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77|回复: 0

易瑞祥:北极之争,必有一战?——新地群岛和它背后的传奇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30 16: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丽的新地群岛,位于北极圈内。它北靠北冰洋,西临巴伦支海,南面和东面被喀拉海所环绕。符利新根海岬是欧洲的门户,与新地群岛隔海守望。这里有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岛上绿草茵茵,花儿盛开。海狮、海象、马鹿,北极熊戏水打闹或奔跑觅食。自十一世纪以来,聶聶茨人和北冰洋沿岸的人在这里捕鱼狩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沙俄时代,他们被蔑称为“自寻食物”的人。他们不讲俄语,都操萨摩迪语。生活很平静,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后来一切都被打破,这里发生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

  惊天一爆,举世震惊

  二战后的1945年,苏联要搞一个舰船制造十年规划。原子弹的出现,苏联很自然地想把核武器用于未来的海上军事斗争中。但原子弹的空前破坏力是否能用于军用船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库茨涅佐夫元帅置争论于不顾,向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递呈了关于舰船制造的新计划。与此同时,苏联原子能中心第十一局局长杜霍夫也递交了鱼雷作战单位的方案。

  苏共中央批准了他们的报告,并于1945年9月17日作出了组建新地群岛核试验场的决定。新地群岛由南北两个主岛和一些小岛屿组成。根据试验需要,新地群岛划分为ABC三个试验区。1955年--1962年,在A区海域进行了多次水面和水下核试验。1964年--1990年在南岛B区的矿道里进行了数次地下核试验。1957--1962年在C区进行了空降式空投试验。

  1961年10月30日,苏联在新地群岛进行了代号为602,非官方名称为“沙皇炸弹”的氢弹试验。一架改装了的图-95重型战略轰炸机从10500米高空空降式投下了这颗氢弹,在3700-4200米空中发生爆炸;氢弹的威力为5800万顿TNT;核蘑菇云升到了67公里高度,爆炸半径达20谷里,几百公里外能目测到蘑菇云状,1000公里外能看到爆炸光,冲击波可绕地球三圈,比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威力大过了3000倍;电磁辐射40-50每分钟,距试验场数百公里的无线电联络被中断;放射性污染为每小时1毫伦琴。

  这颗氢弹是在时任苏共总书记、国防委员会主席赫鲁哓夫领导下,由萨哈罗夫为首的物理学家团队全程参与下研制成功的。这成功一爆,足足挽回了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懦夫耻辱”的面子。这惊天一爆,也使新地群岛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苏联70%的核试验都是在这里进行的。位于前苏联哈萨克斯坦的地区的塞米巴拉金斯克也进行过多次核试验。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中亚各国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现称塞梅)签署了《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该实验场被永久关闭。苏联还有一个名为卡普金斯·雅尔的导弹试验场,这里进行过10次高空和太空核试验。1954年10月,位于奥梁布尔克斯基的火炮试验场举行了核条件下全军兵种的唯一一次联合军演。

  苏联氢弹成功爆炸后,美英两国被震慑。经过多年的谈判,1963年8月5日,美英苏三方在莫斯科签署了《禁止在太空、水下和地球表面进行核试验的条约》。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第50次会议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俄罗斯从那以后,俄罗斯单方面暂停核试验。

  狼烟又起,意欲为何?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新地群岛这一名字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近年来被媒体炒得很热。也就在前不久,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局长罗伯特·阿什利少将在多伦多裁军与军控论坛上指责俄罗斯在新地群岛进行超“零标准”的核试验。此人话音刚落地,美国国会便马上随声附和,指控俄罗斯正“系统地”破坏军控承诺。对于美方的发难,俄驻维也纳裁军和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反唇相讥,说这些责难是“龌龊的举动”。俄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认为,美国人这种贼喊捉贼的伎俩是历届美国政客与生俱来的作派。他还指出,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遭到国际社会一致谴责,现在又误导社会舆论,将矛头指向俄罗斯。双方隔空怒怼,焦点又集中到《中导条约》上。坊间普遍认为,《中导条约》就像两个心怀鬼胎的男女走到一起,领到了一紙空文的结婚证书后,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又要分道扬镳。它像一条绳索,既绑住自己手脚,也捆住了对手。世界舆论像唐僧,不时念叨紧箍咒,令他们双方头痛不安。

  美国人生产的中短程导弹够不到欧亚两大洲,放在核武库里既不安全,又要维护保养,把它们部署在俄罗斯家门口的欧洲国家,一方面帮了北约小兄弟,又节省维护费用,何乐而不为。克里米亚危机出现后,美方动作频频,接连出招。不断地在波罗的海、黑海和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举行联合军演。俄罗斯也出手反制,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导弹,强化对空防御系统,进行多兵种演习,俄罗斯的中短程导弹5分钟内就可抵达任何一个北约成员国的领土。有几条疯狗在家门口狂吠挑衅,还不允许主人有一根结实的打狗棍吗?特朗普退群了,可以解开束缚手脚的绳索,也不用害怕紧箍咒,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美国退群以后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和制造超声速全球性精准打击武器,同时也还可以优化传统的机载、潜射、舰载巡航导弹。而莫斯科则侧重研发各种新物理原理的核武系统,更主要的是,俄罗斯50-70%核武器生产于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需要检查测试和更新。俄罗斯之所以在新地群岛进行亚临界(小当量)爆炸试验,是因为这些核弹药、核弹头、核运臷工具的有效期限制。特别是易挥发性液体燃料的装备,按联合生产委员会的规定,有效期在32-35年。测试这些老化陈旧的武器,必须进行小当量的试验:即从弹头里取出少量分裂物质并将其置于专门的测试台上,用特别的方法对铀和钚进行浓缩,然后根据获得的数据对核弹头标本的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知道这些装备性能的可靠性。亚零界不在禁止之列,没有放射性物质外泄。因此,从物理学和法律层面上讲,类似这样的试验不属于核试范畴。还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试验可通过电脑,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演算,可以获得和实弹试验一样的结果。目前,俄罗斯、美国和中国都掌握了这种技术。

  站在公正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当年美苏两国签订的《中导条约》,对两国核军备竞赛有降温作用,对推动全球核裁军和降低欧洲核危险都有积极意义。条约签订后,美国弃用了《战斧》等系列陆基巡航导弹864枚,俄罗斯报废了“少先队”“速度”“眼睛”、P-12、P14等系列陆基廵航导弹1864枚。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积极推动的有关《防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倡议》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拥护。国际社会也在积极呼吁,重新制定《关于禁止核扩散和全面放弃使用核武器的新条约》。美国对这一新条约持审慎态度,并将投入2000多亿资金用于新型核武器的开发。

  北极之争,必有一战?

  俄罗斯在新地群岛进行的小当量试验,本来就是小事一桩,而美国情报高官和国会拿这些小事大作文章,借题发挥,对俄罗斯发难,其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战略企图和深藏不露的算计。前苏联在北极新地群岛建立了核试验场,修建了拉卡切沃军民两用机场,部署了在极端严寒条件下仍能工作的对空防御系统;并将俄罗斯北方军区数批次米格-31截击机转场至拉卡切沃机场。如今的北极村,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军官俱乐部、战士之家、军医院、学校、幼儿园等等。俄罗斯在北极的成就和军事存在远胜于美国。美国人看在眼里,“嫉”在心里,心生恨意,寝食难安。美国防预算委员会出台了一份官方报告,声称,“加强在北极的军事存在是必要的”“为捍卫美国在北冰洋辽阔水域的利益,美国过去和现在都应该在该地区釆取必要的军事手段”。美国官方的这番表述,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美国的战略意图就是要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为今后的北极开发打下坚实的地桩。更何况北极领土归属未定,美国决不可能放弃这杯甜羹。

  新地群岛锰矿和银矿丰富,蕴含有铟、钇、镱和铌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尤其是北极和北冰洋水域地下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不可估量。俄罗斯对北极地区的经济开发已在规划和运作中: 修建新地群岛港口,把未来这里开釆的石油和从西西伯利亚的石油转运至新港口销往世界各地。建设液化气工厂,直接由新地港口装船海运比铺设天然气管道经济省力。

  全球变暖,北冰洋的暖流回旋至大西洋直达遥远的东方,为商船的整年航行提供了气象和水文的支持,未来这里是通往世界各个角落的经济快速的黄金水道。未来的北极之争将更趋激烈,不信,可拭目以待。

  结束语

  本文在撰写的时候,正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并参加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峰会。习主席在多次重大场合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局势,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赢得了世界,鼓舞了民心。在谈到核裁军问题时,习主席重申了中国政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的三原则。这是东方大国杰出领袖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是十三亿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心声,是对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善待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20:42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