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7|回复: 0

顾子明:督查的环保与央企的复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3 17: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的七夕节,有朋友发来这么一个段子:

  七夕牛郎织女见面,抱头痛哭,织女说今年查环保不让织布了,牛郎说今年查环保不让养牛了。

  这虽然是个段子,但是却折射出现实中的问题。不仅重工业的污染大户纷纷停产限产,甚至连环保不达标的轻工业和农牧业的小作坊,也迎来了关停潮。

  而这波关停潮,起于2015年清华大学的校长履新环保部。

  此后,神州大地上,除了中纪委的中央巡视组外令各地官员闻风丧胆外,中央环保督察组也同样令各地官员如履薄冰,环保部更是破天荒的频频约谈各地环保不达标的高级官员。

  随着上个月底,以大量正部级官员带队的中央督察组,再一次启动并杀奔全国,迄今,中央已实现了环保督查对全国31省市的全覆盖。

  此外,还有环保部联合各部委搞的汰落后产能工作专项督查,以及31省市环保厅搞的各类以环保为标准的限产能。仅在河北省,就关闭了数万家企业,而且规定要将从这些企业拆除的锅炉集中存放。,防止死灰复燃。

  更不要说这个月,环保部搞“6+1”方案,要将指标下放到区县一级,在今年完成大气治理的收官之年。而没有安监局长的安监系统也不闲着,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马上又要展开31省市的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

  伴随着一波又一波全国范围的各类检查、限产和关停,国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又再一次拉了起来,甚至很多搞期货的朋友,戏称螺纹钢不应该算黑色系,而应该算贵金属。

  一个环保,为啥要这么搞呢?政事堂来简单解读一下。

  为子孙留下青山绿水,是理由之一。目前大量的小作坊出产的“地条钢”的产品,就跟当年大跃进时候的高炉一样,污染严重而且品质量极差。

  更重要的是,过去十年间,我们在基建方面大肆扩张,使得产能严重过剩,并引发了房地产和金融等一系列的泡沫。

  如今,面对系统性风险以及需求不振,如果按照上一届政府的路子,依旧在需求侧提振,则泡沫必然继续增长,并导致国家经济出现系统性崩溃。

  因此,中央要做的,就只能是去产能。

  既然要去产能,就得有标准。中央此次选择的,是那些给环境带来破坏的产能。

  环保不达标的产能,普遍都是各地的小作坊,在环保督查之下,他们也无力进行治污设备的改进,因此就只能倒闭。

  之前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光唐山瞒报的钢产量,都已经实现了毛主席用15年赶英超美的梦想。可想而知,这些遍布全国的小作坊有多大的体量。

  而伴随着中央和政府全力推进环保督查,这些污染环境的小作坊倒闭或者限产之后,过剩的产能就得到了控制,供给侧和需求侧就实现了平衡,价格就能够回归。

  伴随着环保督查的落实,虽然各地小作坊怨声载道,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随着着价格的屡破新高,国家的亲儿子,大量势力雄厚的央企在今年二季度集体扭亏,并实现巨额利润,甚至部分央企都实现了历史性的巨额分红。

  更不要说,那些为央企和大国企进行信贷托底工作的工农中建四大行,同样也避免了大量的债务违约。

  嗯,除了辽宁。

  其实想一想,如果全国各地的央企和国企,都像辽宁那样的接连破产。四大行的股价,还怎么可能继续往上涨呢?

  因此一定要理解,环保督查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

  嗯,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教科书中说,闹经济危机时,在过去,宁可把自己的牛奶倒进河里也不分给穷人喝。

  而如今呢,直接把别人的奶牛丢进河里,自己的牛奶就供不应求了。

  你看,资本主义书本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很轻松就解决了.....

  当然,随着国企们都开始扭亏为盈,借钱给国企的大银行没事儿了,但是,那些小作坊们普遍从P2P等各类影子银行融资。所以,钱还放在P2P里的读者们,得上点心了!

  当然,老读者一定会记得,政事堂有句话,说了几十次了:想要明白现在这一波的改革会怎么改,利益在哪,就一定要去研究90年代初我们的改革。

  只不过,很多人只是看网上的一些皮毛,想当然的把当时的改革,看作是自由派的改革,然后就彻底的南辕北辙了。

  仔细观察一下,90年代改革,其开动前的十年,和如今的十年前一样,都是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疯狂进行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了供给侧的过剩。

  如果真的懂历史和经济的话,那段时间,实际上才是有中国特色自由主义经济的套路。

  其实,当年的很多的国企规模,其性质和现在的过剩的小作坊一样,都是在上一届政府在“大跃进”期间刺激出来的,而换个角度来说,他们都是“政治不正确”......所以,也应该被干掉。

  嗯,对比一下90年代政府推动的国企破产和下岗,其本质也是一次供给侧的改革。

  此外,如果对比90年代的国企大下岗和之前的分税制改革,会发现,实际上中央政府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对地方收权。

  只不过,直到现在,很多人不懂国企和央企的区别......也没有懂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在90年代的改革中,最终,死了地方的国企,但是让中央政府的央企活下来并壮大了起来。在随后入WTO开放国内市场后,央企通过垄断地位守住了国内市场,大量行业没有让外资入侵,也算是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其实也蛮相似的,之前推动的央企分拆,如今却进行了全面的合并重组,要将一百多家央企缩减三分之一以上。

  伴随着央企合并,未来一个个世界五百强规模的巨无霸,将获得行业的垄断地位。而将他们形成一个拳头并降低内耗,才能够为党和国家,理直气壮的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实现开疆扩土。

  而这个预期,才是上面想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0 07:23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