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51|回复: 0

蔡慎坤:李克强要打造透明政府有多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4 13: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克强总理9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提出,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让政府政策透明,让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把人民群众的期待融入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强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软实力。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当下,这次会议传出的有关政府公开、透明、回应和公信等关键词,不仅是建设现代政府的核心概念,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所在。

  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会议认为,中央政治局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抓改进作风,必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

  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提出,“要统筹制定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公务接待、警卫、福利、休假等工作生活待遇标准,落实不赠送、不接受礼品的规定,切实解决违反规定和超标准享受待遇的各种问题”。此前,各级领导干部的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办公用房等,有哪些具体标准呢?梳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国管局等单位发布的文件,呈现出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变化过程。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中,对领导干部住房的称呼,还是宿舍,规定“一个高级干部的宿舍只能有一处,不得同时占用两处。调到外地工作时,应将原宿舍交回。家属不能随迁的,其宿舍另行安排”。

  取消分房制度、实施房改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2001年发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面积核定及未达标、超标处理办法》,确定了各职级领导干部的购房补贴标准(按建筑面积计算):科级以下60平方米;正副科级70平方米;副处级80平方米;正处级90平方米;副司局级105平方米;正司局级120平方米;正部级220平方米,副部级190平方米。

  早在2003年8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任何单位不得以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搞实物分房或房地产开发经营。2006年8月建设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严禁党政机关利用职权或其影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搞集资合作建房。

  不管中央怎样三令五申,中直机关和一些特权部门福利分房的趋势并没得到遏制。北京没有带好头,全国各地自然都是纷纷效仿,不仅央企国企大肆买楼盖楼,各大党政机关更是通过不同方式为自已盖豪宅。

  为何诸多禁令也遏制不了福利分房和集资造房?理由或许有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只有一条,党政机关权力太大央企国企余钱太多!北京市政府更是为对抗中央禁令大开方便之门,给这些特权部门提供特别服务,在北京房价飞涨的今天,这些特权部门可以低价获得住宅。

  据2010年第九期《炎黄春秋》披露:外交部团购的禧福汇国际公寓,地点位于双井桥东南。团购价:6000元/平方米,新房市场价:33000元/平方米。周边二手房价:30000元/平方米。而北京市发改委建委的所谓集资房,地点位于六里桥西局,均价4000元/平方米,市场价30000元/平方米。人民银行的集资房,地点位于宣武门康乐里,均价2000元/平方米,市场价50000元/平方米。

  外交部这个连三公经费都不公布的国家部委,去年在北京东四环外星河湾北侧圈了一大片土地,不声不响的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红色精装修豪宅,这类房产信息在网上根本就查不到,这一大片豪宅分给了什么人外界更是无法知道,如果连这些公开的腐败都不隐藏,隐藏的腐败又如何去监督查处?星河湾的房价如今已涨至每平方米9万元,外交部的官员只要分到一套,价值几何?

  去年,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规划局又批准一个所谓涉密的豪宅项目,为武警特警指挥学院在外交部公寓东侧盖数十万平米的经适房,这块土地原规划是层高9米,被北京市规划部门改至39米,由于挡住周边居民小区的视线和阳光,居民维权后,又将规划改至四幢33米高层和几幢低层别墅。所谓严谨的城市规划,在特权面前,如同儿戏!

  党政机关和军队乃至国企在住房问题上享受超国民待遇,不仅折损国家权威,更是公开带头腐败,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十分恶劣。所谓福利房集资房属于经济适用房,按理来说不能“变现”,也就是说不能上市交易,但由于有权享受福利房集资房的绝非等闲之辈,在房价飞涨的背景下,他们总有办法和能力让这些公房变成私房,这中间涉及了多少腐败,局外人简直无法想象。特权阶层长袖善舞,只要稍加“运动”,就能将福利房集资房“变现”为商品房,转手倒卖出去,每套房轻轻松松赚到几百万上千万。

  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在《经济参考报》发文指出:“在世界各国,公务员群体因政策保障而在当地工薪阶层中享受最好居住条件的,不论富国还是穷国,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不论历史还是现实,除了前苏联,一个例证都找不到。”他还说,“一些国家历史上在公务员住房问题上的不慎做法曾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以至政治危机,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众所周知,苏联解体与特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息息相关。此种教训值得汲取。

  福利分房现象得不到遏制,则房价就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各级政府就难以取信于民,社会矛盾就会日益加剧,最终将危及政权基础,因此中央要打造透明政府,必须让这些打着涉密幌子谋私利的信息曝光,遏制其发展蔓延,中共中央、国务院当务之急是清理整治党政机关和军队乃至国企这类特权部门的福利房集资房问题,再一级一级地予以整治严惩,否则打造透明政府只是一句空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4:10 , Processed in 0.1719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