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56|回复: 0

曾子辉:谈改革,论社会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30 07: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围绕改开以来,重大的经济改革。和最近的学术界论(李克强经济学)应对当今的地方债务隐藏危机;贸易壁垒增加;热钱出逃;银行钱荒等一系列措施。与古今中外治国之术作为简单参照,好让大众也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如以道莅天下,刑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不然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则不知防乱之术。

  中国的计划经济改革实质上是,劫贫济富式特权改革。公有制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其性质就是强制垄断主要生产资料。这样一来就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埋下畸形伏笔。人类只有追求效率的平衡和公平正义的发展才是社会永恒的发展。

  且看美国,民主党偏向底层,共和党偏向富人。他们轮替治国,其中的奥秘在于自然主义之道的相互依存。就是富人和底层,每发展到一定程度,于一个相应的思想集团来作为杠杆调节。

  古贤人商鞅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从六个方面概括,首先就是1: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实行军功爵制;2:禁止私斗;3:重农抑商,大力发展耕织;4: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5统一量度;6废除分封,实行县制。(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商鞅说:“宗室贵族不能享受特权。”又说“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军队才有充足的粮草。”这就是当时最公正的改革——富民才至于强国。秦孝公则是任用商鞅,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强盛的秦国挤身于七国之列,更是称雄天下140多年后统一六国。成功的例子还有,北魏孝文帝就有为改革,避免强大保守势力阻挠其中原因而迁都。王安石与光绪帝则都是受保守势力为首的太后阻挠改革失败。

  根据俺对中国两千多年统治者各方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按照哲学理论上的(依赖关系论)可以论断——改革者是否为公正而改革。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只有依赖于公正的改革才得以生存的更好。秦孝公只有依赖公正的改革才不会被其它六国排挤。北魏孝文帝与秦孝公大同小异。反之则是(威胁关联论),只要改革成功,保守势力的利益受到威胁,就会想尽办法阻挠改革。成功于否还得衡量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势力大小。

  是否有公正的改革?别听那些跳梁小丑撒谎骗人,看他们是否依赖人民,或者谁对他们有威胁就一目了然。2009年的4万亿刺激经济,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坐拥廉价贷款。当抬头仰望你会发现不计其数的高楼大厦无人居住——就是产能过剩。私营小企望穿秋水,也只能坐以待毙。稍有路径也给你冠以非法融资,先收监你再将你财产充公。

  忠告:要想犬贵公平正义的改革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希望就是民众的觉醒,等待着他们改革的无法再改了,受到来自底层威胁,我们的社会才有可能转型得以良性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06:17 , Processed in 0.078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