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35|回复: 0

东方时事解读:不可调和的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4 21: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 印度:ATM机内钞票全成碎片!元凶是老鼠

  评: 娱乐新闻一枚,博大家一笑。 只是有一问题,这个,果真如此吗?

  新华网: 房价飞涨工资不涨 日媒称日本四成单身家庭储蓄为零

  评: 20年前,就“不相信眼泪的”阿根廷,今天,又是热泪盈眶,失去了20年的日本,今后,还会失去什么?今天发这两则新闻,意思是:次贷危机10年后的今天,或在多地,即将上演20年前的一幕。 当年,美、日、欧相继无限量宽,可看看美国,看看日本,再看看欧盟,哪一家因无限量宽解决了当初的问题?没有,一家都没有。(日本的负债奇高,之所以还能挺,就是储蓄率高。)不是这样的,日本之所以能挺,一方面,是因为日元是所谓硬通货,能玩虚拟经济“续命”,另一方面,之所以三大硬通货币能玩虚拟经济“续命”,又是因为,有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在。 提示一个,日元无限宽松出来的流动性,许多,都投入了“美国国债”,并为美元,欧元进行“套利”提供了 “生产资料”。三大硬通货币的金融体系,就是这样“你侬,我侬,彼此情意浓浓”的撑了十年。一方面他们现在依靠中国这样的国家维持金融霸权,另一方面他们正在去摧毁他们维持金融霸权的基础。 这就是叫嚣与中国全面贸易战争的美帝(西方)自己最为矛盾、也最为忌惮之处。 眼下,伴随“ 20年前就不相信眼泪的阿根廷”再次眼泪飞溅,卢拉刚刚宣布参选总统的巴西,ATM刚刚被耗子侵袭的印度,等,恐怕也要“不相信眼泪”了。(韩前段时间是不是危险?中国最后关头扶拉了一下?)韩国,中国犯得着去拉吗?是韩国自己想靠过来。(可是巴菲特还在梦想着更大的收益了。)巴菲特的大嘴,还在帮助特朗普犯吹美国股市上十万点呢。 等着看美国最后一尊大神---巴菲特,倒下的时刻。(2017/5/9. 凤凰网: 巴菲特:美国依然很伟大 永远不要做空自己的国家。东方#巴菲特,是美国“诸神”系列的最后一尊神,东方时事解读多年前就强调一个意思:等待着这尊“投资之神”的倒下!)(那这样, 看美国股市也走得差不多了。)美国道指,从次贷危机后的6000多点到今天,已经涨了“400%”还要多,美国的经济是什么情况?匹配吗?用脚都想得出来。 所以,巴菲特所谓“永远不要做空自己国家”,就是一种违背常识的鬼话。

  环球网: 美将向土耳其交付F-35战机,有助于增加埃尔多安大选胜算?

  评: 西方与土耳其的真实关系,如果到今天还看不明白,就没救啦!最新消息是,土耳其宣布 ,在伊拉克北部建立了十多个临时军事基地,这是要做什么?威慑“与自己一起担任所谓担保人” 的伊朗。 这就是所谓:这年头,耗子已经开始给猫当伴娘的“怪事情”。(20年前的金融危机发生在亚洲。)2002年前后,南美也有一场,由阿根廷演化到巴西等,多年前,东方时事解读有详细的解读。(我记得网上某华侨评价过日本的金融无限量宽的现状:一个消化系统紊乱、糖尿病末期的老人,躺在病床上挂葡萄糖续命。)这个形象,很形象!其实,又何止日本一家,欧美,更甚!就这样了,还要叫嚣与中国全面打贸易战争,如果美国(西方)胆敢现在就全面“实质开打”,这不是等同找死?这个问题,东方时事解读之前曾经强调:对中国而言,能晚一点,多拖一天,当然好,这样更稳妥,未来有更大的空间,但必要时早点全面摊牌,也可,等于是“空间”换“时间”。这话说得更直白些就是:有时“长痛”不如“短痛”!因为,是疖子,总归是要挤的!(●2001至2002年的阿根廷: 众所周知,在2001年底,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在拉美第三大经济实体的阿根廷又一次重演,并开始向其它拉美国家扩散。我们知道,阿根廷经历过曲折的全球化历程,这表现在它“既”体验过开放初期遭受的强烈冲击,“也”享受过因外资大量流入带来的经济繁荣,但最终仍然爆发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针对2001年至2002年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其实在之前的讨论中已经详细讨论过,在这里不再重复,但为了更好地展开今天的内容,我们想重复强调这样几点:第一点,它是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1999年初的巴西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危机之后,在阿根廷暴发、并向其它拉美国家扩散的。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而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阿根廷2001年底暴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第二点,在我们看来,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暴发,“即”在于上述一连串金融危机使阿根廷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非常不利的变化的因素,比如:令阿根廷吸引外资的成本越来越高,“更”在于此前的“大规模私有化”所造成的严重恶果。事实上,依据新自由主义的模式,阿根廷等南美许多国家在那之前就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普遍进行私有化。当时,要求、并指导阿根廷政府大规模私有化的“指导思想”无外乎就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长期亏损;而外来的“处方”又是如此地“似曾相识”:只有将其私有化,才能减少政府干预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调动私人资本的积极性。而在这股私有化浪潮中,在短短的时间内(也就几年),阿根廷政府就把几代人挣下的国有财产卖得干干净净,绝大部分涉及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纷纷转让给私人经营。其程度,堪与墨西哥相提并论。值得强调的是,阿根廷政府在危机爆发之前,虽然通过私有化获得了大量收入、但这笔钱最终却被消费一空。据美洲开发银行的数据,在1990-1995年的私有化高潮期,共有123家国有企业被私有化,政府获得了185亿美元。而这笔巨大的收入可以使阿根廷政府继续大手大脚地花钱,可以继续给政府部门的官员支付高薪和优厚的社会保障福利,然而,其“主要作用”也仅此而已!●“私有资本的积极性”都用在什么地方了?毫无疑问,大规模的私有化令阿根廷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使“国家可支配的资产”相比“私人支配的资产”显得“极其不足道”,这样,稍有风吹草动,一个以“私有资产”为主体的经济体、其首先做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反应”、整体上必然就是“纯市场反应”,自然就是以“出逃境外”、“挤兑银行”为主,外加“收缩投资”与“解雇就业人员”而求“自保”。显然,对比那张“处方”,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在“阿根廷私有化”之后,在阿根廷“不仅减少、甚至没有进行政府干预”、而且全凭“市场机制”的“发挥作用”之后,“私有资本的积极性”都用在什么地方了?●由于没有必要的资源支撑,这些“非常规手段”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金融危机袭来之时,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常规手段上,阿根廷政府基本是“束手无策”,只得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而由于手中又没有必要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的“战略资源”作支撑,这些“非常规手段”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它们一经推出,要么是毫无作用,要么是适得其反,令金融危机雪上加霜!●爆发骚乱: 真实的情况就是:当时,处于金融风暴中心阿根廷宣布暂停偿还外债,冻结储户银行帐户,美元存款比索化、甚至一度宣布停止偿付1000多亿美元外债等措施,而随之而来的是阿根廷社会动荡、频繁更换总统(在极短的一个月不到时间内,竟然一口气换了5位总统)、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国民经济秩序极其混乱。在这个问题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事,就是2001年12月18日,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爆发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骚乱,抗议政府的金融管制措施。这一骚乱持续了2天。在与警察的冲突中,近30人死亡。期间,至于那种以“敲打锅碗瓢盆”为特征的“"锅碗瓢盆式示威、游行和抗议”则更是司空见惯,总之“连换5位总统”也没有令阿根廷社会稳定下来。●在阿根廷玩“大换总统游戏”的背后: 第三点,在阿根廷金融危机中,在阿根廷大玩“换总统游戏”的背后,除了国家层面的确“束手无策”之外,更重要的是,这种“连换5位”的本身,是一个与“华盛顿共识”讨价还价的过程。事实就是,金融危机之中,面对阿根廷的苦苦哀求,此前用一部“华盛顿共识”去指导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进行私有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视拉美为自己后院的美国、竞然是“无动于衷”,在所谓的“前提条件”满足之前,将金融危机的主因“咬死” 在“阿根廷政府腐败、社会低效”之上,反正是死也不肯拿出一美分来解救。直到阿根廷“被迫服用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开出的、围绕“将私有化进行到底”之“药理”的、一剂接一剂的“补药”为止。●阿根廷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一场“债务危机”: 第四点,就对本国、邻国的破坏程度与对世界金融冲击的范围而言,阿根廷金融危机对该国造成社会贫困和经济破坏之大,引发社会抗议和政局动荡之强烈,不仅超过阿根廷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也令当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东南亚国家”相形见绌,因为,与阿根廷金融危机同步发生的,还有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因此,首席评论员就明确指出两点:其一,阿根廷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一场“债务危机”。●这种“危世警言”由阿根廷政府发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在美国两党于最后时刻、“毫不令人意外地”调高了美债上限、再次确认美国将基于“种种企图”、必推“QE3(或者变相QE3)”、从而“进一步证实”美国债务问题在“美国国家与资本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矛盾”之下“根本无解”而“只能缓和”、并“进一步预示”全球经济必将“二次探底 ”、甚至“可能”史无前例地经济大衰退之后,从“历史的层面”去看,类似这种“防止发达国家将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转嫁给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危世警言”,由阿根廷政府发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其二,通过阿根廷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同步发生的那一连串“XX危机 ”,我们不难想像,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对其两家中的“任何一家”而言,其债务危机一旦全面爆发,在“美国国家与资本利益之间矛盾不可调和”、“欧美国家利益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而“ 欧美资本利益之间矛盾很难调和”的情况下,也将同步发生一连串的“XX危机”,并向对方、以至全世界扩散。---2011年8月5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谢谢你,大家参考!就在前天,IMF又为阿根廷开了一张处方。 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但又绝不是简单的重复!(东方能谈谈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区别吗,从东方的解读看,金融危机似乎是西方资本人为引爆的,而经济危机我个人以为是被迫爆发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危机。)你已经 ”自问自答“了! 按马克思理论的说法,经济危机是有周期性的,而西方的经济学,比如另一尊已经倒下的大神---格林斯潘的理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他的政策可以烫平,结果呢?被希拉里在国会上大骂”骗子“。

  环球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6月20日批准向阿根廷提供为期3年的500亿美元贷款协议

  评: (拉加德表示,鉴于过去几年的庞大财政赤字,阿根廷政府的经济规划着眼于在2020年之前实现财政基本平衡的目标,这将是恢复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金融危机,由于金融在今天已经涉及几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更要命的是,许多金融工具已经被”杠杆化“,所以,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会更加猛烈。 显然,格林斯潘酝酿了金融危机的金融手段,是烫不平经济危机的周期的。不仅烫不平,还更大程度地提升了未来金融危机的破坏性。 所以,希拉里骂他是”金融骗子“,一点也不冤枉他!某种意义上,周期性的传统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未来的金融危机,也是一种生产过剩,衍生金融工具的无边际泛滥。 当然,这是东方时事解读自己的观点,与地球上的任何一家经济学说,无关!也所以,未来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在地球上的哪一家或几家会爆发的最猛烈,大家自己思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3 14:02 , Processed in 0.0938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