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8|回复: 0

白君:CPI飙升,为什么股市没有恐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2 14: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公布的CPI飙升,而且噱头十足:8年以来首次破4%。

  还记得一个月前公布CPI飙升到3.8%的时候吗?当时市场被吓坏了,CPI公布前一天就先走了个预期行情的黑周五,周六数据公布后,经过两天的酝酿,来了个更黑的周一……

  这次CPI飙到4.5%,市场反而一点恐慌都没有。为什么呢?

  藏在后方的核心的CPI

  有人认为是因为科技股行情足够强。其实散户大部分参与炒作的都是科技股,科技股比大盘指数更能真实反映市场人气。如果这两天大盘是靠权重拉起来的,那才是虚假繁荣。

  有人认为是CPI飙升的是同比,而环比增幅下降了。注意,是环比增幅下降了,环比还是增加的。说白了就是飙升得慢一点而已,飙升速度没有前两个月那么嚣张。

  小白认为比较科学的原因有三方面:

  1、11月的逆通胀降息的成效

  上个月公布CPI后MLF出乎市场意料的降息,小白当时在《深入解读货币政策》就讲过其中的逻辑,国家是要通过这种逆通胀降息,来消灭通胀预期,强化“结构性、周期性通胀”的认识态度。昨天超预期飙升的CPI并没有对这两天市场造成冲击,反映的正是逆通胀降息的成功生效。

  2、重头戏在后面的经济会议

  小白一直强调的年度硬核会议,预计周五就出结果,然后周六出官方解读,而周末也是关税谈判的重要窗口。临近这个重要节点,市场的主神经都绷在那,这个时候经济数据的因素不容易让人大惊小怪。而作为预热的政治局会议,提前传达出科技方向的积极信号,所以这两天,甚至后面的两天,科技股的氛围都不会太差。

  3、一个低调的硬核数据:核心CPI

  在看到“CPI再破N年新高”之余,你可能还会留意到“结构性通胀”“不会持续”这些关键词。分析CPI的结构,会不会持续,这对于我们小散来说要求有点高。其实有一个简单粗暴的经济指标,直接看它就够了。这就是小白在两个月前提过那么一次的核心CPI。

  推动CPI上涨的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需求拉动的,例如经济复苏,对办公文具、商业服务、消费品等的需求就会不断增加,这样推动出来的物价上涨就需求拉动的通胀。另一种是供给不足引起的,例如中东几个的大油田临时停产、例如突然死了很多猪,这样弄出来的脉冲式涨价,就是供给推动的通胀。

  很明显,第一种是可持续的,可以通过紧缩货币来压制;第二种是脉冲式的,货币紧缩无法压制,只能通过增加供给来解决。

  为了不受这种不可持续的、脉冲式的干扰,看清物价波动的中枢,核心CPI指标就被发明出来。在CPI的构成里面,剔除食品价格和石油价格影响,就是核心CPI指标。为了制定科学客观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盯住的通胀指标并不是CPI,而是核心CPI。

  就拿11月的CPI作为例子,CPI总体上涨4.5%,但是其中食品影响的部分就占了3.72%,占了绝大部分;非食品的影响只有0.77%。不难想象,CPI与核心CPI是背离的,问题的重点是在“结构性”,而不在“通胀”。

  CPI是高调公布的数据,核心CPI则是低调公布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只看媒体报道,甚至只看主流财经网站的经济数据,是看不到核心CPI的。而事实上,这个数据每个月都会公布。

  说太多可能大家有点懵,上两个图看看就直观得多:
  这就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问题,因为大家都盯着CPI,认为国家该怎样怎样。国家盯着核心CPI,怎样的货币政策才是正确的,清楚得很。

  如果我们把眼光再放远一点,看看5年的核心CPI,就会发现现在的消费市场比你想象中更不乐观,就会明白如果像一些经济学家鼓吹那样去收紧货币,是一件多么无知、祸害经济的事情。
  此外,这次CPI环比的数据还透露出一个不太乐观的情况:虽然猪肉价格的上涨速度压下来了,但是作为替代品的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和鸡蛋价格,环比增速提升,提升到接近20%的水平。

  这证实了小白上个月的担忧:结构性通胀如果向替代品蔓延,就可能演变为全面通胀。也就是说,上个月的逆通胀降息已经生效,但还不足以完全消灭通胀的预期因素。所以即使明天美联储不降息,只要没有更重要考量的因素,这个月的市场利率(MLF、LPR,甚至OMO)还是要继续降。

  PPI能回暖吗?

  不管是媒体解读还是官方解读、机构解读,基本都是一致预期年初企稳逐步回升。PPI是制造业上游的物价指数,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因为只有制造业复苏,才可以持续拉动PPI上行。所以,PPI其实也是核心CPI的先行指标。经济是否开始复苏,不是CPI说了算,也不是股市说了算,更不是媒体说了算——而要看PPI。
  在供给侧改革和楼市的刺激下,2016年PPI繁荣了一年,这让我们在2017年过得比较舒服。但随着2016年过去,PPI就一路向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2018年特别难受。也是为什么一些客观的券商预测明年的时候,结论是“谨慎乐观”,而不是盲目乐观。

  看PPI的波动规律还是比较明显的。不管是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每次PPI在均线(图中虚线)下方上拐,都能顺利上穿均线,至少还要走一小段。也就是说,接下来12月、明年1月的PPI很大可能继续收窄降幅,甚至回正。至于再往后,可以边走边看,不急。

  M2进一步下降意味着什么?

  在周一的《年度最重要的一个会议,直接定调2020全年经济》详细讲过相对宽松下M2下降的逻辑,其中有积极的一面,就是处于分子的M2降低,那么M2/GDP这个象征GDP质量的指标就可以压下来,说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正用更少的货币投放,来创造更多的GDP。

  有人可能会觉得M2增速下降与货币政策的偏宽松矛盾。事实上,货币的有效投放指标不是广义货币M2,而是高流动性的狭义货币M1。而11月M1的增速无论环比、同比都是上升的。

  第四个经济数据是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是小白在一个月前强调要重点关注的数据之一,社融数据的回暖,意味着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产生有效的正向作用。11月的1.75万亿,虽然在全年中不算很高的水平,但是相对10月回升的程度非常明显,这也充分反映11月的第一次市场利率完整传导,意义重大。
  重视蓝筹暴涨的风险,包括科技蓝筹

  最后,提示一个近期出现频率较高的坑:日内冲板的蓝筹,后面短期风险特别大,即使是处于强风口的科技蓝筹。

  例如中国软件,周一冲板,周二滞涨,周三快速回吐。三安光电,周二封板,周三连冲高的机会都没,就直接下来。强如闻泰科技,11月末打板之后,12月以来明显跑不过同类的重组芯韦尔股份,更不用说小盘的北京君正。今天中联重科一根大阳线,小白在兴奋之余也捏了把冷汗,幸好没有冲板。

  “赵老哥”打板蓝筹这个梗可以从11月1日的格力电器讲起,当时市场严重缺乏热点,无聊到游资都去找价值蓝筹打板。当然不是无风起浪那种,难度太大,都会选择有突发利好的机会。当时格力刚好就给了这么个机会,于是一向稳重的大蓝筹,当天几乎冲板。然后,一大批本来三观正确的新手,追进去了,然后,再也不相信价值投资了……

  现在“赵老哥”打板这个梗是泛指游资借利好打板价值蓝筹,包括科技蓝筹,打板之后一地鸡毛。这种现象在11月后突然增多,所以再面对价值蓝筹冲板的时候,特别是有突发利好配合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一份心眼,不要傻傻去追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04:38 , Processed in 0.1094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