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4|回复: 0

顾子明:如何抓住未来中国的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5 13: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这段时间,随着国际上贸易战的持续加码,国内股市的喋喋不休,很多朋友从年初的积极乐观,逐步转向了如今的悲观情绪蔓延。

  因此,很多人都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在提笔写今天文章之前,也有读者在群里询问,未来的机会在哪里?于是,今天就顺着读者的提问,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老读者们应该记得,我从去年写“即将到来的卫国战争”系列开始,到贸易战刚开始的几篇文章,我的情绪是比较低落的。不过,随着一边写作一边思考,我的情绪也逐步转向晴朗。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理顺思路的过程中,看到现在面对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对比20年前实在是好太多了。

  20年前的中国,经济上正在进行痛苦的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仅97年就造成了千万职工的大下岗。

  可就在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上,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刚刚回归的香港经济,股市楼市腰斩经济濒临崩溃,而国内更是面临出口下滑、经济下行和汇率贬值的三重压力。更不要说,98、99两年的特大洪水,又对中国的精华之地长江经济带造成了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更不要说外交上,一方面李登辉上台导致96~97年的台海危机,美国两个航母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99年北约更是悍然轰炸了我驻美国大使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中美关系跌入建交以来的冰点。

  而当时,国内大量的精英们比现在还悲观,很多人宁可在美国刷盘子也要出国。

  可是呢,当年那么恶劣的局势,最终我们硬挺过来了,并为中国未来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当年出国精英们中的不少人,十多年后,面对自己当年“爱答不理”的同学们,发现自己反而是“高攀不起”了。

  说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既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看历史的进程,你在西方跑得再快也很难跑得过在中国坐车的。

  因此,无论是悲观还是乐观的读者,高呼“药丸”和高呼“中必胜”对自己都毫无意义,怎么样能“上车”,才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近,很多读者留言,说我近期的文章没有之前的那么劲爆,那种写谁谁死的“死亡笔记”型文章,好久都没有看到了。

  说起来,文章不够劲爆有很多种原因,从小气候上来看,前两天刚开宣传思想的会议,我得先把会议精神吃透;而从大气候上来看,无论是政坛还是商坛,大新闻时代已经过去了,特意去搞的“大新闻”,往往都是“假新闻”。

  而政事堂一贯遵循的,就是在不造谣不传谣的基础上,试图给出一个准确率更高的预判,所以很多时候,没有新闻才是“好新闻”。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个人的原因,就是最近几天的晚上,码字的时间比较少,精力都在研究朱总当年的讲话实录。

  记得当年从新华书店买书的时候,多半只是为了给自己书架填充的更好看,可是随着近几年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发觉,当年朱总力挽狂澜之下的改革方案,几乎以一整套复制的方式,再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譬如我之前一直对自己在乐视、万达巅峰之际预判了其衰落而沾沾自喜,也等着房地产税的加快落地的时候再吹嘘一波。可是当我看到讲话实录中,朱总自国务院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说要重点打击的三个领域时,不禁慨叹历史的轮回。

  15年前,朱总在会上强烈反对大量进口小汽车,15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者,在美国砸了几百亿,准备生产汽车往国内卖的乐视,如今不得不回国放弃股权接受爱马仕哥的混改。

  15年前,朱总在会上说要严厉打击的滥建主题公园和配套酒店,15年后,中国文旅酒店一哥的万达,不得不接受混改,把公园和旅游地产打包折价甩卖给融创,把酒店打包折价甩卖给富力。

  15年前,朱总在会上说要严厉打击的房地产过热,15年后,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园,成为了众矢之的和热锅上的蚂蚁,刚刚结束的政治局会议确定了遏制房价上涨,而这么多年一直难以推动的房产税,也终于加速进入了立法流程。

  也就是说,他15年前说要重点打击的领域,在15年之后全部都兑现了……

  能够兑现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当年作为园丁为祖国播种下的种子,如今大多已经开花结果了。

  因此,我在读朱总的讲话实录时,联想到最近几年的事件时,总会感慨良多。

  譬如第四卷连着的五条内容:

  224页的“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及其后台”,对比今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26页的“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比这几年贵州官场的快车道和大规模投资;230页的“企业界要进军俄罗斯”,对比这几年逐步减少中东油气,转向从俄罗斯进口;237页的“会见索罗斯时的谈话”,对比最近开始的金融开放合资;245页的“走向更加开放和繁荣的中国经济”,对比今年博鳌上,中国承诺对大幅度对外开放……

  更不要说,从加强金融监管到发展长江经济带,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增强税收征收能力,从钢铁去产能到绿水青山的环保,从“税改费”到中西部大规模基建……

  可以说,最近几年中国所有新的改革政策出台,都能从当年朱总15年前的讲话中找到影子与原型。

  至于对于普通人关心的发家致富之道,很多也都写在了讲话实录之中。

  譬如你如果在2002年的时候相信了朱总说的,中央下决心支持造船业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那么,你几毛钱一股买到的ST中船,五年之后就会涨到300块钱……

  如果你信了朱总说的,深圳的发展会走在全国前面,那么,在2002年时候的深圳落脚,多买几套当时便宜至极的房子……

  我想,现在应该没啥可以焦虑的了……

  嗯,这就是文章刚开始说的,你跑得再快,也很难跑得过坐车的。

  而反过来说,就像“进口小汽车”、“主题公园”、“房地产”这些朱总口中的产业,如果现在再去搞,恐怕就像49年加入国军,纯属脑子进水。

  其他领域亦如是,当年朱总就说的很明确,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的企业,必须依法采取行政关闭的措施,对于供过于求的过剩产能,则采取经济手段……

  所以呢,很多最近很痛苦的企业家,必须判断自己的产业是否属于“过剩产能”,如果是的话,尽早脱手或者撒手别撑着,L型经济还有很久,税改只会越来越强劲。目前短期保就业的很多措施,不代表未来不会继续出清过剩的产能。

  而与L型同步的,过去十年“积极的货币政策”势必要转型,重回朱时代真正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会想尽办法提升地方的财政支付能力。而金融领域们苦等的大水漫灌势必不会等到,因为这些水,很可能都被西南通过财政大规模推动的水电站给截住了。

  而水电印钞机的大规模启动,势必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和部分产业结构出现大规模的调整,这个影响会非常的深远。

  当然,除了基建之外,紧跟基建步伐的那些环保和教育,势必会成为接下来的重点,大量的国家资金会通过转移支付向中西部涌入,大量的相关人群也将收益。毕竟,这两个加起来能占了朱总讲话篇幅中的三成。

  而与此同时,对比当年的房改、教改和医改的推进,我们很容易理清楚,未来对于民企来说,在无法参与混改的前提下,上车最快的切入点,势必还是房产周边、教育周边和医疗周边,巨大的变动之下,势必会出现巨大的洗牌,这对于老玩家是巨大的挑战,而对于新玩家来说则是巨大的机会。

  当然,机会最大的必然都在长江经济带上。

  最后,在遏制房价上涨之后,国家势必为存量的M2寻求新的出处。因此想加杠杆赌风口的人,自然可以在新动能领域,用杠杆拿着国家的资源拼一把。

  至于领域有哪些,其实都写在了十九大的报告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0:19 , Processed in 0.2500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