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22|回复: 0

补壹刀:人人喊打“师生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9 15: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颗子弹飞了20年,击中目标,沈阳沦陷。

  “校园性骚扰”“师生恋”等话题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社会高度关注的背后,有朴素正义感的驱使,有对弱者的同情,还有更复杂的心理。

  舆论已经不满足于仅对沈阳进行道德谴责,不少人开始呼吁“全面禁止师生恋”。他们在论证自己观点时,常引用国外特别是美国的例子。该不该禁,如何禁,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美国的情况同样是复杂的。

  美国:禁止师生恋的争议

  看过《老友记》的刀友都知道,其中有一段正好讲了罗斯和他的大学生女友伊丽莎白的恋爱故事:一开始,罗斯觉得师生恋会受争议,但没有触犯校规,所以他勇敢地与伊丽莎白约会了。等遇到同事梅尔,梅尔给了罗斯一语棒喝:“跟学生交往是违规的,你肯定要被解雇了。”

  严格说来,美国大学几乎都有明令禁止性骚扰的校规校纪,并设有专门的性骚扰申诉委员会。即便如此,美国大学校园里的性骚扰现象也有不少,且多数不了了之。

  2015 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院长苏吉特的助手公开举报曾被苏吉特性骚扰。学校随即通过调查予以证实,苏吉特也引咎辞去院长一职。

  但令人失望的是,苏吉特并没有得到切实严惩,他的教职、薪资和福利没有取消,就连旅游资金和研究资助也没有被削减。

  叨姐莫名就想到了北航的陈小武,虽然之前已被证实有性骚扰行为,被撤职并撤销教师资格,但最近人们发现他的名字又出现在国家重点计划名单中(该项目随后被撤销)。

  还是回到美国。2016年10月,40岁的简·威伦布林刚刚在圣地亚哥一家研究所当上副教授,没多久,她就向波士顿大学递交了一封投诉信。她投诉的是20年前在波士顿大学读研期间的论文导师、波士顿大学南极研究组主任戴维·马钱特。简说,马钱特曾多次对她出言侮辱,甚至在旅途中与其他男人“长谈”她究竟是“荡-妇”还是“妓-女”。

  这显然不是个案。过去3年,加州大学系列校园就有28位教员被卷入性骚扰丑闻,包括洛杉矶分校一位教授给自己指导的女研究生写了300多首情诗,尔湾分校艺术学院院长因性骚扰同事被降职,还有圣塔芭芭拉分校一位印裔教授因性骚扰指控被迫辞职。

  对你情我愿的师生恋,美国高校的态度过去一致比较暧昧。只要没有告到学校的教师委员会,几乎所有大学对师生恋都是“Don't ask, Don't tell”的态度,说白了,就是睁一眼闭一只眼。

  不过,近年来情况有了微妙变化。2001年,弗吉尼亚州威廉玛丽学院的一名男老师在杂志上详细讲述了他和已婚女学生的恋情故事,学校很是难堪,最终下了禁止师生恋的决心。

  此后,陆续有高校跟进,对师生恋做出限制或禁止的规定。

  有的是完全禁止。俄亥俄州北部大学就规定,所有教职工不得与未婚学生发生性关系。

  有的学校把本科生视为重点。哈佛大学、西北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禁止教授与本科生发生性关系或恋情,同时也禁止学生助教藉职务之便和其他学生约会。

  还有学校是部分禁止。伯克利音乐学院规定,和学生有利益冲突的教授一律不能与该学生发生恋爱关系,利益冲突指的是成绩、就业、奖项等。

  还有一些学校只是给出委婉规劝。比如马塞诸塞州阿默斯特大学在教师手册中指出,这将可能影响教师私生活,并要求一旦教师和学生有恋爱关系,需要上报。

  要知道,从一开始,禁止师生恋的规定就面临了诸多质疑。最主要的反对理由是,认为禁令违反了美国的宪法和个人自由的基本原则。

  谁都不能忘了,师生恋中除了爱情,还有权力的影子。美国一本反对校园内性骚扰的作品《欲望横流的教授》中就写到:“学生和教授之间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关系,TA的教职已经赋予TA权力。”

  南非著名作家库切在《丢脸》一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孤独的教授遇到一个孤独的女学生,两人自然而然产生恋情,他顺便用自己的教授特权为这个女生考试作弊。事发后,他被学校开除,身败名裂。这个故事虽然是小说,但是,现实中亦是如此。

  一旦是与未成年学生发生的师生恋,就算冠以“真爱”之名,情节也是相当严重的,一律会以强奸未成年人罪入刑。

  日本:“职权骚扰”到“学术骚扰”

  “师生恋”可以说是日本电影电视剧的经典题材之一。1999年,由松岛菜菜子和泷泽秀明主演的电视剧《魔女的条件》就讲述了一段惊世骇俗的“师生恋”。这部剧距今已经将近20年了,但受欢迎程度丝毫未减,常常被列为“10大必看的日剧之一”。

  日本影视剧中描绘的“师生恋”确实美好甜蜜,但在日本现实社会中它却是一大禁忌。诚然,从恋爱自由的角度来看,老师与学生有权利自由恋爱,但是恋爱与骚扰的边界往往难以界定。因此,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各地方的教育委员通常会明确规定禁止“师生恋”,并且大多以“猥亵行为”对教师进行处罚。

  由于未成年在心智情感的不够成熟,所以“师生恋”问题主要集中在日本的初高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大学中就没有扭曲的师生关系。事实上,基于师生地位和权力的不平衡而导致的性骚扰、职权骚扰问题一直是日本大学校园中难以祛除的顽疾之一。

  关于什么是“性骚扰”,刀哥在这里就不多言了,主要向各位刀友介绍一下什么是“职权骚扰(Power Harassment)”。根据日本政府的定义,即“在职场中,利用职务地位或人际关系等职场中的特定优势,在超出正常工作业务范围的背景下,对劳动者施加精神或肉体的痛苦,或者使工作环境恶化的行为”。大学虽然也是一种“职场”,但毕竟还有所差别,所以基于“职权骚扰”,日本人有创造出了“学术骚扰(Academic Harassment)”的概念,即在大学等学术机关里,教职人员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不履行学术指导职责、强制学生留级以及迫使学生从事与学术研究无关的内容等。日本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的时候,通常使用“职权骚扰”或“性骚扰”,而使用“学术骚扰”的时候并不多。

  尽管没有具体的统计,但刀哥结合自己在日本的留学经历来看,日本的国立大学在处理教师“职权骚扰”问题上要比私立或公立大学严格。比如,2004年12月24日,东京大学(国立)宣布解聘理工学研究科教授片山武司,由于片山曾在1995年-1996年性侵其指导的女学生,同时东大还决定削减片山33%的退休金,用以赔偿受害女学生。

  2008年3月,宫崎公立大学宣布对一名49岁男性教授口头警告,原因是这名男性教授在2006年的时候曾给女学生发带有爱心型的短信,并且在调查旅行的时候,亲吻女学生的手。

  2010年10月31日,位于冲绳县的琉球大学(国立)宣布解聘法学与文学部的一名60岁男性教授,其原因是改名教授从2003年11月开始,与一名女学生保持了长达1年半的不正当关系。

  今年2月22日,大阪大学(国立)宣布对该校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的一名60岁男性教授进行3个月停职处分,原因是该教授在2013年-2014年先后多次强制学生参加课后聚餐。

  与私立大学或公立大学不同,日本国立大学教授的薪资往往来自于国家的财政预算,也就是说日本纳税人支撑了国立大学的日常开销。这样一来,当国立大学的教授涉及“职权骚扰”问题时,往往会受到媒体和舆论的严厉批判。刀哥在日本留学时就发现,国立大学教授的丑闻往往会被媒体大肆报道,而私立大学或公立大学的话,虽然也有报道,但力度远不如对国立大学教授丑闻的报道。

  另外,在一些具体的司法判例中,涉嫌“职权骚扰”的大学教授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2015年7月,日本神户地方法院裁判东京大学医院研究科某40岁男性讲师向一位30岁的女讲师赔偿1126万日元(约66万4千人民币)的赔偿。原因是,该男性讲师在2010年7月-2012年8月指导论文期间,曾有过性侵欣慰,并造成该名女讲师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最后,因为在大学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所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给学生一本关于“职权骚扰”的手册,在其中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职权骚扰”(或性骚扰)、遇到“职权骚扰”问题时应怎样处理等。同时,在日本的大学中也都专门设立“相谈室”,有点类似于心理辅导,遭受“职权骚扰”、抑郁或有精神压力的学生可以随时前往接受疏导或诊断。虽然“职权骚扰”问题无法彻底根除,但日本学校的这些做法却有助于降低类似事件的发生。

  台湾:明文禁止师生恋

  在师生恋这个问题上,台湾的情况其实和美国、日本类似。

  两岸有一段民国时期共同的记忆,那个时候,鲁迅与许广平、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师生情被传诵至今,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恋情不伦、或者败坏了社会风气。

  1962年,琼瑶描述师生恋情的小说《窗外》问世,就像之后其他的琼瑶作品一样,《窗外》几乎俘获了当时全台湾少女的心。

  那些看着《窗外》长大的年轻人,在遇到心仪的老师时,也像小说中的江雁容一样主动发起进攻,很多“师生家庭”就此促成。在那个年代,这种恋情不仅没有被禁止,还因带着某种浪漫色彩而被传颂,一时成为佳话。

  但这些年来,台湾社会对“师生恋”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

  2011年10月底,台湾“教育部”一纸禁令,要让“师生恋”在台湾销声匿迹,如果有教师违反规定,就可能会受到停聘或解聘处分。

  这道涉及爱情的法令,获得大多数台湾学校的支持,但在一些学生群体之间却引来了“阻碍校园恋爱自由”的骂名。

  当时台湾的教育部门做出“禁止师生恋”的决定,可能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相关的案件太过骇人听闻,比如台北市传出某小学女老师与14岁男学生相恋,并多次发生性关系,震惊了台湾教育界。

  2010年一整年台湾就有36位教师因性侵犯、性骚扰、行为不检有损师道等原因遭到解聘。相关部门深入调查这些案件才发现,其中有不少案例原来都是师生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教师劈腿、没能好聚好散,遭到当事学生或前男友、同学检举,老师最终受到了惩处。

  在台湾的诸多案例中,有很多宗老师往往是“涉世未深”的一方,有的女学生甚至每次与老师上床都用手机录音,师生恋对于老师来说反而成了高风险行为。而禁止“师生恋”不仅保护了学生,也可以保护老师。

  所以,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台湾,都是因为拿不出更好的办法解决当代“师生恋”中权力不对等导致的利益输送和宰制关系,以及难以厘清“师生恋”和性侵、性骚扰的界线,而不得不明文规定禁止“师生恋”。

  大陆:规范和边界逐渐清晰

  这次大陆的沈阳事件,因为时隔太远和当事一方的故去,重提时已经演变成罗生门,人们只能粗略感觉到作为教师沈阳的师德是“有问题的”。即使事情发生在今天,人们可能也很难分清,这到底是一起感情纠纷,还是触犯了法律的性侵事件。

  在大陆校园,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而颜面扫地的教师,还是少数。与之相比,这些年,几乎每所大学都流传着一些“师生恋”类型的故事,其中又以40多岁风华正茂的男教授抛妻弃子,其女学生成功上位最吸引人。刀哥就曾从朋友那里,听到过不止一个版本的“学妹变师母”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也不乏精彩的细节,比如哪位老师突然又“心猿意马”了,学生半推半就不得不服从,毕竟自己学业的生杀大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还有一些厚黑学的版本,比如师妹运筹帷幄计划多年,最终成功踢走正宫,取而代之。但这往往还不是故事的结局,刚上位的师妹没几年就失了宠,因为又出现了一位更年轻水灵的师妹。这些故事中,大多都是男已婚、女未嫁。

  还有一些分不清是羡慕嫉妒恨的说法,比如自从某某和老师在一起之后,她的论文发表量就急剧上升了,有时是第一作者,有时是第二作者。

  在刀哥的大学里,这些故事都逐一上演过。当时我们在谈及这些事情时,都觉得世风日下,老师竟然成了这个样子,他们上课时口中说的“权力的边界”,走下讲坛后却欣然跨越。

  有一位了解情况的学者告诉刀哥,其实“师生恋”在大学里有,但也不能夸张地说是普遍现象,这些事情还是个案居多,但因为传播得广,影响比较大。

  2015年的《刑法修正案》有一条被认为是针对教师等特殊群体做出的,那就是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需求禁止被告人从事相关职业3—5年。

  大陆的校园里,倒还没有一所高校明令禁止“师生恋”。刀哥请教的这位学者透露,各大高校的相关规章都已经在制定过程中。目前,对于引起了风波的“师生恋”,人们还是惯从道德的视角进行观察,学生群体普遍觉得这有违师德。

  从学校的角度,处理相关问题的方式正在和美国趋同,那就是一旦老师遭到投诉,那就是以弱势的一方的感受为主。即使老师可能只是拍了一下学生的肩膀,或者在课堂上讲了一个不得体的笑话,只要让学生感觉到了受侵犯,那么老师很可能要承担责任。

  这位学者还说,我们现在确实在沿袭美国的高标准,但是很多边界确实还需要在相互磨合中用规则厘清。

  这种高标准对高校的师生关系也在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比如老师和学生见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往往还会拉上一个人,或者大开着研究室的门。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会更安全,学生不会因老师的心猿意马而遭受侵害,也不会因为学生的意乱情迷中让老师蒙受不白之冤。

  高标准下,学生和老师也都更加职业化,老师可能会比较少提供给学生教学之外的帮助。但这种情况还在变化中,因为如果规范和边界都越来越清晰,那么师生的关系和互动方式也还会继续变动。

  其实,刀哥觉得,目前的高标准是一件好事,遵循这些标准有利于让教师更加明确自己在校园里行为的边界,也减少事情发生时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至于高标准下过犹不及的那部分,也一定将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回归本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9:18 , Processed in 0.1719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