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93|回复: 0

姚尧:11月13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3 1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8.06点,收盘报2602.15点,成交量为890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继续窄幅震荡,成交量继续维持极低水平,均线系统继续空头排列向下,是以我们在策略上继续以谨慎保守的态度为主。

  在昨晚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了人工智能,然后有一条批评我的读者留言是这样写的:
  批评我当然是可以的了,而且我在昨天的文章里也说了,写那些东西的本意就是为抛砖引玉。但令我感到讶异的是,今天早上回看时发现这条留言居然被顶到了一楼。我实在不能理解,究竟是出于何种缘由会有那么多人点赞,你们都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吗?在我看来,这么一大段话,从头到尾就没有一句是有道理的。

  首先,这位读者开头说自己是人工智能的从业人员,然后一副以专业人员自居来教训人的口吻。可是我想说的是,当一个大时代来临时,所谓的从业人员并不比新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聪明多少,甚至极有可能因为陈旧的知识、过时的经验和专业的傲慢而更容易被新的时代浪潮所淘汰。十年前,如日中天的诺基亚能想到自己会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土崩瓦解吗?他们难道不是资深从业人员?当乔布斯说要做智能手机的时候,他们难道不是嗤之以鼻的吗?所以,最可怕的永远不是知识不足,因为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肯定会有知识盲点,最可怕的是思维的腐朽陈旧和保守傲慢。不要以为你是人工智能的从业人员,就一定能够把握住下一波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恰恰相反,最有可能被淘汰的就是你这样思维落后的从业人员。泰坦尼克起航前,他们骄傲地认为:“这艘船是永远不可能沉没的,就连上帝都弄不沉它。”甚至,当有人建议要多配备一些救生艇时,也被泰坦尼克的老板拒绝,他说:“泰坦尼克本身就是个救生艇,还需要救生艇吗?它根本不可能沉没!”可结果又是如何呢?那些导致泰坦尼克撞冰山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错误,哪个不是资深从业人员做的?

  其次,这位读者在说自己是人工智能的从业人员后,立刻给我来了三个否定,让姚尧“不要妄加揣测、随意推断、危言耸听”,坦白讲,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的傲慢,也非常的没礼貌。我很不愿意,但不得不说的是,只凭这句话,我就可以断言你不可能有多大成就。这些年来,我打交道过的牛人也算是有不少了,有个非常普遍的感受就是,越是层级高的人,在探讨问题时就越谦虚、越谨慎、越开放。越是层级低的人,在探讨问题时就越傲慢,越独断、越保守。大家想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越是低层级的人,就越是活在过去,只需要凭借过去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就能处理日常的工作。所以他会对自己的专业非常自负,他会觉得,关于股市,或许你比较敏锐,关于时政,或许你比较深刻,关于文史,或许你比较渊博。可说到人工智能,那我可比你懂多了,我就是干这个的,哪轮到你一个外行人大放厥词啊!上面那位读者,不就是这幅调调吗?可是高层的人不一样,越是高层级的人,就越是活在未来,他明白,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放在未来,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没用,有些甚至是有害的,所以他就必须经常与不同专业学科的人交流,以探讨未来的世界可能是怎么样的。这个时候,他就会用比较谦虚开放的态度来与别人探讨,而不是以自己现有的专业知识沾沾自喜。譬如在马车时代,低层级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养马的专业知识,可对于高层级的人来说,养马的具体专业知识没那么重要,我不懂没关系,花钱请懂的人来帮我养马就行。他真正关心的,是马车是否会被汽车取代,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取代,现在应该如何未雨绸缪,以迎接未来的汽车时代。当你思考这样的前瞻性问题时,旧有的从业经验是没太大用处的。越是低层级的人,面对的世界就越是确定性高,因为你和你的同事伙伴做的想的都是同样的事。越是高层级的人,面对的世界就越是不确定性高,所以整天都在思考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而且他会乐于同其它各个行业领域的高层人士探讨,而别的行业的高层人士也同样有此需求。

  再次,这位读者说:“其实翻翻历史,50,60年代也在说机器代替人类,结果又走了这么多年,进展还很有限。”我觉得,这种思维真是僵化保守到可以,五六十年代是什么样的硬件水平,现在什么样的硬件水平?你没看我文章里举的例子吗?别说五六十年前了,还在二十年前,还需要用深蓝这样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在国际象棋中击败人类,可现在普通的智能手机就能够做到。二十年前,机器要想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人类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早在两年前,AlphaGo就已经能完胜人类,这还叫进展有限?还说什么“未来相信机器必将会代替人类的一些工作,但是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所以就不要杞人忧天了。”且不说你所谓的几代人只是信口开河,毫无根据,即便真的是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难道现在就不该考虑吗?这怎么叫杞人忧天?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懂吗?还说什么“现阶段能被替代的工作,真的是低级重复的工作,取代也就取代了。”你没看我昨晚文章里引用的例子包括新闻记者吗?难道你认为新闻记者的工作也只是低级重复的工作?你自己再去买几本这两年出版的书看看,有多少传统上被认为是白领的行业正在被人工智能逐渐取代?思维落伍守旧到这种程度,居然还有脸说自己是人工智能的从业人员,我都为你感到羞愧。对不起,我所谓的羞愧不只是针对这位读者,还包括其他所有为他点赞的读者,真不知道你们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东西,居然会把这样一条水平极低的留言顶到了一楼!难道真的是因为一篇爆文导致的粉丝数量激增,拉低了我的读者群的平均水平了吗?看来,本号的确是还需要再有一段的时间来淘汰那些志趣不相同的朋友,你们该取关的就取关吧!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八年前,在2010年于深圳举办的中国IT领袖高峰会上,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和阿里的马云对于当时初露端倪的云计算表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李彦宏认为,云计算无非是“新瓶装旧酒”。十几年前,IT界讨论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关系,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主要工作由服务器完成,客户端会越来越“瘦”、越来越轻便。李彦宏觉得云计算不过是对这个理念的又一次表达,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像搜索、E-mali这样的服务天生就是由云计算方式实现的。“但是如果现在是一个传统软件产品,想用云计算方式多赚点钱,我感觉这个活会比较累。”

  马化腾觉得云计算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实现还需要时间,现在看还太超前。未来公司的各种业务软件都在云端处理,计算能力、处理能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基础的公司设施,恐怕要经过“几百年”才能实现。现在还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相较之下,马云则对云计算充满了战略紧迫感,他说:“我最怕就是老酒装新瓶的东西,你看不清他在玩什么,突然爆发出来最可怕。假如从来没有听说的,这个不可怕。雅虎当年做搜索引擎,然后谷歌出来了,雅虎的很多人认为跟我们也差不多,后来几乎把他们搞死。……所以一个新的东西出来后,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关注一下,可能会有一些新的问题。我们自己公司对云计算是充满信心,也充满希望的,我们不是觉得又找到一个新的矿产,我们阿里巴巴拥有大量消费数据、支付宝交易数据,我们觉得这些数据对我们有用,但是可能对社会更有用,比如我们从小企业的信息掌握到整个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的问题,将消费者数据给制造业,让它们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卖给消费者。如果能够把这个数据分享给社会,那将是很有用的。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做这个,百度、腾讯就会把我们赶出电子商务门口。所以这是客户需要,如果我们不做,将来会死掉。”

  就这样,云计算在之后的几年时间内快速爆发,全球市场维持了15%以上的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超过40%。阿里云在这几年增长迅猛,已经稳居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公司,在全球市场上也能排名第三,居于亚马逊和微软之后,排在谷歌和IBM之前。至于腾讯和百度,等他们反应过来,再进军云计算领域时,已经比阿里晚了三年,再也无法撼动阿里云的市场地位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李彦宏和马化腾是搞技术出身,而马云连一行代码都不会写,可为什么在云计算这个领域,李彦宏和马化腾都看走了眼,而马云却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14:19 , Processed in 0.0937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