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8|回复: 0

6哥的话:昆山案判决结果的影响和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 21: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9月1日江苏昆山警方就昆山宝马纹身男刘海龙追砍电动车主于海明,后被于海明捡刀“反杀”一案果断依法宣布: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依法撤销于海明案件。

  昆山警方宣布案件结果的同时非常详细的说明了撤销案件的原因,还原了整个案件的经过,并解释了大家关注的诸多疑点,简单提炼概括如下:

  该事件涉案者除了于海明和死者刘海龙外,还有与刘海龙同车的刘某某、刘某、唐某某,刘某某参与殴打于海明被依法行政拘留十日。刘某和唐某虽与刘海龙、刘某某同车,但并未参与案件。

  死者刘海龙系醉酒驾车,主动参与殴打于海明,随后从驾驶的宝马车中取出砍刀(经鉴定为管制刀具)砍击于海明,连续砍击于海明多个部位,期间砍刀甩脱后刘海龙在与于海明抢夺砍刀的过程中被抢刀到手的于海明在7秒内刺砍了5刀,后抢救无效死亡,系失血性休克死亡。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刘海龙的行为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行凶”,刘海龙醉酒滋事,先是徒手攻击,继而持刀连续击打,其行为已经严重危及于海明人身安全,刀甩脱和被致伤后,刘海龙仍没有放弃侵害于海明的迹象,使得于海明的人身安全一直处在刘海龙的暴力威胁之中,其不法侵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司法实践中,考量是否属于“行凶”,不能苛求防卫人在应急反应情况下作出理性判断,更不能以防卫人遭受实际伤害为前提,而要根据现场具体情景及社会一般人的认知水平进行判断。本案中刘海龙的行为属于“行凶”。

  在刘海龙“行凶”持续伤害于海明的过程中,于海明的行为出于防卫目的,符合正当防卫的意图。

  刘海龙与“天安社”没关系,被行政拘留和判过刑,未发现有涉黑行为。所驾宝马车系贷款买二手车(贷款未还完),车上没有其它违禁品。获见义勇为奖一次情况属实。

  昆山警方关于此事件的通报,没有打官腔,也没用官样八股文,更没有刻意隐瞒任何东西,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引用法律条文准确,释疑完整精准,读起来通俗易懂。

  这个判决结果的影响和意义已超过了该案件本身,对今后中国法律的完善,法治的进步和司法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次案件的判决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这个判决不仅仅是个保护好人,弘扬正义的决定,更主要的是该判结果对于今后扭转某些不良习俗,提升整体社会风气有着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

  正义没有迟到,好人没被冤枉,司法没受干挠。

  醉酒驾驶宝马车的纹身男耍横逞狂砍人被骑电动车的白人男子抢到刀后“反杀”,事件发生后民众最关心的是执法部门将如何认定和判决这个案件?白衣男子对纹身男的“反杀”是否会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如若不是,白衣男子将会面临怎样的判罚?如果是,对白衣男子的羁押时间又该是多长,执法部门又会用怎样的措辞通报案件的判决结果等等,总之网民的焦急心情不亚于涉案等待判决结果的于海明。

  因为这个案子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不少人对于海明的遭遇感同身受,虽然不一定像他那样碰上手持砍刀的纹身男,但在日常生活中被抢道、超车、占位、加塞儿的车霸辱骂、攻击的事差不多都经历过,事发后执法人员因为双方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往往会选择了劝解、教育的方式进行调解,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事最后都不了了之。结果就是好人受气胆小了,坏人得意胆大了。

  一些车霸路匪仗着自己开的是名车豪车,价格不菲,在发生相互刮蹭或撞击后一般驾车或骑车者又赔不起,于是就在道路上就自由横行,出事后对受伤受害者非骂即打,挨骂挨打者大多时候还得选择忍气吞声,甚至被讹了钱也只能认栽。

  这次被逼到了绝境的于海明像大多数受害者一样,先期的受让、挨打并没有换来施暴者的停止攻击,嚣张的纹身男进而选择用砍刀对其进行击打,在生命安全受到极度威胁时他选择了绝地反击,抢到纹身男的砍刀后将其“反杀”。

  事件发生后,网民和弱势群体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就是于海明,虽然不一定有他那样的胆识、勇气和遭遇,但是事发后大家都希望他没事,希望好人一生平安。所以网络和民间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于海明,认为于海明是正当防卫,希望执法部门遵从法律,顺应民意,弘扬正义。昆山警方没有让民众失望,坚决站在正义民众这边,对不法侵害说不。

  令人费解的是,就在于海明被调查询问,公安机关忙着听取当地检察机关建议,调查取证、收集案发现场证据,广大网民焦急等着判决结果时,期间江苏检察在线和法制日报发微博总结了过去100个以正当防卫理由提出二审案子。

  这两个微博描述称,在过去以正当防卫理由提出二审的100个案子中,仅有4份被认定是正当防卫,20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剩下的76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

  看完这两个官微的描述后,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应该就是于明海被判正当防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是不是?

  本来大家就着急,心悬着,你俩官微这时“科谱”这东西是几个意思,你这么“无心科普”,网民看了后由于担心于海明和判决结果,他们的心情会好吗?心情好不了会干啥?批评执法机关,抱怨政府呗!这不等于是变相的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拉仇恨吗?

  也许官微们发微博的本意只是想科普一下有关案例的判决结果的历史,可问题是在发博前就没考虑过这样的科谱可能在民众中引发的负面影响吗?

  有些专家称民众同情于海明可以理解,但舆论不应该干挠司法。6哥就是想问问在昆山警方对此案件未做出最终判决前,一些官微发这样的博文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干挠司法的嫌疑?

  最后还来了这么几句:法治社会,“以暴制暴”不被允许,“我”拿刀戳向“你”的时候,“你”并不能理直气壮地截回去,那怎该怎么办?“别动手,你最正确的姿势就是跑”。“100起刑事案件告诉你,正当防卫还得靠跑。”。

  和着是这次事件中是于海明的不对了,看纹身男拿刀砍你时,你正当防卫的权利就是跑,你拿刀回戮纹身男就是你的不对了,结果你还把纹身男给戮死了,所以……言外之意就是你的正当防卫过了,是防卫过当。这节奏带的“真好”,如此高明我还是头一次看到,水平高哇,啧啧!!!

  公检法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在平时应当通过媒体平台或实践活动积极宣传、引导和鼓励民众,当面对来自不法行为的严重紧急危害时,民众要勇于自我救助,坚决同不法侵害作斗争。同时要向公检法部门及时求助,公检法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从法律层面和实际行动中切实担挡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防卫权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责任。应当负起倡导风尚、弘扬正气的责任。这个时候告诉民众“正当防卫还得靠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在这案件中昆山警方的做法必须点赞,本来昆山警方完全可以只负责调查取证,然后把案子移交给检察机关,最后由法院判决。还好,昆山警方并没有受到某些机构和法学专家言论的影响,在调查取证搞清楚案件后,直接判定为正当防卫。我们不得不为昆山警方和检方点赞,昆山警方和检方的担当表明:正义没迟到,好人没被冤枉,这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

  法律避免了一次信任危机,政府公信力得到提升。

  之前的若干案件中,由于一些所谓的法学专家、律师的恶意宣传和“热心”参与搅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媒体搞舆论施压,使得一些案子一再反复判决,甚至出现了错误判决,结果就是法律的权威受到挑战,政府的公信力被质疑,社会正义感被弱化。

  民众面对不法侵害大多数时候选择忍气吞声,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谨慎小心了,好人被搞怕了,恶人被惯坏了的结果就是,弱势群体被欺负,警察被打骂的事时有发生。

  一些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彭案让扶不扶跌倒老人成了问题,雷案让警察执法放不开手脚等等,这些案件在当时及后续的影响极其恶劣且影响深远。

  我相信如若不是昆山警方即时果断做出判决,一旦交由检方提起公诉,最终由法院判决,这个案子的审结不但会耗时长,还有可能会使得这个简单的案子复杂化,甚至出现误判或错判的结果。因为一定会有媒体和法律党参与其中,裹挟舆论,假借民意,对执法部门的施压。

  昆山警方的决定和判决,没有给一些媒体和法律党钻时间、空间空子,搅局的机会,它们可能想的是此案会移交检方,最后由法院接手宣判,那样它们就可以替纹身男“讨说法”,既敲诈了纹身男家人的钱,又可以搅局这个案件的侦办,以达到破坏中国的法律权威和恶化法治环境的目的。没想到昆山警方会这么快做出判决,法律党连造谣抹黑,搅浑水搞事儿的时间都没了。

  是天意吗?不是,是民意。当民众力挺于海明,昆山警方选择了站在民众这一边,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为民伸张正义,昆山警方的判决符合法律精神,符合民众愿望,彰显了社会正义。

  昆山案从事发到判决时间不长,也仅仅是一次民间个案,但此案的影响和意义不可低估,它对中国今后法律的完善,法治的进步和司法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它提升了民众对国家法律权威和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度,也提振了民众应对不法侵的信心和勇气,并一定程度的震慑了已有前科的和潜在的恶人和犯罪分子。

  经过这次案件后,面对不法侵时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于海明会挺身而出,有法律给做主,有政府给撑腰,怕啥呀!别看那些雕龙绣鹰者平时牛屁哄哄,一到了生死考验时绝对怂包一个,看看那些被带上手铐和脚镣拉到刑场执行枪决时尿裤子的怂包的怂样,你应该知道其实他们更怕死。

  6哥相信于海明涉及的案子的判决结果决非偶然,大家注意下吓大对日杂田佳良开除党籍并勒令退学,和对叫兽周运中的解聘事件就应该明白,有些人跟这些渣子就是一丘三貉,不管这些渣渣犯什么错或罪,它们都会包疪这些渣子,想着法子替它们开脱,现在不行了。至于为什么不行了的原因,大家只要注意下高层强力推进的方方面面的反腐,包括司法和文化方面的,尤其是关注一下政府推进的为期三年的打黑除恶计划和前不久高层召开的思想放育方面的大会,就大概明白我说的了。除暴安良,肃风正气,这是一个趋势。

  最后让我们向昆山警方,所有声张正义的网民,为此案公正处理作出努力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3:56 , Processed in 0.1563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