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35|回复: 0

尹中立:证券监管需要体制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1 15: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6日的乌龙事件可谓是撞到了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的监管执法的“枪口”上了。8月1日,肖钢刚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监管执法: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一文,强调监管执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证券执法效率的设想。半个月后就出现光大乌龙事件,这注定了该事件要成为监管执法的“样板”。

  作为新任的证监会主席,一般都要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和征求意见,然后提出有倾向性的工作思路,前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思路是推行“市场化改革”,而肖钢的选项是“监管执法”。笔者认为,这两个选项都切中时弊。对于当前的资本市场而言,无论怎么强调监管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如何才能严格、高效地执法?不仅仅增加机构编制、扩充执法队伍、完善执法监督制度等所能解决的,还需要监管体制的创新。

  以笔者之见,我们现在的监管体制是“猫捉老鼠”式的体制:监管者是“猫”,而违规者是“老鼠”。当老鼠一但出现,猫及时把老鼠抓住。从全球证券执法的事实看,有不少国家采用这样的监管体制,但这样的体制效率低下,尽管监管者队伍越来越强大,但被监管者总是比监管者更精明,被猫抓住的老鼠越来越少,被老鼠俘获的猫却越来越多。

  另外一种监管体制则在“猫捉老鼠”的模式上鼓励“老鼠捉老鼠”,让抓住老鼠的老鼠得到物质奖励。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在美国的资本市场里,有很多专门做空的机构,国人十分熟悉的“浑水研究”就是专门通过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机构,当它们确定目标后,进行大量的调研,撰写报告揭示目标公司的造假事实,并在股票市场沽空。当报告公开发布,股价下跌,它们就因此而获得暴利。

  不仅如此,美国证券监管部门还鼓励律师代理小股东进行集体诉讼,一旦胜诉,则律师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赔偿。

  简言之,美国的证券市场监管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发挥市场的力量来监管市场,让聪明的“老鼠”去捕捉违法的“老鼠”。

  当然,资本市场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的创新还需要其他改革的配套,不可能单兵突进。在配套的制度改革没有获得突破前,可行的办法是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发挥媒体的监督的作用,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的作用,让各种违规、违法现象无以遁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9 23:47 , Processed in 0.1876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