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209|回复: 0

云石:大变当前,中国人除了热血,还要学会忍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 07: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观的说,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已经开始对两国关系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从现在的形势看,即便两国接下来能重新媾和,但中美关系想完全退回从前,恐怕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换句话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不得不面对美国接二连三的打压和制裁——其力度和频次,将远超以前。未来,要么中国成功突破结界,真正实现大国崛起;或者被打回原形,退回到对世界毫无影响力,在美国人眼中不再构成潜在威胁的状态,只有达成这两种结果之一,否则这种承压不会终结——而这个过程,恐怕会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毫无疑问,这是数十年未有之变局。但换一个角度,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纵观近现代国际格局演变,任何新兴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经历这种挑战,中国自然概莫能外——特朗普的嚣张,只不过将这一天的到来稍稍提前了些罢了。

  不过,时间虽然提前,但这也不意味着中国就会因此吃亏——虽然作为承压方的中国一开始有些猝不及防,但作为施压方的美国,很明显同样是未经绸缪,仓促上阵——所以说,大幕才刚刚拉起,好戏还在后头。

  那么身处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面对这场事关国运的博弈,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对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吐出一个字:干!

  确实,干!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体现出中国人的热血和激情,也反映了大家面对霸凌的态度。面对美帝这个强大的对手,现实中暂居下风的中国,要想完成这场精彩逆转,人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说是不可或缺。

  但是,在云石君看来,光有这“干”的勇气,是不够的。事实上,要想真正打赢这场持久战,除了干,中国人还需要一个字:忍!

  这里的忍,并不是要大家对美国的霸凌忍气吞声——什么情况下坚决反击,什么情况下适当让步,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事。对于普通国人来说,所谓的忍,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中美博弈可能对自己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多一些忍耐,多一些包容。

  这可能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或者说是做不到的。但事实上,这个又是很重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不服就干”的豪情更重要。

  从历史经验来看,点燃爱国主义热情是很容易的,但想将这种长久保持,却十分艰难。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人是一种感情动物,尤其是民众,更是一个感性远高于理性的群体。所以,当国家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或者挑战时,民众很容易受到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感召,喊出类似“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话语(这里偷师下雷军)

  但问题是,这种情绪,很难长久保持。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民众之所以会形成强大战斗欲望,通常都是基于两种逻辑:

  第一,是因为民众坚信,无论任何情况下,己方都一定会取得胜利。

  这是很正常的事。前文中云石君已经说了,民众是一个感性远大于理性的群体。与此同时,人类这种生物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自恋情结,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判断和看法是正确的。

  这就形成这样一种结果:在与外部霸凌抗争时,感性主导的民众一开始会爆发出炽热爱国主义热情,并形成己方一定会获得胜利的信念。

  这种信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民众这种信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感性的激情,而非缜密理性的分析判断。

  这就会有麻烦。毕竟激情注定是不能持久的。如果单凭激情,而缺乏对博弈艰巨性和长久性的理性认知,那么随着激情的逐渐消散,那么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信念就会逐渐消退;并对博弈这种不爽的状态心生懈怠甚至厌烦。

  民众作为感性主导的群体,很容易陷入这种状态。

  除此之外,第二种逻辑,是民众潜意识中,会认为爱国是一件惠而不费的事,自己并不会因此受损——至少不会受损很多。

  毕竟民众普遍认知水平都是有限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看不到事务背后的逻辑关联,更不懂国家大政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这种逻辑下,一些民众解决问题的思路通常是简单粗暴的——日本挑起钓鱼岛争端,打他!韩国同意引进萨德,打他!印度在洞朗挑衅,打他!东南亚小国在南海滋事,打他!现在,美国咄咄逼人,依然还是打他!

  在这部分民众认识中,只有打,才能维护尊严,才能维护国家尊严,否则就是汉奸!至于这种到处开打造成的负面影响,要么他们意识不到,要么即便意识到了,那也是国家或者军人、企业的事,与自己这个平头百姓无关。

  这种观念无疑是很可笑的,也绝不符合实际。

  且不说中国压根就没有这种四处开战的能力(慈禧倒是硬气的向世界列强同时开战,结果引发庚子国难),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新兴世界级大国,中国的崛起,势必引发既有秩序和格局的改变。而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被所有既有秩序主导者和受益者视为搅局者,引发他们的集体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最应该做的,就是小心翼翼,避免被传统势力联合绞杀,重蹈德国、日本甚至苏联覆辙。所以,一味的以硬碰硬,根本就不符合实际;即便形势所逼必须亮剑(比如这次中美摩擦),也必须控制节奏,掌握尺度。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围堵,进而满盘皆输。

  这是从国家层面来说的。就个人而言,一方面妄言浪战,一方面又妄想与己无关,这更是愚不可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旦掀起热战,国家资源免不了急剧消耗;如果规模小,那可能还影响不大,但如果规模扩大,这政府又不会点石成金,最终这些还是免不了由民众买单。即便是冷战,一旦持续,民众也免不了会承受通货膨胀,物质短缺等后果——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而这,是许多民众不曾考虑,也不愿意承受的。民众在情感上有强硬对外的天然倾向,但在现实中,又不可避免的有不愿自身受损的一己私心。如果时间短,民众热情尚饱满,受损迹象也不明显,那通常还是爱国情怀占主导;但随着时间推移,热情消退,民众自身利益受损越来越严重,那么民众此时的矛头所指,通常就会发生变化,基于爱国情怀的对外部势力抗争,就会逐渐转变为因为不满现状,而对自家政府的愤怒宣泄。

  这也是古今中外绝大部分政府面对重大外敌挑衅时,对民众热情心怀疑虑,不敢充分发动民众的一大原因。而民意这种动辄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的套路,往往也对政府主导的对外博弈构成巨大掣肘,最终影响到博弈结果。

  说完以上这些,想必大家对忍耐的重要性,就有了充分理解。大变在前,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或将由我们的这一代人决定。作为硬实力上相对弱势的一方,中国要想打赢这一仗,一靠我们的优势制度(中央集权相对于西式分权制衡拥有无以伦比的抗压力优势);二靠举国上下的艰苦奋斗;至于第三,就只有靠国人的忍耐和担待了。

  如何忍耐和担待?

  这分为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

  国家层面,请大家对政府的决策多一些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府愿意在自己的国家利益上头让步,有时候适当的隐忍退让,不过是基于全盘考量,从宏观大局出发的必要之举。

  至于个人层面,大家在迸发爱国热情的同时,也要对博弈的艰巨性,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这场持久战中,我们的物价有可能会攀升,某些物质资源,也可能出现一些匮乏和短缺;甚至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也有可能会因此增加。

  这些对大家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这又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之所以说必须承受,是因为,这不仅是为了打赢这一仗,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一仗如果输了,我们很有可能会退回十五年前,二十年前;我们失去的,会比这些更多!而最关键的是,这场博弈,是美国主动找上门来的,我们躲无可躲!

  民众理解的越多,忍耐力越强,政府才更有底气跟对手去打、去拼、去扛、去耗!中国才有更多的机率,赢下这一场博弈!

  要想活,就得博!要博赢,就要学会忍耐!所谓位卑不敢忘忧国;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大家以前觉得这些话空泛虚幻,那在这场大变中,我们终于可以切身感受,并到了身体力行的时候了!

  天佑中华!诸君,努力吧!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1949章。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4 00:57 , Processed in 0.1094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