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16|回复: 0

孙立平:把拉动内需作为手段只能事与愿违:兼谈能不能把三座大山作为三驾马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6 11: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需是目的还是手段?把拉动内需作为手段只能事与愿违:兼谈能不能把三座大山作为三驾马车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内需问题,内需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然后顺便谈一谈大家最近这几天都在议论的“三座大山能不能成为三驾马车”。

  我觉得要说清楚内需的问题,首先要重新审视我们最近这些年流行的话题。大家知道最近这些年流行的思路是所谓的供给侧、供给侧改革。在供给侧改革这套话语中,强调的是创新、高科技发展、产业升级。并且把这些作为中国经济转型最主要的内容,这里暗含的一个思路是什么呢?就是老百姓已经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提供高端产品。所以他们论证这个问题的时候就经常举马桶盖、电饭煲……这样的例子,说这些东西人们都到日本去买,还是说明我们提供不了这样的产品。我们每年这样通过这种方式流失的购买力就在一万亿以上,这么一说好像供给成了最主要的问题。但是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反过来想。创新也好,高端产品也好,都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动力的。那么我们对于创新的需求在哪里?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在哪里?从最近这几年实际的情况来看,凡是存在着强劲需求的,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就相对比较容易实现。

  以上是从逻辑的角度来讲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需求的极端重要性。那我们再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人们通常都在说消费、投资、出口,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这三架马车中,从“出口”来看,我一直在讲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将会是旷日持久的。而且整个世界的格局正在重组的过程中,出口的环境将会大不如从前。然后从国内投资的角度来说,现在地方政府和企业已经是债台高筑。而且从前些年的情况来看,投资对于拉动经济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弱了。那么这样将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可能要更多地建立在内需的基础上,这一点人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共识。但问题是内需不是你说有就有的,在过去这些年中我们也无数次说要拉动内需,要刺激内需。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内需越来越虚弱。

  这其中的问题主要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你把内需当作拉动经济发展的工具,还是把满足人们的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的目的,即我们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思路。这看起来似乎都是重视内需,但是思路、目标和这当中体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到最后对经济长远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从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那时刺激内需的过程。那一次刺激内需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一次刺激内需的做法是什么呢?最简单地说就是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发展房地产。把话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你不是有钱么,好,原来不这么要花钱的教育,我让你花钱。原来价格很低的医疗,我让你花大钱。而房子,不仅让你把现在的钱花掉,甚至可能让你将来挣的钱也预先花掉。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三座大山的形成: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看起来一时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更长远的结果来看,可以说是事与愿违的。这三座大山不但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种种的困扰,同时也耗干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所以现在有人说老百姓手里确实已经没有钱了,现在消费已经枯竭。更重要的是这三座大山的形成,它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改变了,对于未来的预期恶化了。即使是手里有点钱,也更不敢花钱了,因为你要为自己将来老了看病而攒钱,你要为孩子的教育攒钱,还要为房子攒钱。更现实的是沉重的按揭负担,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它使得内需更加疲软、更加虚弱。

  那么这个问题是出在什么地方?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我们把内需当作了一种工具,当作拉动经济的一种手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真的提高了吗?房子还稍微好一点,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可在医疗和教育方面,我们的状况是提高了、进步了吗?所以把老百姓的内需作为消费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不但不能提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且还会造成老百姓消费能力的枯竭。所以这次有人提出来要把养老、教育、医疗作为拉动内需的三架马车,引起了人们相当普遍的议论和吐槽,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小小的恐慌。所以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慎之又慎。

  那解决内需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什么地方?第十二讲中,我讲到中国应该重新强调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也就是说不能把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而是要作为整个发展的目的和目标。那么这样就需要我们整个战略发展的思维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在这当中至少涉及到这么几点:第一,在政府财政开支上要实行我前一段时间提出的“收缩型思维”,不再将很多资源用在与民生关系不大的、好大其功的所谓“大事”上。同时压缩政府的财政开支,特别是人头费的开支,因为现在供养的负担实际上太重了。还有就是要减少,甚至杜绝为了面子而浪费大量资源的铺张浪费。减少、压缩那些正常的社会一般不存在的不正常的开支。最近有人在讲要有过几年苦日子的准备,我想这个“苦日子”应当从政府开始过起。第二,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地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人们地后顾之忧,稳定人们对未来的稳定的预期。因为人们的消费,不仅仅取决于消费能力,同时还取决于消费愿望,而消费愿望是和对未来的预期联系在一起的。第三,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真正实现藏富于民,使得老百姓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最近我看到一个数字,就是中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也就是按照家庭债务和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来算的话,现在已经达到百分之一百一,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水平。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家庭负债已经相当沉重了。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任何一种加税、加重居民负担的行为,都要慎之又慎。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当前内需和消费的问题,可能都不能回避一个东西,这就是房价和房地产。房价居高不下,很多人为了买房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又更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能力。这是一个事实,那么在这样一个既成事实的面前,怎么办?我原来曾经有过一个初步的想法:促有房的人消费,帮无房的人安居。但是今天没有时间来讲这个问题了,以后我们有时间专门来谈谈这个问题。总而言之,中国现在内需的问题可以说是头号问题。内需将决定着中国发展的前景,但是内需的问题,靠刺激内需、拉动内需是解决不了的。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要实行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要真正把满足民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发展的最基本目标、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1 16:4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