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386|回复: 0

云石:突然认怂——特朗普真打算放过伊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4 08: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会见记者。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面时,特朗普说:“如果他们(伊朗方面)想会面,那我们就会面。”他表示,不会为美国和伊朗两国领导人会面设定任何“前提条件”,会面可以在“任何时候”举行。

  鉴于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一以惯之的对伊朗强硬立场,以及5月份时悍然退出《伊核协议》的大手笔,现在他突然对伊转调,自然引起国际社会的一阵惊愕。

  当然,反转这种事,对特朗普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朝鲜问题、中美贸易战、美欧“媾和”等等,这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特朗普都有这种“不着调”的表现。

  当然,所谓“不着调”,仅仅只是调侃罢了。特朗普虽然狂,但在施政方面,它其实还是自有一套逻辑的。所谓“不着调”,从本质上看,都是其执政理念下,对政策的一种战略或者战术调整罢了。

  那么,对伊朗这一波,特朗普又是在打什么主意呢?

  在云石君看来,特朗普的这次调整,应该并不是战略层面的对伊转向,而更多的是根据当下形势,所做的一种技术性操作:

  关于特朗普为什么要搞伊朗,云石君在之前的《》中已有分析,此处不加累述。而在搞伊朗的套路方面,特朗普的斗争策略还是很清晰的:

  首先,通电全球,禁止各国进口伊朗石油,从根子上斩断伊朗的经济来源——鉴于石油对伊朗经济的重要意义,一旦这个主要来钱渠道被斩断,伊朗经济势必大受打击,进而引发民众不满,激起社会动荡。

  与此同时,特朗普大打民主派和人权派;要求伊朗改进所谓对待民众的方式、减少'邪恶行为'。

  这就是釜底抽薪了。众所周知,伊朗长期奉行政教合一的体制,民权乃至治权都被教权高度钳制。在所谓西式普世理念的长期蛊惑下,伊朗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一直对体制有着不满情绪。之前《伊核协议》签订,伊朗有了钱,经济逐渐变好,民怨自然会相应减少;但现在伊朗重新被制裁——这意味着政府可以掌控的资源也相应紧缺,对社会的控制力会减弱。

  而经济走下坡路的过程,又会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这时候特朗普再把制裁与“人权”、“民主”挂钩,摆明了就是要借此来加剧伊朗民众对体制的不满。这种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冲击,伊朗政权的内部承压会严重加剧。而与此同时,随着沙特、伊朗的交恶,以及美国自身施加的压力,伊朗的外部麻烦也会加大。这种内忧外患的格局只要能长期持续下去,伊朗政府就会陷入困境。

  这套逻辑本身倒也没什么问题。但在实施中,还是有些现实问题:

  首先,对伊朗的制裁,几乎遭到除了以色列、沙特之外,全世界的一致反对。毕竟《伊核协议》是安理会五常和德国一起背书的。现在特朗普说废就废,中、欧、俄肯定就不答应。而其他的次级大国——印度、日本本身也都是石油进口的大户,现在一大石油来源就被美国活生生斩断,油价眼瞅着就这么被推高——美国现在作为能源输出国当然开心,印、日内心当然也会不爽了。

  当然,这个不是关键——毕竟当年美国捆绑全球制裁伊朗时,大家也同样是一百个不乐意。但美国凭着自己的实力,也就硬把这事儿给推了下去。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特朗普强推贸易保护,已经和全世界主要工业国都搞僵了关系,这种情况下,再想逼大家就范,就没那么容易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中国以前之所以要服从美国的制裁勒令,除了本身实力不济之外,一大原因也是出于维护中美关系的考虑——毕竟中美保持良好关系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远非伊朗的一点石油可比。

  但现在,中美贸易战打的热火朝天,两国关系已经拉到这个份上——这意味着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约束中国的筹码已经大不如前,现在还要想让中国像以前历次制裁时那样老实就范,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欧洲也是一样。伊核问题上欧洲的积极性比中国还要高——毕竟要是真把中东又搞乱,欧洲面临的可不仅仅是投资损失和石油进口来源减少,更重要的是恐怕又有一大波难民在路上。欧洲现在已经被难民坑的是七荤八素,绝对不想中东再出什么大乱子了。

  所以,特朗普对伊朗这么搞,对欧洲可以说是当头一棒。本来贸易战的事儿,欧洲与美国就已经大为离心,虽然上周容克与特朗普在华盛顿勉强握手言和,但裂痕已经产生,何况这次媾和到底能不能落地眼下都不好说——毕竟除了作为带头大哥的德国,欧盟自法国以下,对这次握手可以说是骂声一片。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欧洲还会在伊朗问题上再屈从于美国。

  中、欧之外,俄罗斯自不必说,印度其实也是很有不满——只是说它家的实力,还不足以跟美国正面开杠罢了。这么算下去,除了日本打脱牙活血吞,必须积极配合美国外,其他的台面上大国,都对特朗普的恢复制裁极为抗拒。

  这就形成了僵局。当然,如果特朗普非要强逼各国屈从,也未必不能做到。但这意味着美国将为此消耗更多的政治资源,与各国的关系将变的更为恶劣。而如果不强逼,允许各国谈条件,在对伊禁运方面有所保留的话——这个保留程度肯定比几年前奥巴马政府时要高的多——那所谓的制裁,就更成了笑话。

  当然,如果特朗普真能凭此一举将伊朗玩死,那拼着政治资源消耗,强逼各国就范或许还算值得。但问题是,玩死伊朗摆明了是不可能的。《伊核协议》达成前,美国制裁了伊朗几十年,虽然也确实把伊朗整的惨,但政权却一直屹立不倒。以前几十年都办不到的事,现在一个重新制裁就想办到,这根本是想都不要想。

  当然,特朗普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直接下场,出兵跟伊朗开干。但这样一来,美国的麻烦就大了。

  以美国的武力,摧毁伊朗政权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难就难在,美国收不了场。一旦美国攻打伊朗,等于是陷入了一个大漩涡,在国家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宗教情结的激发下,整个伊朗、甚至整个什叶派都会视美国为死敌——如果美国打完就跑,那不出意外伊朗会出现一个更激进、更极端反美的新政权。可如果美国想消化吸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殷鉴就在前头——这种大坑,连满满普世情怀的奥巴马都知道要赶紧脱身,特朗普这么爱钱如命的人,又岂会去趟这种浑水。

  对特朗普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想办法逼伊朗服软。但几番交手下来,伊朗对外坚决拒绝服软;对内则继续大力鼓动国家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情结,用文明和国家的冲突来应对美国的普世价值攻势。所以想短期内搞定伊朗,几乎不大可能。

  这就很尴尬了,到年底,美国划定的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最后期限就会到来——到时候要么各国死抱着《伊核协议》,就是不从;要么就是美国被迫做出更多的妥协,把之前提的要求大打一个折扣。无论是哪一个,都会让美国和特朗普很难收场。

  这种情况下,改变下策略本身也就顺理成章。毕竟伊朗本身也不想被美国制裁——不管嘴巴上怎么强横,真被制裁的滋味也是不好受的。所以直到现在,它也没有退出《伊核协议》,而非一头埋进重新研发“核电站”的老路——这意味着它依然有与美国媾和的意愿。既然如此,特朗普完全有必要,也可以改变下博弈策略,通过向伊朗释放一下善意,探寻伊朗的底线。

  对特朗普自身而言,这种做法既能够对世界各国有个交代——毕竟反对制裁的声音太过强大;现在释放一下善意,起码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一下其他国家的反感。

  此外,现在释放善意,也能够化解一下自己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如果特朗普的强硬政策持续到年底依然啥效果都没有,这在政治上是一个明显的失分,不利于其中期选举。

  现在释放善意,最后能不能达到让伊朗屈服的目的且不说,首先这态度,就可以给自己在政治上起到避险的效果——伊朗要是不接招,那特朗普完全可以将局势紧张的责任归咎到对方头上——只要能够加重国民对伊朗的厌恶,自己对伊强硬政策就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伊朗要是接招,那也没啥,打着寻求和平的名头去谈就是了,反正只要不谈崩,拖过中期选举,自己也就有了进一步的转圜余地。

  这是对美国和特朗普来说的。而对伊朗国内舆情,特朗普的这种善意释放,也能起到一种催化。毕竟制裁阴影风险下,伊朗民众的恐惧和担心是无法消除的。

  以前,伊朗政权可以通过煽动民众的对美仇恨,来化解经济制裁导致的民众对政府不满增加。现在特朗普主动释放善意,伊朗政权要是不接招,或者依然持对美强硬态度,这就会让他自己面临很大的内部压力——民众会将国家与政权切割开来,认为伊朗政权这是为了保护自己政权利益,而无视国家受损失,民众遭受痛苦。这样伊朗政权内部维稳的压力就会加大。而伊朗政府要是接招,鉴于国民对制裁解除的热切期盼,伊朗政府在面对美国时,其手头的筹码也要小一些,美国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空间,也由此更多了一分。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这次的对伊善意,实际上是攻守兼备,绵里藏针,既可以一定程度上摘清自己,又能够软化国际舆论的不利态势,并对伊朗内部舆情发酵起到一定催化作用。

  那么,面对特朗普的这套以退为进,伊朗又该如何应对呢?它究竟最后是会选择妥协,还是继续死抱着《伊核协议》不放手,将美国承认《伊核协议》作为重启对话的前提?云石君会根据形势发展,持续追踪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1863节。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8 05:46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