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66|回复: 1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5月18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2 14: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方反制措施落地,美股应声重挫,纳指创年内单日最大跌幅

  【北京消息】昨天晚间,中方重磅反制措施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决定,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受此消息影响,隔夜美股市场应声大跌。美股三大股指收盘重挫,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600点,纳斯达克指数收跌近3.5%创下了年内最大的单日跌幅。

  欧洲股市方面同样受到了美国经济问题和国际关系紧张化等因素的影响。德国DAX30指数下跌1.52%,;法国CAC40指数下跌1.22%;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55%。另外,受到避险情绪高涨的因素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4.40美元/盎司,涨幅1.1%,收于1301.80美元/盎司。

  记者查阅清单发现,对美征税的四个档位中,各类商品均有所涉及,但比重不同。5%的主要集中在化工、仪器类,10%和20%少量涉及食品类,而最高25%的征税档位中,农产品、食品占比较大。考虑到替代性较低,目前5%档位征税税率并未上调。

  记者注意到,此次中方在发布反制清单的同时,还发布公告试行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其中提到,从事相关商品进口、生产或使用的在华企业或行业协会,如寻求商品替代来源面临困难,或加征关税对其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害及对行业造成重大负面结构性影响等;可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申请不再加征我反制措施所加征的关税。

  ●美国加征关税中有一部分搞了“关税豁免”

  【时事漫谈】我们知道,有关加征关税是否对等的问题,之前也有类似的讨论。2018年7月11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的措施,后来在2018年10月又改成了“分段加税”,2000亿美元变成1000亿美元,另一部分放在2018年12月之后执行。

  而对此,中方采取的反制措施是立刻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当时为什么中国也是不对等征收?就是因为美国国会早在9月就提前弄了一个法案,法案规定:被贸易战影响的从中国进口的美国企业可以有90天的时间向美国政府申请有效期为1年的“关税豁免”。今天这条新闻当中,中国的“豁免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这儿“对比”而来的。

  为什么美国当时对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10%加税(2000亿美元玩“分段加税”),而中国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税,有人当时就喊“不对等啊”!其实,不是那样的。当时美国在宣布加税的时候、在当年9月时,就提前在国会通过了一个法案,就是美国的进口商,认为有些中国商品是不可替代的时候,可以要求豁免,美国政府就就把它删掉。所以说,当时号称1000亿美元,经过这样的豁免、删除之后,实际上没那么多,所以,中国也就针对600亿美元就足以对等加税,而且加征税率10%、5%不一。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以后,今天很多问题都回答了。

  ●美国的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正式生效时间是6月1日

  当时,美国引进豁免机制的意思是什么呢?显然,有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美国一宣布清单,中国马上就说必将做出对等的反应,但这次并没有象以往那样“立刻宣布反制措施”,对此,有些人要么是认识问题,要么是立场问题,就开始鼓噪起来了:中国吃了亏,美国人好强硬。

  但是,果真是这么回事吗?中国人说话算数的,这不,中国的反制措施已经出来了。大家注意到没?就在中国的反制措施出来之前,东方评论员就在反复强调,美国的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出来后,从细节去看,本质上,还没有正式生效,其正式生效时间其实是6月1日。而这次中国国务院的公告中说得非常清楚,中国相应的反制措施恰恰是6月1日零时生效,这是直接对应了我们所说的“美国这次加税正式生效的时间”,这样,东方评论员所强调的上述内容已经得到了侧证。

  ●几十小时之后,中国反制措施的时机选的非常好,而且一击必中

  另外,至于美国为什么将正式生效的时间挪到6月1日?因为,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它不愿意、甚至害怕马上摊牌,如果美国是立刻正式生效,它害怕中国的反制也会马上出来且立刻生效,这样一来,中美贸易战争就会立刻全面升级,这样一来,美国的股市就不是5月9日(注:美国时间)宣布、但经过了一个5有10日、直到5月13日才开始跌了。

  所以东方评论员说过,这一次,中国对美国的股市在第一时间并没有采取直接冲击的方式,而是做了“另样处理”,什么叫另样处理?那就是:中国在等待时机。中国不是不反应,是等待时机做出最准确的反应。

  当时美国宣布的时候差不多是周末了(5月9日,星期四),因为邪恶势力做事是没有底线的,有任何选择项,有不要脸、甚至是极不要脸的优势,而且还可以预先准备,从而选择什么时机最合适,可谓都准备好了。

  因此,这一次,中国的应对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会完全按照美国的套路去做。美国准备好了,宣布加税,预期之一,且是可能性很大的,就是中国会立刻反制,也做好了准备“托市”,但是中国5月10日没反应,只说了“必将做出反应”,美国股市当天(也就是美国宣布加税的第二天、也就是周五)不仅没有下跌,反而有所反弹。然而,中国什么时候反应呢?猜去吧,当然,起码不是在20天之后。

  结果中国是在13号(周一)宣布了消息,而且还是在13号下午晚段非常贴近美国股市开市的时候。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宣布?在美国刚开市的时候当然能打一个措手不及,但是那时候的“措手不及”是一种自然反应。要是在美国开门之前、提前几个小时宣布,同样可以从另一层面去打它个“措手不及”,因为,美国市场会在得到消息的几个小时里、充分酝酿一个问题:之前,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也发生了什么事,未来,还会发生什么事?。

  而经过这种弹性的叠加,会极大地冲击、甚至抵消美国“已经准备好的托市手段”,因为,这几个小时时间,恰是美国社会“赶去上班”的时间段,上班途中,什么样的想法、甚至情绪都会有,这样,美国“已经准备好的托市手段”要顶住“市场各种想法”也就更加困难。而其中的一种想法最朴素、从而也最本质的想法恐怕就是:在美国9日宣布5月10日正式加税,但又实际要到6月1日才能正式执行,而中国政府宣布加的“对等反击”的正式生效时间就是“6月1日”,这样一来,市场的许多投资者在“上班途中”就已经想明白从而有了初步判断,那就是:除非在5月9日“率先加税”但又“弄在6月1日才正式生效”、从而明显体现出“害怕立刻摊牌”这一心理的美国政府自己先做让步,否则,在中国政府“正式公告、反击”开始、到6月1日期间,除非美国金融当局调动、且持续调大量的、美国本已捉襟见肘的资源去极力托市,否则,自2018年底、从21712点反弹至今、差不多触及2018年10月历史高点、从而早已有必要调整、且似乎也正在走“技术性调整”的美国股市,将在其自身的庞大重力、及随时可能出现的中国之金融攻击手段之下,从“技术性调整”直接切换到“高台跳水”的频道。

  也正是如此,这次反击的时间,中国选的非常之好,而且一击就中,让美国的股市当天大跌。

  ●中国从“话语上”和“行动上”的反制措施

  我们说了,美国9日宣布5月10日正式加税,但是把实际执行的时间拉到6月1日,这就是说美国说“加”其实还是想“谈”,“加”只是想给中国施加压力、制造筹码,更是在刻意制造“贸易战、我才是强势一方”的假象。

  而“加”的其它意图,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明确给出。这里不再重复,有不清楚的,可以参考之前的内容。

  另外,过去以来的几天,我们注意到几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中国国内很多媒体也发表了相关的评论,这说明大家都看出来了,美国之所以在那里叫嚣、一大意图就是“自己给自己打气”,美国将时间拉到了6月1号才正式执行,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心虚”,这其实就是“深夜过坟地,自己吹口哨壮胆”。

  第二个细节,就是《新闻联播》里面有段“国际锐评”,它引用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话说的非常有气势,态度之硬是极不寻常的,所谓“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通过这两个细节,真正深入这个事情的人是看得出来的:美国还是想谈的,中国一步把事情封死,也不利于后面问题的解决。

  所以新闻联播里面引用了一篇文章,而不是中国官方的正式态度,但这篇文章又非常细微的体现了中国的一个态度:

  第一,打贸易战,谁都不愿意打。

  第二,如果美国真要打,那就奉陪到底。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两个细节非常深刻的体现了“这个态度“所内嵌的辩证关系。当然,这是话语上的。

  具体到行动上,就是引进了所谓的“豁免机制”。意思是:中国也预期到美国不敢打,不敢全面摊牌,那么,到时候美国还是会在所谓“豁免机制”上去想办法、下台阶。

  而为了更好地对美国施压,那么,在“如果美国真要打,那就奉陪到底”的层面上,中国也不妨搞一个“豁免机制”出来,也就是说:未来,美国删一条、中国就删一条。美国豁免100亿,中国也豁免100亿。从而在决心与能力上,用“奉陪到底”的气势,将美国压得死死的,不让它有丝毫侥幸之心。

  因此,至于有种观点说什么600亿美元、关税分25%、10%等多种,这和对方加税规模不对等,这种话、大家听听就算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是不专业的说法。我们说过,税率不同是因为贸易战以来,美国一直在1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上、执行着豁免机制,而且金额非常巨大。而美国之所以豁免,就是因为从中国进口的很多产品它无法替代,那么、过去这一年之内,尽管没有全面升级,但几轮贸易战打下来,美国就有替代的吗?一样没有能力替代。所以除非美国想全面的升级贸易战争,全面的摊牌,彼此、互相不做生意了,否则,美国恐怕还是要搞豁免。所以,这次,中国也引入“豁免机制”,这也是想告诉方方面面:“我知道你美国人想干什么,你不就是想玩这一套吗?我也告诉你,你怎么玩我就怎么玩,且还要变着法玩得更好”。所以“球”还在美国身上,要么全部升级,要么玩这些花样,怎么都行,中国奉陪到底就是!

  ●不用去算中美各自承担多少关税的“小账”

  还有个事情,跟大家讲清楚以后就都知道了,有些话就听听而已,不要去算什么“小账”,什么中国承担多少,美国承担多少,这个没意义。关税,说白了,只要中国的产品卖给你美国,只要中国企业不降价,且你没有替代的话,那么,任何加的关税都是美国自己承担的。有替代的话是另外一回事,有替代的话中国损失的是市场,价格高了大不了不去了。所以引入豁免机制真正的着力点,一个是指出了美国的意图,第二个是提醒美国之外的其它国家的企业,可以趁机、一点点挤占美国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让那些还在中国有市场的制造业或服务业的美国企业感到心惊肉跳,因为市场一旦失去了,再很难抢回来。显然,这对“欧美日(经济)”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三边撕裂”。

  这就意味着,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持续打下去,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有替代的东西的话,到最后,该美国产品在中国就彻底失去市场了。当然中国也是如此,只要美国有替代的东西,该中国产品在美国也不会有市场。比如说华为手机,美国有替代华为手机的产品,不用买中国产品也可以活得很好,所以美国敢封杀华为。

  华为也说了,大不了不去了,放弃美国市场,华为也活得很好。因为中国是华为的最大市场,其次是欧盟、再就是其它国家,因此,问题的主权与否,在于后来、在于后来谁的产品更有发展空间。

  而在这个问题,由于华为手上拿着“5G”,是世界5G技术的领导者,美国怎么办?苹果个手机以后用不用“5G”?难道就永远停在“4G”的层面?所以这种贸易战打下去、美国必败无疑。

  这一点,其实从中国公告“加税”的方法,时间、税制,引入的豁免制等等细节,都已经体现得非常清楚。特别是“豁免”的引入,其实是准备在未来“试行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的步步排除工作”的“试行”,就是把美国的产品一个个都赶出去,第一,为中国相应的产品腾出空间与市场,比如,苹果手机,芯片,甚至美国所谓的大片,直到包括数据库、操作系统等美国输华高价值产品,第二,就是让西方内部去撕裂,比如美国有些产品,欧盟也有,日本也有,让欧日的相应商品来挤占美国产品的中国市场,比如,传统汽车,显然,这也从“三边撕裂”的层面,策略性拉高了西方的协调难度。因为肚子最诚实。有意思的是,美国政府也在汽车上,与欧盟、日本较着劲呢。这反过来说明,中国在这个层面,的确有着力点。

  通过上面的讨论,东方时事解读其实是想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这个反制措施宣布之后、已经基本上可以肯定,只要美国不想找死,又无法再20天内解决伊朗、特别是俄罗斯问题,从东方时事解读的角度去看,那么,美国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让步,至于怎么让步?怎么找脸面?那是美国人自己要想辙的事。我们,只须拭目以待就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编】今天关于伊朗方面的动态有很多,首先是伊朗外长出访日本,日本首相对目前的中东局势表示担忧,有的网友问,伊朗现在为什么要去访问日本?是不是有点“有病乱投医”?请东方简单点评一下。

  ●中美贸易战交火后,伊朗和日本的心思都活络起来

  【时事漫谈】伊朗外长访问日本,是有一个背景的。大家知道,现在美国在跟中国打贸易战,有意无意间,均已经把6月1日定为一个节点,由于美国的农产品和汽车可能在与中国的交锋中失去中国市场而受到重创,现在美国暂时没有去找欧洲市场,而是想迫使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和汽车市场,某种程度上想要找补一些。

  我们知道,传统上日本对于自己农产品市场保护是非常厉害的,这与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有关,我们这里不多评论。

  另外,汽车是日本真正的支柱产业。再加上日本要做所谓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经济上要依靠中国预留一条生路。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国想要撬开日本市场,就比较难。在中美贸易战已经开打的情况下,日本的角色就比较微妙。现在日本经济背靠中国经济玩最后一次战略投机,自觉可以跟美国讨价还价,以抵抗一阵子了。

  这个时候伊朗外长去日本访问,大家第一反应这是“与虎谋皮”,当然,也可以这么看。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伊朗现在也没太多好办法。伊朗这时候到日本,就是看到了其中的微妙性 ,到日本去碰碰运气。就是说伊朗把自己当做筹码、送给正与美国讨价还价的日本,日本拿到这个筹码,就可以用来跟美国抵挡一阵,不让美国敲开农产品和汽车市场。日本可以认为,现在后面还有中国顶着,美国现在不敢把我怎么样。所以伊朗也好,日本也好(注:其实,还有个韩国)他们现在的小心思就是这么活络,所以美国现在在贸易战上跟中国接上火以后,自己的头非常大。

  另外,大家从昨天到今天接二连三的消息都看得出来,在贸易谈判问题上,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美国财长在国会讲话,放风要到尽快至中国来访问,就是因为美国现在没有资格跟中国全面摊牌,摊牌就是找死。

  美国财长跟华尔街走得近一些,而美国经济现在主要就是靠华尔街,所以美国财长是知道其中利害的。现在波音已经成了一个破波音,苹果已经成了一个烂苹果,唯一还剩下的就是一个芯片产业外加软件业。

  昨天晚上,虽然美国护盘力度非常大,但是跟中国打贸易战相关的芯片产业跌得非常厉害,领跌大盘,这就说明美国在跟中国打贸易战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顾不上了。

  所以别看日本是美国的一条走狗,他这时候也敢冲着它的主子露露牙齿,那么伊朗看准这个机会,就把自己送上去,让日本用一下自己做筹码,不管怎么说,日本现在还买自己的石油,虽然说美国可以让日本随时停止进口伊朗原油,但目前阶段还顾不上这些。

  其实,实际上伊朗也不会对这个有多大指望,像日本,韩国,印度这些国家虽然都进口伊朗原油,但只要美国一声令下,他们都会马上停止进口。

  所以伊朗在这个问题上它只是去试一把,也没作多大指望,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到中国。至于伊朗随后是不是要到中国来,怎么来,我们目前也没有太多的消息,大家可以密切注意。

  伊朗外长到日本这个问题上,大家不能简单地看,伊朗这个民族还是有一定的智慧,也不能太过小看。但是形势走到今天,伊朗角色定位,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伊朗的决策是出了一些问题的。伊朗原来也有问题,但是它作为一个中等的地区性的国家,对他要求也不能太多。就是说,伊朗和俄罗斯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对日本和韩国都没什么特殊要求,因为他们都没有自主权,从某种意义上讲,伊朗也没有自主权。对伊朗这些国家的要求,跟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俄罗斯要求比较多,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能力,本应该有潜力做的更好,但是应该做的没做好,有些比较严重问题会影响到中国的一些政策,这是伊朗和俄罗斯有点区别的地方。

  【小编】本来我们对于美国试图清零伊朗原油出口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那就是“伊朗如果敢卖,中国就敢买”。那么16日出现了这么一条新闻。

  【综合消息 】5月16日消息,根据路孚特(Refinitiv)的Eikon船只追踪数据,一艘违反所谓“美国制裁令”的载有伊朗燃料油的油轮,已在中国舟山附近的储油罐卸货。石油终端运营商--舟山金润石油转运有限公司的一名代表证实了这艘Marshal Z号油轮结束了四个月的艰苦跋涉,卸下将近13万吨伊朗燃料油。中国外交部近期曾多次就伊朗原油问题明确表态,反对美方实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对于这样的一条新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是否可以看作是伊朗在继续出口石油方面的尝试,还是说这只是一个意外?因为这艘船已经在海上航行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四个月前可能美国和伊朗的关系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所以这条新闻想请老师点评一下。

  ●很可能是在彰显“中国敢买”,有“将美国一军”的意味

  【时事漫谈】这个问题,有三点需要强调:

  第一,要等官方消息最后确认,现在是媒体报道的,但是这报道真实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是首先跟大家说明的一点。

  第二,如果这个事情得到确认的话,那么一艘已经“漂泊四个月”的船,可以肯定的是,它早就到了中国沿岸,为什么现在才卸货?有两个可能性,其一,是现在每天到中国港口的运油船非常之多;其二,就是这艘船的卸货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在做一种政策的宣示,我们说“只要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主要侧重于“中国敢买”,因为这艘船早就已经到中国沿海,所以已经不是什么“伊朗敢卖”这个问题,而是“中国敢买”这个问题。

  现在不管这艘船是什么时候到的,因为他一直没有卸货,今天才卸货,而今天美国的所谓“清零”政策已经生效了,那么“中国敢买”这件事情已经落实了,现在,方方面面、也就等着看美国敢把中国怎么样?按照美国的法律,按照美国的宣示,按照当时的标准,这事落实之后,如果美国政府说话算话,或者美国的法律还是法律,则美国就必须对中国进行全面制裁,其中,就包括切断金融联系,问题是,美国敢不敢?

  ●    如果最后得到证实,那就是中国传递一个非常明确的政治宣示

  我们刚才说了,这个新闻真实的可能性很大,现在我们也在核实,如果最后得到证实,那就是中国传递一个非常明确的政治宣示,就是看美国把能把我怎么样,就这个意思,“将了美国一军”这个意思非常明确。

  再次我们再次跟大家强调,这是在“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的后一部分,不涉及“伊朗敢卖”,因为这艘船早已经离开了伊朗,所以只涉及到“中国敢买”,以此为标志,中国是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就是中国不承认,也不在乎美国的长臂管辖。中国说到做到,剩下的就是看伊朗能不能落实自己的责任,自救以求生,这是伊朗的事情。另外,就是看美国,敢不敢“说到做到”,我们对美国“说到做到”是持悲观态度,我们认为美国没有这种能力,如果有能力的话早就这么干了,现在早就已经是全面制裁、已经是双方之间不再往来的局面了。然而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19:53 , Processed in 0.1719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