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5|回复: 0

邱林:性丑闻让诺贝尔文学奖蒙羞,停办几年也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6 19: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典文学院决定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它近70年来首次推迟文学奖的颁发。在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因各种原因总共有7次未颁发,大多数是在战争年份,尽管1935年被认为没有候选人有资格获奖。最近一次未颁发是在1943年,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此前,瑞典文学院因一名女院士的丈夫——法国摄影师阿尔诺涉及性侵而面对院士离职潮和各方的指责。瑞典文学院称,文学院“经过漫长而激烈的讨论”后,做出2018年不颁诺贝尔文学奖的决定。

  出人意料的是,性侵案件的受害人还包括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也就是未来的瑞典女王。在去年发起的反性侵“ME TOO”运动中,有18名女性声称遭到阿尔诺性侵或强奸,这些性侵发生在1996年到2017年间。

  阿尔诺对瑞典文学院造成的伤害似乎已经不能挽回。除了18例性丑闻案件,阿尔诺还被曝从1996年开始,先后7次透露诺贝尔文学奖名单给博彩公司牟利。对此,瑞典文学院虽然表面上和阿尔诺和弗罗斯滕松夫妇中断了关系,但却选择放弃起诉两人,并且通过内部投票决定不开除这名女院士。

  瑞典学院纵容阿尔诺对女性性骚扰,对他泄露获奖名单失察,行为和态度的恶劣程度已经远不是失职这么简单了。由于不满学院的处理,6名学院院士先后宣布辞职。陷入重重争议的弗罗斯滕松院士本人,也于4月12日主动提出辞职,希望此举“能让瑞典文学院度过难关”。

  诺贝尔文学奖被认为是文学领域最重要的国际荣誉之一,发生了一系列丑闻后,现在快成了笑话。为了挽救这所被丑闻缠身的古老学院,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近期宣布将更改学院自建立以来执行的规定,允许院士辞职以补充新成员。

  形形色色的政治丑闻总是吸引着媒体的注意力和公众的好奇心,而西方的性丑闻也一直“长盛不衰”。就像此案中的当事人阿尔诺能与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接触,并性侵对方。但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道德与自律。

  要说此次性丑闻,从更深层次分析,人们会发现它已不仅仅涉及到法律问题,甚至还牵涉到文学奖的道德信誉问题。作为一个存在一百多年的世界性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仅是文学的见证,还是公正、信誉的见证。文学也是人学,不可能离开人心向背,也不可能离开理想主义和道德品质。

  事到如今,诺贝尔文学奖会不会因此而走下“神坛”?作为奖项授予机构,瑞典文学院将把所有的努力都投入到恢复公众的信任中。瑞典文学院学术上的专业程度,以及挑选文学奖获将者的能力,我们难以评价,但至少要先严肃对待自己活动和场所内的性骚扰行为,才能再次得到大众的真正认同。

  如今爆出这样的丑闻,以后世界人民将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一盛典?真是不敢细想。可是现在这种情况,我们怎能不质疑该奖遴选机制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呢?无论此次危机将来如何化解,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项百年制度,诺贝尔文学奖还将继续,当该奖荣光散尽,余下的也就只有灰烬了。

  由于性丑闻的影响在短期内无法消除,这势必影响诺贝尔文学奖的公信力,搁置今年的奖项是恢复声望的唯一方式。想想也是,即将评出了一位获将者,就算明年按原计划将2018年和2019年的文学奖一起颁发,很有可能“连获奖者”本人都不愿意领取该奖项。与其如此,该奖项还不如停办几年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4:50 , Processed in 0.5007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