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65|回复: 2

井底望天:大国游戏(之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 08: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国游戏(之十)

第三篇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元】萨都刺

二十一

  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动作,说穿了就是为美国的中亚行动提供可靠的通道,同时堵死中国在西边的出路。这个政策的最大问题和永远不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根本不考虑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利益。它一方面要求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牺牲本身利益来确保美国的阿富汗政策和中亚政策的成功,但在另一方面又不顾巴基斯坦人的反对,拉拢印度来对付中国。

  中国的政策恰恰相反,把中国的利益和巴基斯坦的利益摆到了一起。同中国联盟,既可以让巴基斯坦强大以抵御印度从未放弃的蚕食计划,又可以在经济发展中富裕起来。所以中国从来不需要在巴基斯坦的政治内斗中发表任何意见,因为不管谁上台,都会珍惜与中国的友谊和关系。

  而美国就需要在巴基斯坦各利益集团中寻找合适的代理人,希望通过美国的强大军力和经援,令投机政客利益小团体得利,从而愿意牺牲巴基斯坦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听从美国指挥。

  美国的计划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1.由媒体牵头,舆论造势,孤立打击目标。首先让人出书写文章,大书特书巴基斯坦军方如何乱用美国提供的数十亿援助。这样可以拨动美国公众舆论压力和巴基斯坦普通人情绪。一边是美国公众很恼火,你收了我们的钱不干正事,另一边是巴基斯坦百姓很恼火,你军方拿了外国人钱,又不和我平民分羹。这一招下来,巴基斯坦实权派——军方就被孤立了。

  2.随后由政治外围势力施压。即由美国政治外围圈的人,如国会参议员或众议员发表声明,甚至通过外交关系协会提出无约束力的法案。因为这些政治势力对具体政策没有决定权,但是比较容易公开发表意见。在巴基斯坦问题上,由于巴基斯坦并不就范让美军在境内进行活动,美国动用了参加竞选的两党总统候选人,就未来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提出暗示。

  3.再由主要操作手出面,安排具体条件和要求。通常美国政府行政效率很高,根据情况的不同,由国务院、财政部和五角大楼其中的主管牵头,由对口单位领导负责。比如对朝鲜和伊朗进行的经济战就是由财政部负责,而有关巴基斯坦的政治安排则由副国务卿连同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分管,比如商谈布托夫人的回国执政安排,和穆沙拉夫的分权及合作事宜等事情便是如此。同时,美国负责中东、中亚和南亚的中央战区司令部则就想要进行的军事配合行动与巴基斯坦军情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

  4.最后由美国政府控制的非政府组织操作选举。在选举之前,美国“民间非政府组织”国际共和党研究所[1]公布了布托的人民党大胜的民意调查结果。该组织由美国政界的重头人物领军,主席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包括很多美国前政府官员、现任国会议员以及大军火商老板等。凡是当期全世界各地为美国比较“关注”的选举,该组织都会未卜先知,事先公布民调结果。一旦选举结果与此公布的民调不合,选举中的反对派就会以此为明确的证据走上街头抗议执政党选举舞弊和选举不公。而在各选票站监督选举的“中立”的观察员(基本上来自北美和西欧),就可以提供选举舞弊的案例报告,从而证明选举的不合法性。这种做法对那种两派候选人选情相互接近,投票结果不分仲伯的选举实效最大,比如说在乌克兰的选举中就是以反对派上街的办法到达了最终夺权的目的。

  当然,有时候执政党的支持率太高,比如最近俄罗斯的选举(指俄罗斯2008年3月的总统大选——编者注),这一招就不太好使。但是并不排除美国指责俄国选举不公平。有时西方媒体会自打嘴巴,在选举结果公布前,大肆攻击选举不公,政府作弊。可是当结果宣布反对党得胜后,马上又改口说选举大致公正。津巴布韦的国会选举就是这种情况。


二十二

  巴基斯坦的政治主要由布托家族的人民党和谢里夫家族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掌控。谢派控制巴基斯坦中心旁遮普省,而布托控制信德省。基本上民选政府由这两家轮流掌权,一旦他们做得不好,巴基斯坦军队就发动政变,推翻政府并亲自执政。
图3.1 四个影响巴基斯坦政局的人 左到右依次为: 旁遮普人谢里夫、军人穆萨拉夫、
信德人贝·布托夫人和丈夫“10%先生”扎尔达里

  本来,美国的安排是让布托夫人掌权,穆沙拉夫退役出任总统,然后在布托的领导下,对巴基斯坦军情系统改组,更好地服务美国利益。但是大部分分析家认为,布托如果上台后,就会忘记她对美国做的承诺,基本上重复穆沙拉夫对美国虚与委蛇的态度。而且巴基斯坦军方也会对她阳逢阴违。加上她的先生扎尔达里是出了名的10%先生(指他在老婆当权期间,任何公共工程都要拿10%回扣),如果把军方逼急了,就会抓住政府官员贪污的把柄,再来一次不流血的军事政变。

  但是,布托夫人很快遇刺身亡,把美国计划彻底打乱。当时,上一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新保守派里的出名的极端鹰派博尔顿[2]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建议美国不要再乱来,以免巴基斯坦局势彻底失控。布托死后,巴基斯坦选举基本呈胶着状态,人民党一党难成气候,必须联合谢里夫。但谢里夫与沙特阿拉伯关系密切,其政治倾向也比较亲宗教势力,是美国在巴基斯坦政治中一个大麻烦。而且,巴基斯坦其他的势力,如法官和律师等法律界人士,都会变成政治安排的变数。

  所以最后美国在巴基斯坦只能采取的是搅局的做法。在南部可以变相支持俾路支独立运动干扰中巴合建的海上枢纽,在北部可以直接借口打击塔利班进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地带破坏通往中国运输线的建设,这些都可以扰乱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和贸易活动。而当美国的势力在巴基斯坦站住脚后,就可以开始支持新疆的分裂运动。

  本来笔者以为在经历了四川大地震之后,美国人不会在奥运会之前搞事,但是看来大家对美国政客的人性估计太高。在5月22日,来自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布朗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案,攻击中国的新疆政策。要求中国释放恐怖分子玉山江和因从事分裂活动而被判刑的热比娅儿子,并将新疆的双语教育、维吾尔姑娘到东部沿海城市打工赚钱等统统归结成种族迫害。从短期来说,这个法案是为了配合美军在喀喇昆仑山的行动,鼓励维吾尔分裂分子在奥运会期间闹事;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新疆骚乱,会严重影响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利益,使中国忙于稳定内部,无力阻挡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中亚的控制。

  从行动效率来说,美国显然比中国要棋高一筹。首先是美国政府内除了既有分工协作外,其外交行动主要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统筹。而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主管任命完全不受美国国会的限制,其操作可以跨部门而不受繁文琐节的牵制。加上政府关键部门的首脑都身处其中,例如国务卿、国防部长、三军总参谋长、情报部门主管、安全部门主管、财政部长等等,使部门间的情报和信息交流畅通,高效而保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最得意之作,就是尼克松任内,基辛格的中国政策转变。如果当时这个外交政策的变化,必须通过正常行政部门的话,估计早就半途哗然,造成美国政局动荡。

  其实,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组织。清朝于1729年(雍正七年)设立的军机处,几乎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类似,在处理西北军务如攻打准噶尔和大小合卓平叛上,快速敏捷,行动得当,是清朝在西北取得军事胜利的一大原因。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二个特征在于其只做统筹和决策,但不负责具体实施。具体的外交、军事和经济手段,则由各统管部门的主管领军,其他部门配合。牵涉经济制裁的事情由财政部挑头,外交斡旋由国务院主管,军事恐吓由五角大楼负责,破坏渗透则由中情局和战区特种部队指挥部包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当然,美国和中国国情不同。美国政府很大的功能在于管理世界而不是内政,所以它的功能建构和实际经验都很强,如果中国要想在国际上来玩大国游戏,虚心向美国学习,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一课。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与美国媒体的良性互动。讲究新闻自由的美国媒体在配合美国政府上面,往往担当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对巴基斯坦的发难,就是以《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为题而揭幕的[3]。该文谈到了巴基斯坦核武器的危险性,建议美国出兵控制核武,从而为将来美国可能的军事行动等政府行为,预设好美国国内民意的认同框架。

  美国的媒体运作,是通过各种基金会支持的思想库,以及各大学的研究项目养活的研究人员在媒体上提供“专家”意见,来控制民众对议题的理解。当这些拿着利益集团提供的资金的谋士,以挂着大学教授等似乎很中立、很有学问的牌子头衔出现时,民众就比较容易接受他们的灌输。而这些观点如果是从“非政府”的新闻媒体出来,那就更显得是那么回事。而等到政府再出来“接受”这些专家的建议时,那么这个政府行为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很理性很合理的了。

  中国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经验要学,很多功夫要做。不仅在国内舆论上是这样,在国际舆论上也是如此,而且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条件。比如对西方读者来说,中国香港的媒体就比内地的媒体,更容易被接受。而在香港或者新加坡的大学和研究所做教授发表的观点,也能让西方人士听起来更像那么回事。
图3.2  2007年10月21日的《新闻周刊》封面,组织起对巴基斯坦的舆论关注

  大国游戏(之十二)
————————————————————————————————————————————————————————————
[1] 美国国际共和党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简称IRI,是一个号称“在全世界推进民主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
[2] 博尔顿,J Bolton,共和党鹰派,在2005-2006年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后来被美国前驻阿富汗大使哈利勒扎德取代。
[3] 见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2007年10月21日封面主题报道:“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不是伊拉克,而是巴基斯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19:1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美这个邪恶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0: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玩民主选举和舆论控制确有一套经验
不过,这一次和普京算是彻底‘结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07:13 , Processed in 0.0938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