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拐点 —— 2019年世界五百强榜单解读(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越是喜事,越有人喜欢搞事情。想起主席的一首词: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是啊,嗡嗡叫的苍蝇,如何能够阻挡只争朝夕的中国人民的奋进步伐?那边厢,乡岗继续恶心事不断,这边却是喜报频传,近日世界五百强榜单发布。今年的榜单中,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从数量上看,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量变最终导致质变,财富中文网将这件事,称为“历史性的突破”。不管别人承认不承认,这是人类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百余年来,世界经济霸权不再是英美完全主导。以此成就,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贺礼,当可以告慰先烈。
这一张图,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一直到今年,中国大陆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数量变化。如果更直观一点看,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时间,中国上榜企业数量增加到3倍还多。以2001年加入WTO为起点,增长超过了10倍。根据历年榜单统计,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在2008年以35家与英国持平;2009年以43家超过英国、德国、法国;于2011年以69家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比较对应的事实是,中国经济规模于2010年超过日本)。
中国经济登顶世界第一,并不是什么悬念。甚至何时登顶,中国人已经不太在乎,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去做,科技短板要补齐、基础研究要跟上、文化自信要建立、一带一路要展开、军事强军如火如荼……保持进取,追求卓越,中国的发展不会受到任何天花板限制。
虽然国外对中国经济政策各种批判,各种经济学家依然装13对中国指指点点。但是历史有这么一条规则 —— 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该批判该反思的,是西方人,而不是中国人。
现在,我们来对着榜单一一分析。首先来看头部的企业,沃尔玛连续第六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中国石化位列第二,壳牌石油上升至第三位,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列第四、第五位,新上榜的巨型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则位居第六位。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前面的五名,中国占据了3名,美国只有一家零售企业在列。就算是石油行业,老牌的壳牌石油,以及新晋的沙特阿美,规模也比美国的石油公司大。前面六名,除了沃尔玛是做商业零售的,其他的都是石油和能源企业。这个世界,还是构建在传统的能源基础之上,而中国凭借世界最大规模的能源市场,能够成长出几家世界顶级巨头,这是很正常的。除了两桶油,中国电网的保障能力、科技水平、服务质量,放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在未来,构建更大范围的全球智能电网,中国电网公司,必将在资本、技术、服务方面,代表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能源在英语的单词里是Power,与力量、权力,同属于一个单词。在未来全球顶级Power座位上,中国人会牢牢占据前几排的位置。
沃尔玛名列世界第一,其实美国人固然可以骄傲,仔细想想,其实中国人也不必沮丧。因为沃尔玛的货源,大量都是来自于中国制造。你可以想成沃尔玛压榨中国厂商和劳动力,把中国的“世界工厂”当做打工仔;其实,反过来想,沃尔玛全球开店,把中国制造带到全球,沃尔玛的员工,何尝不是中国人民在全球推销商品的“打工仔”?至于利润,很多时候也要看就业和整体产业链。
沙特阿美这家公司,坐在石油财富之上,吃资源的饭,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某种“资源诅咒”。曾经有一个说法,阿拉伯人从上帝那里获得石油,最终需要鲜血来偿还,中东火药桶之地,这种财富没啥好评价的。
大众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分别代表了德国和日本的顶级企业。经济规模所限,两个国家的公共事业和能源企业、流通企业,都不可能出现世界顶级巨头。而资源、金融这一类的行业,德国和日本,也配不上玩国际版本,互联网这种中美垄断的行业更不必说了,所以最精华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都倾斜到了制造业之上,特别是在装备、材料和汽车几个领域,形成了很深厚的竞争力。
当然,日本和德国的汽车产业,在中国的竞争力也是相当强的。德国不必说,日本车虽然历经各种风波,市场占有率并不低。但是无论是德国和日本,都已经深度绑在了中国的经济体系中,这也意味着,在中国最大的这个市场体系里,无论是德国和日本,必须拿出和中国良好合作的态势来。千万不要学美国搞事情,否则进了“不可靠名单”,那可是灭顶之灾。
对比丰田和大众,美国的汽车产业,实在是衰败得惨不忍睹。通用汽车,几乎在中美两大市场,都有主场之利。在中国,有上汽通用和柳州上汽通用五菱两家能力极强的合资企业,都是中国一流的水准,通用在美国也是百年老字号。从营业状况看,通用新车推出乏力竞争力不足(连三缸车都在推,真作死!),品牌地位也拉不上去(凯迪拉克远远干不过奔驰奥迪)。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也是节节败退,质量问题不少,新车推出乏力,克莱斯勒更是找不着北,连存在感都找到不易。
福特汽车排名30,通用汽车排名32,而日本的本田汽车,排名34(日本另外两家汽车巨头是丰田和日产)。也就是堂堂美帝的汽车巨头,已经沦落到日本第二、第三左右的水平。—— 回头我会分析一下西方人的性格中,缺少屡败屡战的韧劲,这体现在竞争失利以后,很难东山再起。
这是201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两家美国通用系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尤其是主打中低端的上汽通用五菱。日本本田两家合资企业还在上升,此消彼长之下,很可能在2020年世界五百强榜单上,本田汽车会超越通用和福特。
美国波音公司,从去年的64位滑到68位,表面看问题不严重。但是因为2019年的财富500强,使用的数据是2018年的营业额。到了2020年,很显然波音的名次,至少滑落50名毫无压力。排名一百位之后,估计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2018年的业绩是亏损。销售额从41名滑到了48名,也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通用电气的飞机发动机,最大客户是波音。波音今年的安全问题,肯定会连带着波及到通用电气。
从美国最强悍的几家制造业企业来看,美国的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型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是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之前我在知识星球也写过,美国制造业的问题,不仅是波音一家,其他大公司问题也不少。—— 呈现出一种系统性的坍塌现象。
中国的华为公司,今年世界五百强排名上升到了61名,很巧合的是前一名的微软公司。华为一直以IBM为老师,早年的很多管理规范,也是来自于IBM的传授(当然也是巨额资金投入)。中国古语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政,如是而已。”华为公司即使面临美国制裁,据报道2019年上半年业绩仍然成长30%以上,可见其实力之雄厚。而美国的IT行业的元老级公司IBM,2019年继续在世界五百强榜单大幅度后退,从去年92位滑落到了114位,已经远远逊色于微软、谷歌、苹果等后辈企业。
华为公司最近又上了热点,2019年华为给8位新入职的博士,开出了最高超过200万人民币的年薪,加上深圳当地的高级人才所得税减免政策,这实际上给中国的顶级人才待遇,树立了一个不错的样板。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科研、生产、开发一线,而非金融和律师等等行当,这是正确的引导之道,也是避免美国“去工业化”悲剧。
在这个系列文章的中篇,我将会探讨一下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因为在中国的周边,聚集了接近世界一半的人口,还有一半左右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地缘政治意义。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