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84|回复: 0

正解局:半年卖地赚了1000亿,杭州揭开一个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5 1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中国城市化走过高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趋缓,相应的支出减少,土地财政依赖症有机会迎来解决的契机。

  正解局出品

  2019年过半,盘点土地拍卖市场,怎一个火字了得。

  中国300座城市卖地收入逾2万亿,杭州更是揽金1423亿元,碾压北上广,高居榜首。

  杭州频频上演“卖地盛宴”,揭示了土地财政什么秘密?

  1. 冠绝全国的“卖地之王”

  2019年上半年,杭州的土地市场,只能用“火爆”二字来形容。

  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出让面积799万方,成交总价1423亿元,比排名第二的武汉多了近500亿元,堪称“卖地之王”。

  (2019年1-6月土地收入排行榜 来源:中指研究院)

  “卖地之王”的背后是“地王”。

  4月16日出让的望江单元地块,引发哄抢。开拍10分钟便溢价30%,最终经过55轮的激烈角逐,被以总价52亿元竞得,折合楼面价45325元/㎡,成为杭州第二贵宅地。

  (1-6月杭州出让土地成交面积TOP5)

  不过,与2018年相比,今年的杭州还是有点发挥失常。

  2018年,杭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土地出让金破2000亿元的城市,把北上广远远甩在身后。

  (201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TOP20)

  也正是在这一年,经过7个小时、336轮竞拍,杭州武林核心商圈百井坊地块卖出了107.3亿元的高价,楼面价达55285.39元/平方米,至今仍高居第一。

  (2018年杭州土地总价TOP10)

  杭州的称王之路,可以追溯到十年前。早在2009年,杭州就以1200亿元的土地出让金,荣登中国第一。

  (2013-2018年杭州土地成交情况一览)

  经过2014年前后的短暂下滑后,从2016年开始,杭州又再展雄风,逐年攀升,稳居第一宝座,宣告王者归来。

  2. 花钱,就得卖地

  无论是经济,还是房价,杭州都不是北上广的对手,为什么卖地收入能够拔得头筹?

  卖地,首先得有地。

  2001年,浙江省撤销萧山市和余杭市,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并入杭州。自此之后,杭州不断扩容,先后并入富阳、临安、建德、桐庐等周边县市,最终面积达到了1.6万平方公里。

  中国GDP排名前十的内地城市,暂且不提开了外挂的重庆,杭州面积仅次于北京,远超上海。

  面积大、土地多,这便是杭州的底气。

  杭州狂卖地的另一个原因很简单,缺钱。

  伴随着城市不断扩容,杭州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最近几年,杭州风头正健,重大活动不断,特别是G20和即将举办的亚运会,对杭州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亚运会来说,为了配合这场盛会,杭州城建犹如打了鸡血,仅第一批场馆及设施项目建设任务就有33个。

  (新闻报道)

  交通就更不用说了。一个萧山机场交通枢纽工程,总投资就有250亿元。再看地铁,亚运会前,杭州计划至少新开通9条地铁。一条地铁造价上百亿,简单计算一下,仅修建地铁,杭州就要花1000亿元。

  建场馆要钱,建机场要钱,建地铁也要钱,钱从哪里来?

  像亚运会这样的大活动,中央、省级财政都会支持,但大头还是要杭州自己解决。

  短时间内,只有卖地才能满足如此巨量的资金需求。

  所以说,财政支出倒逼财政收入,最终倒逼杭州卖地。搞懂这一点,你再看2013-2018年杭州土地成交情况一览,就会明白,为什么2015年杭州卖地收入不过609亿元,第二年就突然猛增至1641亿元。

  这是因为,2015年9月,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

  3. “卖地盛宴”背后的真相

  杭州“卖地盛宴”揭示了一个真相:土地的背后是钱。

  城市是服务的集合体。很多人之所以喜欢住在城市而非农村,是因为城市拥有比农村更加丰富的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

  城市提供这些服务,都需要大笔的钱。就拿地铁来说,不仅建设需要钱,运营也需要钱。以北京地铁为例,曾经长期实行2块钱票价,每年政府最多要补贴100亿元。

  (新闻报道)

  了解完支出,再看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四项收入,分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税收增长总是有限的。这时,属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土地出让金,就成为了地方政府另一个收入来源。

  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以此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增加了购房需求,也催热了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价格,提高了土地财政收入,最终形成了一个闭环。

  (土地财政闭环)

  从某种意义上,中国城市的发展,有一大部分是土地财政的功劳。

  4. 如何摆脱土地依赖症

  土地财政不可怕,可怕的是土地财政依赖症。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096亿元,同比增长25%,总额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从2015年起,土地出让金收入连续3年增长。

  (2014-2018年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变化)

  具体到城市,患上土地依赖症的,不止是杭州。从2015年2017年,中国60个主要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大多呈上升趋势。

  (2015-2017年主要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走势)

  土地依赖症的弊端,不需多言。今天要讨论的是,如何摆脱土地依赖症?

  正如上文所述,土地财政的本质是钱,要摆脱土地依赖症,就要解决钱的问题。

  钱之道,无外乎开源、节流。

  先看开源,不靠卖地,只能靠税收。然而,增加税收绝非一蹴而就,短时间无法弥补不卖地造成的百亿元级缺口。

  再看节流,城市要发展,硬件设施、软件服务都要花钱。越是有吸引力的城市,越需要完善城市服务,也就意味着更加依赖土地财政。吊诡的是,吸引力差的城市,税收往往也低,反过来也更加依赖土地财政。

  因此,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短时间看不到希望。

  不过,从长远看,当中国城市化走过高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趋缓,相应的支出减少,土地财政依赖症有机会迎来解决的契机。

  对我们个人而言,更为现实的启示是,要想生活在大城市,就要付出相应的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不能既希望房价低,又希望房子旁边有地铁。没有高房价及其背后的土地财政,哪来的地铁?

  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都在以各种方式为城市买单。

  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9:49 , Processed in 0.2034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