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95|回复: 0

卡夫卡:供应链金融,盲目去做就是玩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2 1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承兴国际的雷还没理清,新一个雷又来了。

  7月10日,中原证券资管2.4个亿爆雷,资管产品投资的底层资产是福建省闽兴医药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应收账款,闽兴医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夏薛雯提供责任保证担保。

  实际上,这2.4亿的资管产品,今年四五月临近到期,对方表示有流动性问题,随后双方磋商解决问题,期间闽兴医药实际控制人夏薛雯失去联系,不知所踪!

  眼看是在掩盖不住了,中原董事长亲自到河南省公安厅报案,结果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闽兴医药的董事长早已经被福州公安局刑事拘留。

  闽兴案牵扯进来的除了中原证券以外,还有国联信托、兴业信托、华融信托、华药保理、日立保理等多家金融机构。闽兴医药作为担保方的应收账款转让交易合计超过8笔(其中1笔已注销),应收账款合计规模高达22.68亿元。

  我朋友圈里一位长安信托的同行发文嘚瑟自己如何躲过这一劫,原因是,他认为无法确认医院经办人员盖的章到底是真还是假,既然没办法判断,不如就放弃算了。

  所以,对于这种供应链的诈骗,要说它手段高超,其实也不见得,比如闽兴医药,一定不敢找福建本地势力雄厚的兴业证券或者兴业信托来做,很简单,本地人找个熟人到医院里找财务部门一核实,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或者要求财务负责人和医院法人代表来当面签字盖章,这戏就唱不下去了。

  看看涉案的几家金融机构,都有一个特征,外地金融机构,每一家的额度都不会太大,在前几年,供应链金融非常时髦的时候,2-4个亿属于常规业务,做项目搞风控的很容易遇到生瓜蛋子,一碰一个准,如果里面在加上一点金钱和感情的润滑,简直无往而不利。

  这跟我们承兴国际的罗静女士,怼死一家诺亚财富那是两个套路,但这种对市场的伤害无疑更大,无差别暴击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家金融机构中奖。谁能保证闽兴医药这样的萝卜章玩家只有一家?

  2017年有一波轰轰烈烈的供应链金融运动,参与到里面的资金到底有多少?

  据说到2020年,供应链金融的规模能超过14万亿,这个数字从哪里来,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看文章的朋友们对2012年的上海钢贸爆雷事件有没有印象,实际上,上海的钢贸是比较集中,某股份制银行非常有创意的搞了个五户联保,建材市场内部又有所谓的市场担保,各种保证措施看的你眼花缭乱。最后案发一看,仓单都是假的,五户联保里,五个穷鬼勾结起来一起骗银行的钱,最后没办法偿还。

  所谓的钢材市场扛把子,控制着商户,其实就是大家里外勾结把钱从银行骗走,再指望干点别的赚快钱。银行放款喜欢看仓单质押,但做着做着,慢慢就给人看出门到来了,仓单全部都跟你一单多抵,到处质押,萝卜章自己给自己增信。

  2012年8月份的“中铁物流事件”导致全面危机爆发。2012年中旬,某公司去上海宝杨仓库提货,被仓库人员以各种理由拖延不放,引起该公司警觉,随后要求提走名下所有货物。仓库人员无法阻拦,便采取坐在货上,将卡车开到门口堵住大门等过激行为阻挠提货。此后,中国铁物几大子公司甚至同时在各地仓库展开抢货大战,自己公司同自己公司抢。“他们几个不同的一级子公司,都被同一个骗子骗了,抢货是为了挽回损失。”

  这一下子就让金融机构都慌了,原来的仓当抵押全部都是空,家家逼债,个个搞清收,一场钢贸危机就此爆发,一直烧到源头,坑死了不少钢铁厂,真是悲剧。

  实际上,钢贸那一套就是一种模式非常成熟的供应链金融。但金融机构跟客户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只要有心人利用一下,很容易就能团伙骗贷,一旦大家看到骗贷如此容易,焉有不成群结队骗去的道理?

  还有非常著名的2014年青岛港铜贸易事件,一度导致国内大宗贸易融资陷入停滞状态。

  世界上的骗局,兜来兜去又是一个循环,做假的仓单和做假的应收账款有什么区别呢?不同的是,仓单给你提供了,好歹还能带你去看看仓库,而那些所谓的应收账款,有的你都看不到其中到底有啥在周转,所谓的风控和尽责调查,最后都是走个过场,看看融资方给你看的那些盖了萝卜章的凭证。

  要是闽兴医药们运气大好,套出来的钱刚好干点什么赚了大钱,那么恭喜各位金融圈的朋友,你们要解套了,但好彩不好遇到了2018年去杠杆,叠加中美贸易战,导致投机生意很难做,股市跌成渣渣,楼市流动性变差。

  这里我想承兴国际的钱,很可能有一大部分拿去在资本市场玩耍,最后打了水漂,至于闽兴医药干嘛去了,那我真不知道。

  其实,供应链金融是个非常考验管理能力的项目,我以为只有像京东、阿里这种大平台可以做,因为人家管着你的库存,有大数据支持,有存货担保,你的应收账款在人家手上,或者存货在人家仓库,人家大数据一算,就知道你的货能卖多少钱,多久能卖掉,你还不了钱,好吧,立刻放网站首页特卖,分分钟变现,这个坏账率就很低了。

  还有一种,比如上汽集团这种大厂商,他有上下游无数的供应商,你在他那里有应收账款,到人家自己办的财务公司里面去申请贷款,这都是很靠谱的。

  至于社会资金跑去掺和那些复杂的供应链金融,我怕是你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没有监管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你自问你自己要是摸到一大笔钱会不会一冲动跑去干了不该干的事,那么你有怎么敢去保证,那些用供应链金融做贷款的商家一定会把钱拿去干正事呢?如果这个钱来的这么快,又没有监管,你怎么能保证人家不起贪念,来伪造一下底层的抵押凭据呢?

  实际上,我们所有喜欢掺和这种事情的资管计划、信托计划都没有足够的控制能力,那么从概率上讲,出事的概率要比不出事的概率大。

  这几天股市弱的一比,其实跟经常性的供应链金融爆雷关系很大,可能小韭菜还没有特别敏感,但大资金肯定会联想,认为大金融和所谓的供应链企业里还会有一波雷要爆,那么换了你是操盘手,你会怎么干,肯定先跑再说啦!

  金融的根本是风险控制,而不是回报率,本身供应链金融的形式就注定不肯能做成高回报的产品,那么在风控又存在着设计上的缺失,你把希望寄托在融资方的良心和自律上,我告诉你,这就是在玩火。

  接下来又是宽货币,紧信用的时间了,这些雷还会慢慢接着爆出来的,所以LIBOR走低了以后,资金一样继续怂,谁知道哪天踩到天雷滚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0 00:26 , Processed in 0.0937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