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7|回复: 0

清风慕竹:三国最聪慧的女子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5 16: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晋时,辛宪英有“智女”之称,唐朝名相房玄龄评价她“聪明有才鉴”,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其智识“有男子不能及者”。这些大家如此夸奖她,并非没有道理,她曾两次帮家人躲过必死的灾祸。
  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马懿借大将军曹爽陪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之际,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控制了京都。曹爽手下的将军司马鲁芝招呼辛宪英的弟弟辛敞一同出城向曹爽报信,保卫皇帝。辛敞当时在曹爽手下担任参军,他看不透形势,一时不知所措,便向姐姐辛宪英请教。

  辛宪英说:“天下事情不能预知,但以我的判断,太傅是不得已才发动政变。明帝驾崩之前,曾把着太傅的手臂嘱咐后事,朝中人士对其遗言记忆犹新。曹爽与太傅同受明帝顾命,但曹爽独专权势,以骄奢的态度行事,对王室可说是不忠,于人伦道理亦可谓不正直。太傅此举,只不过是要诛除曹爽而已。”

  辛敞追问说:“那此事可以成功吗?”

  辛宪英回答说:“怎么会不成功,曹爽的才能不是太傅的对手。”

  辛敞长舒了一口气:“那我就不出城去了。”

  辛宪英说:“怎么可以不去,职守是人伦的大义,当我们知道别人有难,尚且会体察怜恤;如今你为人做事却弃下自身责任,是不祥之事,不可以这样做。至于要为他人而死,受他人所任,是作为亲信的职分,你不是曹爽的亲信,只是出于跟随大众的责任而已。”

  辛敞听了姐姐的话,心怀忐忑地随鲁芝斩关夺门而出。后来,司马懿果然成功诛除了曹爽,而且并没有追究辛敞的举动,辛敞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我不是与姊姊商量,便几乎做出了不义之举。”

  景元三年(262年),钟会担任镇西将军,有一天率兵向西出发了。辛宪英奇怪地问堂侄羊祜说:“钟会为何出兵向西?”羊祜回答说:“要去攻打蜀汉。”辛宪英说:“钟会身为大将军,任性放纵,不是朝臣应该有的行为,我怕他心有二志。”

  后来钟会征召辛宪英的儿子羊琇担任参军,辛宪英闻讯忧虑地说:“那时候我见钟会出兵,虽然忧虑,但也只是为国而忧。今日祸难将会牵涉到我的家族,而且也是国家的大事,我实在不得不阻止了。”于是,羊琇便向文帝司马昭极力请辞,但司马昭没有批准。

  辛宪英十分无奈,只得对羊琇说:“此事必须实行了,你要留心!古时的君子,在家则奉孝于双亲,出外则为守节于国家,担任职务时要慎思你的责任,面对义理时则要慎思你的立场,不要让父母为你感到忧虑。军旅之间,最能令你顺利的,只有仁恕的态度而已,你必须要谨慎留意啊!”

  第二年,钟会在灭亡蜀国后,不愿再屈居人下,企图据蜀自立,身为参军的羊琇直言苦谏,钟会不听。后来叛乱被监军卫瓘平定,羊琇因为不肯与钟会同流合污,反而因祸得福,被封为关内侯。

  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足不出户,却如此善于鉴人知事,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洞察力,的确让人惊叹。不过对于她的这种能力,《三国演义》评价得最为恰如其分:“为臣食禄当思报,事主临危合尽忠。辛氏宪英曾劝弟,故令千载颂高风。”为人忠而不避危险,行事难而不忘仁恕,辛宪英神奇的智谋,不过就是坚守做人的品格,只有如此,才经得起世事的磨难与考验,才能让人立于不败之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17:2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