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43|回复: 0

92军迷:最强四代半战机横空出世 歼-11D量产破谣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7 15: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网上出现一幅7月底拍摄的鼎新基地卫星图,在图中有三处出现歼-11模样的黄皮机。它们是歼-11家族中什么型号呢?

  下图是与卫星图相对应三处的放大图,由于是分辨率0.3m的卫星图片,将图片放大后能看到战机的特征。它们肯定不是歼-11B、11BS、15、16,因为这四个型号都已经入列,不会以黄皮机的形式出现在鼎新。鼎新基地主要是我军针对新研制成功的战机,研究新战法,模拟蓝军进行对抗演练。

  因此,出现在这里的机型,一定是已经成熟,又未大量列装的战机。例如之前官媒报道的歼-20、歼-10C、歼-16,首批试产机就优先进入鼎新基地。目前符合上述条件的有三个型号:弹射型的歼-15B、电战型的歼-16B、空优多用途歼-11D。

  上图的黄皮机会是三个型号中的哪个呢?由于没有鸭翼,首先排除歼-15B;电战型歼-16B的翼尖有明显的电子战设备舱(下图),长度超过翼尖长度的两倍。鼎新卫星图中的黄皮机没有这个特征,基本上排除歼-16B,所以只能是歼-11D。三架同框出现在鼎新基地,说明歼-11D研制已经接近尾声,开始试生产。

  去年网上曾有一幅在新疆阿里机场拍摄的图片,是“某两型飞机高原试验试飞技术保障团队”的合影。虽然两型飞机的图片不够清晰,但是从拼图(下)这幅高原机场拍的照片能看出,靠后的那架双座机应该是歼-16B;靠前的那架从雷达罩的外观看,显然是歼-11D。根据原型机试飞惯例,进行“高原试验”说明这两型战机的研制已经接近尾声。

  因为进口了24架苏-35、加上最近没有歼-11D的消息,网上就出现“歼-11D下马”的传闻,鼎新的卫星图使谣言不攻自破。

  (1)歼-11D立项是经过严谨的论证,有明确的换装对象和数量,不可能因为进口24架苏35,就让多年的研制项目下马;

  (2)全靠进口无法满足换装要求。如果歼-7用歼-10C换装,那么歼-8II和早期进口的苏-27就需要换装双发重型机。24架苏-35要分三年交付(4+10+10,平均每年才一个大队),说明俄罗斯的产能不足。如果沈飞每年生产的四代机中,歼-16和歼-11D各占一半,换装速度也是进口的数倍。

  (3)进口苏-35谈判历经多年才成交,而且只签订24架,更多的是支持俄罗斯的政治安排。

  (4)最重要的是,中国的装备都立足于国产,而且技术性能上歼-11D不逊于苏35,没理由不自产、而受制于俄罗斯。因此,“进口苏35导致歼-11D下马”的说法,在逻辑上根本不成立。

  虽然关于歼-11D的资料不多,但从现有的图片能大致看出,它是一型技术性能不逊于苏35的优秀战斗机。歼-11D与歼-16都是在歼-11B的基础上,发展的四代半重型多用途战机,机翼都有1+3个挂点(歼-11B是1+2个)。

  这两型发展自歼-11B的新型战机,航电肯定是与时俱进,歼-16主要是加强对地攻击能力;歼-11D则是侧重于加强空战能力。体现在以下几点:

  1、虽然歼-11D和歼-16都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歼-11D的雷达罩形状与歼-10C、歼-20类似,说明其天线尺寸比歼-16更大。歼-16的雷达是雷电院研制的,对0.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是220Km,强调对地攻击时的抗杂波性能。

  歼-11D的雷达由更擅长对空探测的14所研制,而且天线面积大于歼-16,即使是采用相同的T/R组件,对空远程探测也会优于后者;

  去年航展上可供枭龙换装的相控阵天线,探测距离相当于F-35。我国最新量产的T/R组件输出功率是15KW,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苏-35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还不及歼-16。

  2、与歼-10C、歼-16、歼-20一样,歼-11D的襟翼内部安装了L波段雷达天线,可以在不开机头雷达的情况下,通过被动探测电子信号发现敌机。

  歼-11D机头上方又一块长方形的复合材料蒙皮,机头两侧偏下方、以及座舱后面两侧也有多处是复合材料蒙皮。它们很可能是定型高速数据链天线。歼-20机身上有六处这样的天线,它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的隐蔽性,而且是高速宽带(2M/秒),可快速无中心自组网。

  3、歼-11D机头两侧各有一大块颜色更浅的蒙皮,该处很可能是类似歼-20机头的电子设备舱开口;机头和机身有多处黑点,可能是类似苏-35的被动光电探测头;座舱应该会安装一体化的大屏幕显示器。以上几项特征显示歼-11D部分采用了五代机的航电技术。

  4、要达到优秀的空战性能,除了先进的航电,还要有超强的机动性,更高的空战推重比是高机动性的基础。“空战推重比”是指发动机推力除以战机空战重量的比值,所以更高的空战推重比,源于更大的发动机推力、以及更轻的空战重量。

  (1)歼-11D的发动机推力大于苏-35。根据航展的展板数据,苏-35的117S推力是13500Kg。已经入列的歼-16从原型机开始就是采用太行B,推力是14000Kg。歼-11D的原型机也是采用太行发动机(下图),而且有可能是更先进的太行G、推力15000Kg。

  (2)苏-35为了增大航程和载弹量,加强了机体结构承重能力,空重大于苏-27。苏-35相当于是歼-16和歼-11D的合体,但是大航程和大载弹量,与较轻的空重是相互矛盾的。俄军是受限于军费短缺、无法大量换装才选择二合一。我国军费比俄罗斯充裕得多,所以选择更优的方案,分别研制两型多用途战机:双重任务的歼-16、空优为主的歼-11D。

  官媒称歼-16与歼-11B相比,机体结构有80%部件经过改进。歼-11D之所以还沿用“11”,机体结构应该与歼-11相比变化不大。虽然电子设备的重量会增加,如果考虑到采用部分五代机部件的制造工艺,空重与歼11B相当是可以预期的。

  歼-11B的内部载油量大,歼-11D作为空优为主的多用途战机,在内油方面无需再增加。远程对地攻击时可采用空中加油。所以歼-11D的空战重量小于苏-35,结合更大推力的发动机,空战推重比肯定大于苏-35。

  苏-35有矢量喷口,在航展上可以表演很多过失速的飞行动作。歼-11D既然是强调空战性能,应该也会安装矢量喷口。歼-10C同样是强调空战机动性,为什么未见安装矢量喷口呢?不是我国未攻克该技术,主要是因为歼-10C是单发战机,安装矢量喷口会增加重量,而且喷口偏转时会损失5%的推力,所以采用减轻机身重量、增加发动机推力、优化鸭翼控制来提高机动性。

  下图是歼-11D和歼-11B发动机喷管,两者的两节喷管长度之比似乎不同,歼-11B是1:1.25,歼-11D是1:1。这是拍摄的角度不同引起的,还是安装了推力矢量,难以判断。

  我国很早就开始研究矢量喷管技术,刘大响在2004年的讲座就提到“正在试验矢量喷管,而且比俄罗斯的更灵活”。下图是介绍我国研制矢量喷管技术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到矢量控制的操作台上有中文标识,发动机的扩张收敛片与俄罗斯的不同,与太行相同。

  矢量喷管技术主要包含两方面技术:灵巧的控制装置、抗高温耐磨损的材料。下图(左上)显然是在2004年之前拍摄的,说明那时我们已经研制出矢量喷管的控制装置。拼图(左下)是成果展会上的资料,我国研制的矢量喷管材料在热循环5000次之后,材料仍完好无损。

  另外,王华明的院士申报材料中提到,3D打印的矢量喷管部件,连续工作216小时无磨损。这里的“工作时间”是指矢量动作的累计时间,俄罗斯出口印度的苏-30MKI,矢量喷管工作时间累计50小时就要更换零部件。

  在去年珠海航展上,中航发集团的展馆里,有个“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仿真试验”的展台,在展台右侧有三个液压作动筒(下图右),而且它们是使用过的。它就是拼图(下)矢量喷管装置示意图中,用来调节“转向控制环”的A9作动筒(红色箭头所示)。询问现场的工作人员:我们的矢量喷管装置成熟了吗?回答:“早已成熟、已经有型号在用”。

  以上资料可以证明我国已经拥有此项技术,至于歼-11D是否安装矢量喷管,要看空军的要求。考虑到双发战机、强调空战性能、发动机推力增加、作战性能比歼-11B大幅提升等因素,笔者倾向于歼-11D有矢量喷管。

  综上所述,拥有更先进的航电技术、更全面的战场感知能力、更高的空战推重比、同样安装矢量喷管,歼-11D的空战性能一定不亚于苏-35,结合去年已经完成高原试验、鼎新卫星图的“三架同框”,说明歼-11D已经开始试生产,离正式入列不远。

  最后顺带说一下歼-10C的发动机。有人说太行发动机的故障率高,所以才没在单发的歼-10上使用。可是为什么两三百架使用太行的歼-11B、歼-11BS、歼-16,都没有因发动机事故而摔机,而进口的AL-31却多次造成摔机?显然,太行发动机是故障率低于AL-31F。

  下图是歼-10C发动机喷管,虽然图片不是太清晰,但可以看出图中这三段长度比,大约是1.0:1.0:1.5。

  下面左图是歼-10B的AL-31F改进型喷管(三段比例是1.0:1.43:1.74)、右图是歼-10C原型机的太行发动机喷管(对应的比例是1.0:1.12:1.42)。上图歼-10C的发动机喷管长度比更接近于太行,可以侧面证实,已经入列的歼-10C发动机是太行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6:20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