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19|回复: 0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17年07月21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8 1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待续.....................

  ●其“现时意图”究竟何在?

  如果在这些信息的层面上,再去观察......西方开始“尝试”将制裁矛头“提前”指向中国,也就不难看出:尽管我们一再警示“要警惕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或今天晚上就会正式向西方投降”,但是,在“俄罗斯本身仍然未被西方实质性消化”之前,在中国“一向(注: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坚持“上述原则”的情况下,美国(西方)却在“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即将举行”的这段时间里,突然施展出“将制裁矛头提前指向中国”这一手段,这就令我们很容易想到并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其“现时意图”究竟何在?

  ●要搞清楚这问题,得回到“美国(西方)中东战略”在南亚下的一手重棋!

  在我们的讨论中,要真正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还是得回到“美国(西方)中东战略”在南亚方向下的一手重棋!

  而在之前的点评中,围绕“印度军事人员侵入中国领土”及“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突然爆发军事冲突”一事,我们曾经给出这样一组重要观点,即:

  第一个观点,我们注意到: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爆发军事冲突是在“中国强硬要求印度必须无条件撤军、且一天天升级对印度的警告”,以及俄罗斯与中国就朝鲜试射洲际导弹与朝鲜半岛问题发表了一份“中国色彩极其厚重”的“共同声明”之后出现的。

  我们认为,在这份“共同声明”出来之后,俄罗斯、伊朗与西方虽未就叙利亚冲突缓冲区问题达成进一步协议,但俄罗斯却仍然在与西方继续在谈论这一问题,这些说明:俄罗斯在接收到所谓“错误信号”、所激起的斗志,仍然是“继续与西方在叙利亚与乌克兰问题上讨价还价”!

  第二个观点,在“第一个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认为,这一次,巴基斯坦显然是瞧明白了.....朝鲜“完全无视美国的动武警告、成功试射指向美国的洲际导弹”但却“根本无事”.....所依据的“现阶段国际斗争的基本原理”,那就是:大可吃定“美国(西方)为加压中东(俄罗斯、或伊朗),在关键时刻,只要中国极其强硬,西方就必然示缓其它方向”这一条,大胆地“基于自己的核心利益”,对应“中国的核心利益”、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以争取以往通常很难争取的利益!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越是敢于玩“导弹(捣蛋)”的,反而越安全!至少是承受的压力,反而会越小!

  第三个观点,基于东方时事解读之前的相关讨论,我们强调:不难看出,在西方已经开始动用印度这枚重量级棋子之后,如果其“相关计划(注:详细内容请参阅之前点评)”顺利,则其后续加压动作,要不了多久,必然会落到巴基斯坦的头上,而加压的手段,少不了克什米尔这个点。

  第四个观点,其于“第三个观点”,东方时事解读强调:对巴基斯坦而言,在这个时间点,凭借“中国通过对印度日益升高的压力”所对西方的中东战略所表现出的“极其强硬”所提供的“树荫”,配合中国的步调,打乱、最好是破坏西方与印度已经瞄着巴基斯坦的后续计划,无疑是在“提前消解后面很可能遇见的大麻烦”!

  而有必要再次说明的是:中国针对“西方的中东战略”所表现出的“极其强硬”,在目前,在这件事情上,主要体现在这样一层意思上:一旦中国与已经沦为西方棋子的印度之间爆发军事冲突、且局势全面失控,中国同样会选择提前掀桌子:

  比如,兑现所谓‘两种战略准备’中的一种。而不论是哪一种,在西方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本身之前,都是西方所不能承受的。

  另外,我们认为,中国对印度具有巨大军事优势,印度是个有核国家,但在中国已经具备中段反导的能力下(注:中段反导,它虽对俄罗斯、美国、中国这样的核大国没有大的作用,但对印度这样的所谓有核国家却很有用),这样,中国可以视情况对印度进行军事压力升级,反之,印度却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能长时间承受这个综合压力!

  第五个观点,而我们也进一步认为,要做好“第四个观点”所描述的这件事,对巴基斯坦而言,克什米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一如朝鲜手中的“导弹与原子弹”!

  ●由于时间因素,俄罗斯在与西方的讨价还价,或将取得一定效果;

  第六个观点,也是这组观点中最为重要的观点: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巴基斯坦的这一动作,无疑从南亚方向,直接叠加并极大强化了“朝鲜试射洲际导弹”所加载在“由于时间已经到了,中国已经随时准备掀桌子”这个频谱上的信号强度,特别是,巴基斯坦方向,原本就是东方时事解读之前“曾经期望”有所动作的方向,因此,在巴基斯坦这次仿效朝鲜、大胆地“基于自己的核心利益”,对应“中国的核心利益”、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以争取以往通常很难争取的利益的事实下,我们可以预期:

  其一,由于时间因素,俄罗斯在与西方的讨价还价,或将取得一定效果;

  ●再谈......一旦突然出现“印度主动示缓、甚至示弱”的迹象,那么.....

  其二,在“其一”的同时,同时要警惕的是:一旦“中国与印度”间的这次边境对峙,突然出现了“印度主动示缓、甚至示弱”的迹象,那么,东方时事解读就要提示注意两点:

  第一点,由于其背后起作用的仍然是“(西方)为加压中东、而不得不示缓东北亚”的原理,因此,俄罗斯恐怕就很难将讨价还价的游戏继续坚持下去!

  第二点,一旦观察到第一点,再结合美国务卿计划访问乌克兰,所有这些则说明,叙利亚形势,或中东形势,近日将形成“实质性突破”,不论是有利、或不利于国际社会之中东共同利益,总之,将形成实质性突破!

  ●围绕我们警示的“两点”,过去的一个多星期里,赫然出现了这样几条动态

  而在时间又逝去了一个多星期之后,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围绕我们警示的“两点”,在我们的拭目以待中,赫然出现了这样几条动态。

  其一,据媒体报道,7月11日,印度外交国务秘书苏杰生在新加坡发表演讲,首次就中印军方在洞朗地区的对峙表态。而据媒体报道,这位曾任印度驻华大使的苏杰生表示出这样几个意思:

  首先,印中关系交织得过于紧密,不允许让边界争端导致永久性的伤害。印度和中国不能让分歧演变为争端;

  其次,印中关系如今呈现多个维度,内容如此丰富,如果简单地变成非黑即白的争论,不是严肃的态度。

  最后,在被问到日前中国指责印度军队越界进入洞朗地区的问题时,苏杰生称:中国和印度时常在边界发生争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测试我们的成熟度”,“我们过去能解决这些问题,这次为什么不能?”。

  ●美国(西方)因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进一步示缓东北亚”的“具体表现”!

  其二,7月14日俄国防部网站上发布的新闻公报中称,目前叙利亚冲突降级区的情况稳定,俄土联合停火委员会俄方一昼夜记录到12次违反停火机制的情况。

  其三,7月17日,韩国正式提出与朝鲜举行军事会谈的想法,建议于7月21日在边境地区的板门店进行磋商,此外,韩国同时还提议8月1日在板门店举行红十字会工作会谈。

  在进一步展开上述话题之前,东方评论员想提前强调一个:我们对“7月17日,韩国正式提出与朝鲜举行军事会谈的想法”是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显然,这正是美国(西方)因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进一步示缓东北亚”的“具体表现”!

  毫无疑问,种种原因之中,就包括有中国在具体处理“印度挑衅”时所发出的强烈信号!比如,新闻报道“解放军已经将万吨‘军用物资’调运入西藏”一文中所提及的解放军“西部战区的频频军演”

  ●“中国军事”开始对“本质上较1962年好不到哪去的印度”进行“持续加压”!

  而针对“其一”,我们注意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官方始终强调如下态度:

  首先,中国外交部反复强调印度必须无条件撤出进入中国领土的军事人员,并强调了这样一层意思----这是一切“有效对话”的前提。

  其次,针对印度外交国务秘书苏杰生的相关表态,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在接受印媒采访时对此问题明确表示:这是印军首次越过双方已定边界,侵入中国领土,形成两军近距离对峙。这与过去双方边防部队在未定界地区发生的摩擦有本质区别。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

  不仅如此,我们还注意到,就在中国外交部在外交层面持续高调抨击印度的同时,据近段国内、外媒体的不同报道,中国军方除了在中印边境方向进行了一系列高原实弹军事演习之外,其实早已经伴随这种系列演习、开始向中印边境方向“增调”大量军用物资。

  ●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国更不是62年的中国”的综合要素!

  有必要补充的是,这里之所以用“增调”的说法,是因为随着青藏铁路及一系列高等级、甚至高速公路的修建与开通,多年来,中国早已在中印边境方向调运、囤积了大量军事物资。而除了“解放军武器装备在整个体系上技术水平(注:比如,对印度那点儿核力量威慑极大的中段反导,歼20隐形机等)”的“天壤之别”外,这种大量军事物资的迅速调运与大规模囤积条件,再加上取代美国经济、已然是全球经济火车头中国经济的庞大实力,尤其是“以62年的硬件条件、也一样取得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国更不是62年的中国”的综合要素!

  毫无疑问,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其一”这一动态,尤其是围绕“其一”这一动态(注:这一动态的本质是印度开始主动示缓),除了“中国外交”的态度非常坚决之外,“早已不是1962年”的“中国军事”已经开始对“虽然也不是1962年、但本质上较1962年好不到哪去的的印度”进行“持续加压”!

  ●西方“此时”突然“此举”所折射的决心尤其是意图不可小视

  而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从整个局势观察,印度是西方直到目前为止、针对中国、直至国际社会(注:包括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朝鲜等、甚至包括印度这个国家自身的核心利益。这一说法,请大家仔细体会)已经动用的量级最重的一枚棋子,且是在中东(叙利亚)仍然有事情“有待最后落定”的情况下,悍然“提前出手”的一枚棋子!

  因此,西方“此时”突然“此举”所折射的决心尤其是意图不可小视,而我们想强调的是,这种“不可小视”就是“在战术上要极其重视”!

  ●中国早就在准备欧美联手在南亚搞事的相应应手

  然而,我们还想强调的是,由于对南亚这个战略方向(当然包括了印度),中国早就在准备欧美联手在南亚搞事的相应应手。

  首先,“应手”中最前瞻的一条就是“几年前就开始慢慢减轻南亚战略方向在中国全球战略中的战略配重”,也就是所谓的“南亚减重”。

  其次,“应手”中最具概括性的一条就是“随时准备启动经济最低内循环”

  ●在战略上,仍然完全可以藐视之!

  因此,尽管西方“突然此举”所折射的决心尤其是意图“不可小视”,但是,一则是中国早就准备有相应的应手,再则是由于“时间已经到了”,因此,在战略上,仍然完全可以藐视之!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中国早就为“目前已经深度合流的欧美联手在南亚搞事”所准备的“相应应手”,在“中国外交”的态度非常坚决与“中国军事”已经开始对印度“持续加压”、这一“组合拳”的“并联折射与串联放大”下,就可以反手施压、甚至调动西方、至少是打乱对方的行棋步调!

  至于如何理解上述这段内容?

  ●要彻底理解所谓“南亚减重”的战略效应

  首先:是要彻底理解所谓“南亚减重”。在中国全球战略有效减轻南亚战略方向战略配重的背后,头一个效应是就此取得一种战略效应,那就是:西方即便是已经决心正式动用印度这枚重量级棋子,但其行棋方向、也就是南亚方向,因“已经减重”从而并不是中国最为关注的战略方向。

  而在“南亚已经减重”的基础上,由于西方远未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本身”,所有这些,就为中国全球战略在各个战略方向的的战略腾挪、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要具体把握所谓“南亚减重”的战术效应

  其次:“南亚减重”其次获得的一个效应是一种“战术效应”,那就是“具体的选择”的灵活性:一如围棋与象棋中的某些行棋步调,其所对应的“战术效应”就是:或可选择“策略性弃子”,或可选择“策略性兑子”。

  ●如果选择“策略性弃子”,那么........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选择“策略性弃子”,那么,这一手的直接目标是西方的全球战略,其核心要义就是“令原本想在南亚‘玩小赌以怡情(注:关键是:有控的局部政治或军事混乱,以策应西方的中东战略之急需)’”的西方,因要直接面对“大赌伤身(西方对全球经济、特别是金融局面的掌控全面失控)”的不可控局面,从而不得不自我收敛、继而不得不转而被动、甚至主动地约束印度!

  也正因如此,我们强调:这一手如果运用得好,就可以反手施压、甚至调动西方、至少是打乱对方的行棋步调!

  ●本质上,“策略性弃子”的手段已经在“最贴近真实地”演示

  显然,从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来看,本质上,“策略性弃子”的手段已经在“最贴近真实地”演示,那就是:在“印度这次挑事”中,巴基斯坦借助中国这一庞大的“军事支撑”、特别是中国“南亚减重”所内嵌的上述“战略支撑”,虽或是阶段性地、但绝对是基于自己的核心利益的,最终在克什米尔这个方向,以”报复印度无缘无故对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平民开火“的名义,冲着印军目标“开枪、打炮”,从而一则以实际行动、在方方面面面前公开测试“印度叫嚣准备打2.5线战争”的真实能力、尤其是真实决心;

  值得强调的是,巴基斯坦的实际行动,对于“已经南亚减重”的中国而言,则等同是在方方面面面前公开测试“支持、甚至是迫使印度如此这般叫嚣准备打2.5线战争”的西方、其目前所能承受“全球局势全面失控”的真实能力、尤其是真实决心;

  ●“直接质问”印度背后的西方(欧美):你是想小赌,还是大赌?

  显然,对中国而言,提供条件并默认巴基斯坦进行“这种公开测试”的背后,是相较于“埃及之乱”之前、中国全球战略视“巴基斯坦通道(南亚方向)基本稳定”为“重中之重”的局面,今天的中国全球战略,已经可以在南亚方向“如此直接地行棋”、从而在西方目前阶段在南亚“小赌尚可怡情、大赌必然伤身”的层面,“直接质问”印度背后的西方(欧美):下一步轮到你了。你到底是想小赌,还是想大赌?

  二则,在“一则”的基础上,基于东方时事解读之前的相关观点,我们更不难看出,对巴基斯坦而言,这也是“针对西方不久后必然对巴基斯坦加压、迫使俄罗斯在南亚问题上进行选择的计划”,先手在克什米尔进行自我减压的举动。

  ●中国已取得“必要时、可以‘南亚(南亚基本稳定)弃子’”的“战略从容度”

  而通过上面的内容,其实我们想说明的问题就是:在中国“直接质问”印度背后的西方(欧美)的同时,其实是在迅速彰显“南亚战略减重”的“效应”,而这种“迅速彰显”的背后,却是中国全球战略已经取得“必要时、可以‘南亚(南亚基本稳定)弃子’”的“战略从容度”。

  ●在“战略从容度”的另一面,是一种“战术灵活度”

  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远不是问题的全部。有必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去观察“报道称:解放军已经将万吨‘军用物资’调运入西藏”一文,也就不难看出,在“大量物资被西部战区所属部队运送到西藏北部昆仑山脉南麓”且“整个地区的公路和铁路同时参与了运输”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解放军在将“剑锋”直指“远离此次中印军事对峙方向”的“中印巴”接壤的方向。

  显然,在“战略从容度”的另一面,是一种“战术灵活度”。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南亚减重”其次获得的一个效应是一种“战术效应”,那就是“具体的选择”的灵活性:一如围棋与象棋中的某些行棋步调,其所对应的“战术效应”就是:或可选择“策略性弃子”,或可选择“策略性兑子”。

  ●“策略性兑子”明显也在“准备”与“彰显”之中。

  至于“策略性兑子”,从我们的观察与评估来看,从中国军方在中印边境“多个方向”进行了一系列高原实弹军事演习,及向中印边境“非对峙方向”大量调运军用物资的情况来看,特别是,从中国海警近段连续在钓鱼岛方向巡航及中国空军轰六多机编队连续前出“宫古海峡”与“台海方向”的情况来看,“策略性兑子”明显也在“准备”与“彰显”之中。

  这就是说,在观察与评估中国全球战略“战术灵活度”的问题上,除了南亚的“剑锋”直指“中印巴”接壤方向“这一选择项”之外,更有东亚方向的一手、两手、甚至多手选择项!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选择“策略性兑子”的具体方案,那么,从中国海警近段连续在钓鱼岛方向巡航及中国空军轰六多机编队连续前出“宫古海峡”与“台海方向”的情况来看,这些方案的直接目标就是瞒着“西方全球安全框架”的稳定性的。其核心要义就是“令原本想在南亚‘玩小赌以怡情(注:关键是:有控的南亚局部政治或军事混乱,以策应西方的中东战略之急需)’”的西方,因要直接面对“大赌伤身(注:两个层面,一,是以北约与西太安全框架为两锚的西方全球安全框架坍塌,二,是目前由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特别是金融局面,因中国在南亚方向的军事反击、必然也同时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上出手而全面失控)”的局面,从而不得不自我收敛、继而不得不约束“因西方用枪顶着印度脑门”而“前来挑衅中国”的印度!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不得不自我收敛、继而不得不约束印度”,本质上就是将“此前上着膛、顶着印度脑门、逼着印度挑衅中国的那把枪”给关上保险!

  而正因有如此多的选择项,或者说,正是因为有如此的“战略从容率”与“战术从容度”,针对印度的“此次挑衅”,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是有明确预期的,并提醒大家几个密切注意:

  第一个密切注意,是“密切关注巴基斯坦与印度边境”的方向。

  第二个密切注意,是密切注意印度“是否主动示缓、示弱”;

  第三个密切注意,是密切注意中国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上是否有重大布局。

  而“循”我们之前相关评估所阐述的逻辑,就在“其一(7月11日,印度外交国务秘书苏杰生在新加坡发表演讲,首次就中印军方在洞朗地区的对峙表态)”出现后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也就是7月20日,我们终于收到一条更能说明问题的消息。

  在进一步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一起阅读这一则新闻片段。

  港媒:中国对印连发强硬信息印度急切想要结束对峙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有香港媒体报道称,中国及中国媒体在不丹、印度、中国“三国交界”的洞朗地区对峙问题上一再威胁新德里,似乎是在运用心理战扰乱印度的心神。

  据香港亚洲时报在线7月20日报道,中国外交部警告说,印度方面应当认清事态,尽快采取措施将非法越界的人员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此外,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说,中国军队在距离洞朗不远的青藏高原上举行了使用高科技武器的实弹演习。

  印度方面则淡化中国的威胁,表示希望尽早解决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对峙事件。

  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18日在新德里对一个议会委员会说,两国已经展开各种级别的会谈,以期给局势降温。

  中国似乎向驻华外交使节简要通报了对峙事件。

  另据香港亚洲时报在线7月20日报道,中国官方媒体19日援引专家的话说,在中印两国边境对峙期间,中国最近沿中印边界采取的军事行动给印度传达了一个强烈信息。

  该媒体称,中国专家相信,这些行动展示了中国的力量,向印度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虽然印度沿争议地区部署了更多兵力,但中国军队的快速部署能力、其威力强大的武器装备,以及先进的后勤保障能力使中国对印度拥有优势。

  不过,印度却在刻意淡化边境紧张局势。印度政府对印度媒体炒作与中国的对峙提出了批评。

  印度匿名的军方消息人士19日透露,政府“最高层”正在就对峙问题进行讨论。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18日对议会外交委员会说,正在进行外交努力,以结束对峙。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将于下周到北京出席金砖国家的一次安全事务活动。多瓦尔向印度总理莫迪直接汇报工作,目前担任印度与中国边境谈判的特别代表。

  多瓦尔极有可能试探中国方面的立场,双方可能拟定出某种方案,既能结束对峙,又不使印度丢失脸面,其中可能包括印度军队撤出中国领土。

  报道称,莫迪政府无疑急切地想结束对峙,不过需要找到一个不丢失脸面的解决方案。这需要双方的合作。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

  印度匿名的军方消息人士19日透露,政府“最高层”正在就对峙问题进行讨论。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18日对议会外交委员会说,正在进行外交努力,以结束对峙。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将于下周到北京出席金砖国家的一次安全事务活动。多瓦尔向印度总理莫迪直接汇报工作,目前担任印度与中国边境谈判的特别代表。

  多瓦尔极有可能试探中国方面的立场,双方可能拟定出某种方案,既能结束对峙,又不使印度丢失脸面,其中可能包括印度军队撤出中国领土。

  毫无疑问,在国际形势演化到7月19日时,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已经看出来这样一个“最新变化”,那就是:将于下周到北京出席金砖国家的一次安全事务活动的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注:也就是印度莫迪政府)极有可能试探中国方面的立场,双方可能拟定出某种方案,既能结束对峙,又不使印度丢失脸面,其中可能包括印度军队撤出中国领土。

  ●上述“最新变化”不过是前面所列举的“其一”的“最新发展”而已!

  而讨论进行到这里,我们其实想强调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上述“最新变化”不过是前面所列举的“其一”的“最新发展”而已!

  第二,不论是前面所列举的“其一”还是上面的“最新发展”,都不过是“其二”与“其三”的综合效应,也就是说:“其一”与“最新发展”,不过是“西方进一步示缓东北亚、进一步加压中东”的综合效应。

  第三,“促进”第二的形成的因素,除了前面内容中所涉及的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因素,就是7月14日,中国举行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特殊金融会议)召开。

  ●这次被我们定性为“特殊金融会议”的会议

  值得强调的是,这次被我们定性为“特殊金融会议”的会议,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突出地强调了这样几点:

  第一点,是经济去杠杆(注:请大家注意,而不是单纯的金融去杠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二点,金融回归实体,服务实体;

  第三点,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而就此次特殊金融会议,我们认为,其“首要看点”就是“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未正式挂牌“中国超级央行”,却开始“实质运行”的节奏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16:5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