁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军火商。

  前面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数据,很直白地展示了美国军火商的强大。他们“骄人业绩”的背后,是利用战争不断敛财,用鲜活的生命换取荣华富贵的本质。

  被资本绑架的美国,其实就是一部不断需要血肉和生命作为燃料和润滑剂的超级战争机器。比起文艺作品《战争之王》所展现的国际军火交易内幕,真实世界恐怕更加恐怖万分。

  为了军火商的利益,也为了自己国家的扩张和霸权,美国是在通过不断制造战争——这个军火交易最大的需求来满足国内军工复合体的胃口,直到把自己拖入战争的深渊无法自拔。

  围绕战争而运转的国家机器

  2018年,意大利一个深受青年人阅读的网站《24小时消息网》刊登了一篇题为《有一个国家酷爱战争:立国239年,竟然打了222场战争》的文章。

  美国立国200多年,竟然发动了200多场战争,平均每年一场战争,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美国是如何一跃而起成为超级大国,全球霸主的?

  正是在一战、二战当中大发战争财,在战争初期挑拨离间、左右逢源而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

  一战前美国经济已经走向萧条,战争爆发前证券市场成交量猛跌,不得不关闭,诸多农产品价格都暴跌。但是一战很快为美国带来了机遇。

  由于战争严重破坏了参展各国的生产力,美国巨大的产能一下子找到了巨大的市场,强劲的市场需求不但挽救了普通民间产业,而且还强烈刺激了美国国内以军工产业为主的重工业产业链的发展。

  按美国商业部的资料,一战时,仅仅1914年10月份,英法两国就向美国订购了超过160万美元的军火;1914年当年美国对欧洲出口军火超过4000万美元;1915年这一数据快速上升为3.3亿美元;1916年上升至12.9亿美元。

  1913年,美国的出口总额为25亿美元,到1916年达到55亿美元;工业生产值在1914年为249.2亿美元,到了1916年达到639.71亿美元。

  出口如此迅猛的背后,很大一块就是参战国对美国军火的巨额订单。

  到后来,协约国方面无力再支付美国的货款,只能通过对美国借款来购买美国的武器和物资,1914年美国向法国政府贷款1亿美元,到了1915年超过5亿美元,到了1917年,这一数字上升至23亿美元。

  从这一点上来看,此举也给美国以后建立全球美元霸权、垄断国际金融市场做了铺垫。

  二战时期,美国一方面扛起反法西斯的道义大旗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另一方面,也借用自己强大的国力特别是恐怖的军工产能来瓦解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消耗各参战国的国力,最后奠定战后世界霸主的地位。

  二战最高潮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了《促进美国国防的法案》即著名的“租借法案”。该法案规定了美国免费或有偿提供给法国、英国、中华民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和其它同盟国粮食、军事物资等战争物资,另外还在1941年至1945年期间提供武器装备。

  作为回报,美国获得了战争期间在盟军领土上的陆军和海军基地的租借权。

  通过二战,美国彻底瓦解了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从而走上世界霸主的宝座,利用战后初期强大的国力改变了世界秩序,建立了服务于本国霸权的世界体系。

  按理说,既然美国取得了世界霸权,就应该休养生息,好好发展生产,维持自己在经济金融和产业上面的优势,这样才能稳固霸权才是。

  可是,一方面是由于美国人的自信心极度膨胀,一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那种目中无人的样子;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军工联合体需要战争继续滋养其庞大身躯的现实需求,美国在发动不义战争之路上完全失去了控制。

  二战以后,美国对外发动30多次战争,几乎每个总统都要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一场战争——特朗普目前虽然没有发动新的战争,但确实在每天不断进行战争威胁,还发动了非传统战争,比如全球贸易大战。

  虽然美国发动战争总是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创造道德制高点,以便“师出有名”,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这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找的遮羞布而已。

  最能验证美国双标的重大悲剧性事件就是1994年在非洲小国卢旺达发生的种族大屠杀。

  该事件的详细经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当时扛起“维护世界公平与正义”的世界警察并没有及时出手阻止悲剧的发生。

  最新解密的美国档案证实,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完全清楚卢旺达事态的发展,却无视种族屠杀的暴行,至少对这些暴行的反应过于迟钝。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4年4月曾经简要地向克林顿汇报,指出图西族爱国阵线正试图“制止正在向南蔓延的种族屠杀”,而当时美国某部门正向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建议“清除所有图西族反政府武装的最后解决方案”。

  曾经在大屠杀还没有大规模蔓延的时候,有国际组织警告卢旺达的军人统治者,如果不制止屠杀,美国会派军队来。

  卢旺达的军人统治者则回应说:卢旺达没有石油,没有钻石,美国会来吗?

  诚如这位军人统治者所言,这里没有石油、没有钻石,也不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所以美国最后“反应过于迟钝”。

  没有利益的战争,美国绝不会掺和其中;有了利益,没有战争美国也会创造出战争。

  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拿了一管洗衣粉”就入侵了伊拉克。

  叙利亚没有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他们就让“白头盔”们“创造”出所谓的“叙利亚化武事件”,然后对着政府军和平民一顿狂轰滥炸。

  伊朗并没有研发出核武器,他们就不断叫嚣着战争,要把波斯人炸回石器时代。

  如果说,这其中没有利益存在,恐怕上帝都不相信。

  为了利益,美国军队的最高宗旨就是打赢战争——往好的一面说是美国军队高度职业化和专业化,往不好的一面说就是美国是战争机器,是世界和平的威胁。

  看看美国国内著名军事院校的名字吧,可见其对战争的重视程度:

  NationalWarCollege(国家军事学院)

  ArmyWarCollege(陆军军事学院)

  NavalWarCollege(海军军事学院)

  AirforceWarCollege(空军军事学院)

  这些部队里面的专业军事院校,实际上就是“战争学院”,英语单词“war”直译过来就是战争,只不过我们中文翻译太过于含蓄内敛了,所以才叫“军事学院”。

  除了名字,他们的制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尚武精神”。在美国军队内部,前线官兵的待遇远远高于坐在五角大楼里面吹着空调、喝着咖啡、敲着键盘的文职人员。

  如果你是一名正在前线战场英勇作战的“自由战士”,那么你服役期间包括服役后的薪水待遇都远远高于后方负责后勤保障、情报支援等工作的文职人员;如果你有幸留在了部队,那么因为参加过一线作战,那么你的晋升速度和军中地位要远远高于没打过仗的其他人。

  这种制度让我们联想起了数千年以前的秦军“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如果能斩敌人首级五颗,还可以役使隶臣五家。总之,军功的大小决定着将士“尊卑爵秩等级”的高低。

  这是这种制度以及郑国渠修建后极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导致秦军战斗力极强,最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这种制度就是一种先军政治或者说封建时代的军国主义。

  到了重商主义的美国,就是“执剑经商”的完美体现。

  所以,美军的强大除了装备有一流的高科技武器装备,还因为一切围绕打赢战争的制度设计。

  这一点,值得警惕也值得深思与学习。

  若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正是军工联合体的利益需求加上“战争之王”的制度设计,才让美国建国这么多年以来,打了那么多场战争,还乐此不疲。

  但是,有得必有失。

  看看2018年全球大国的军费开支排名,美国遥遥领先。为了打仗,国内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维持战局不至于全面崩溃,更多的国家资源投入军事反过来又大大排挤了保持美国竞争力的科研、教育等领域的经费,而美国的竞争力不断下降有需要更强大的军力来巩固霸权体系不会瓦解,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美国的衰退。

  总结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全球前100大军火公司销售额榜单,是美国军火商的胜利,却是美国的未来和世界和平的失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9 23:53 , Processed in 0.1250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