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21|回复: 0

皮海洲:规范高送转 防范内幕交易发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9 07: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净环保8月3日突发公告称,公司首席执行官吴京荣8月2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吴京荣可能涉嫌内幕交易,证监会决定对其本人进行立案调查。龙净环保并未披露吴京荣所涉内幕交易的具体细节,仅表示该事件与其买卖5万股上市公司股票有关。业内普遍猜测,吴京荣所涉内幕交易很可能与年报高送转相关。

  这是上市公司高管涉嫌通过高送转进行内幕交易的最新案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近20家上市公司披露收到证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的立案调查,其中多家涉嫌与高送转有关的内幕交易。高送转已成为内幕交易的重灾区,同时也成为监管机构重点打击目标。

  高送转成为内幕交易重灾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归根到底是利益使然。虽然高送转只是一场涉及到股本扩容的游戏,上市公司并没有因此向投资者分配半分钱的利益,但在投机盛行的A股市场,高送转却是投机炒作的题材。在A股市场的这种投机炒作中,有高送转题材的股票股价被大幅炒高,少则炒高百分之几十,多则炒高百分之几百。所以高送转也就成了中国股市巨大的利益场。面对这种巨大的利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也因此而滋生。高管作为高送转方案公布前的知情人,在利益面前难免动心,内幕交易在高管身上发生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实际上,从目前证监会对高送转过程中的内幕交易的查处来看,虽然高送转已成为监管机构重点打击的目标,但总体来说,目前受到证监会查处的还只是极少数。根据经验判断,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至少过半以上是存在内幕交易或利益输送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凡有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其股价在方案出台前会出现大幅上涨,相反那些偏弱的个股,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可能性很少。还有一个事实是,机构扎堆的公司、近年实施了再融资的公司、有限售股解禁的公司尤其是有大非解禁的公司,推出高送转的可能性偏大。所以,就打击高送转过程中的内幕交易而言,证监会任重道远。

  对于高送转过程中的内幕交易,监管机构予以重点打击是必要的。不仅如此,对于内幕交易(不限于高送转过程中的内幕交易)还有必要予以从重打击,让那些试图进行内幕交易的人们感受到一种震慑力,这一点较之于重点打击来说更加重要。而在重点打击、从重打击之外,证监会更有必要对高送转行为予以规范,以减少内幕交易及利益输送行为的发生。

  比如,规定业绩亏损、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不得推出高送转方案,以避免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行为进一步恶化公司的财务指标,拖累公司的发展。又如,对于主营业绩增长的公司,其送转股比例,不得超过业绩增长的幅度,以维护上市公司的稳步发展。再如,对于年报(或半年报)推出前股价异动或股价明显强势的公司,不得推出“高送转”方案;或已实施再融资(尤其是定增)的公司,两年内不得推出“高送转”方案;此外,年报(或半年报)出台前后半年内有大小非解禁的公司也不应推出“高送转”方案。这些规范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的规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内幕交易行为在高送转环节中出现。

  当然,由于利润分配与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自主决定的事情,所以证监会的规范只能是一种指导性的意见,不具有强制性。不过,对于违反上述规定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证监会可要求其在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同时,就高送转的理由与有关情况(包括业绩增长,近年再融资情况、有关股东买卖股票情况、大小非解禁与套现情况等)作出说明,并对情况可疑的“高送转”公司加强监管,使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逐步回归理性,减少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减少市场投机炒作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00:22 , Processed in 0.0781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