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3|回复: 0

凯恩斯:20170407早间要闻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7 08: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张高丽:严禁雄安新区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严防炒地炒房

  张高丽强调,要合理把握开发节奏,坚决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严禁违规建设,严控周边规划,严控入区产业,严控周边人口,严控周边房价,严加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为新区规划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点评:非常明确的信号,雄它的发展思路与其它 特区不同

2. 新华社:拿掺水的“分红”糊弄股民应限制

  近期,上市公司分红预案逐步揭晓。大部分公司积极分红,但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借分红之机,制造“高送转”等概念博眼球,借机减持获利。这种行为理应受到限制。对于那些仍期望以高送转等“掺水的分红”糊弄股民的行为,监管层不仅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背后可能伴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还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如加大对高送转的限制,将分红行为与增发安排等挂钩,从根源上规范企业分红行为。

  点评:高送转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市场的理解上,而不是公司的决策上

3. 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商业银行暂停对个人购买商办类项目贷款

  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4月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公告称,商办类项目不得擅自改变为居住等用途。开发企业新报建商办类项目,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不符合要求的,规划部门不予批准。对规划用途为商办类的房屋,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宣传房屋可以用于居住。商业银行暂停对个人购买商办类项目的个人购房贷款。

  点评:贷款也停了,商住项目应该是没有空间了

4. 新房降价空间打开 购房者观望情绪愈浓

  3月以来,全国楼市再出新一轮调控措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0多地加码楼市调控。近日,记者走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多地楼市发现,各地政府正切实履行楼市调控主体责任,千方百计实现“房价环比不增长”,开发商也开始“割肉让利”,在新房降价空间打开的同时,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日益浓厚。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地方住建部门普遍采用限制高价楼盘入市、控制预售证发放节奏等“限价”手段以缩减成交量,保证新房价格“环比不增长”。

  点评:这是一种预测吧,恐怕不是基于事实的报道

5. 财政部:通过PPP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今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方应加大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政策支持力度。统筹现有渠道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向园区适当倾斜,形成集聚效应。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鼓励地方创新产业园管理体制和产业园投资、建设、运营方式。

  点评:引导资金进入农业领域,农业本身是一个比较难赚钱的领域,资本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不浓

6. 3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4.49% 同比持平

  融360今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为4.49%,环比上升0.45%,同比持平。 融360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全国共有457家银行提供优惠房贷利率,较2月增加6家。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优惠的银行数量总体较多,优惠折扣普及度高。其他城市依次为苏州、南京、重庆、大连、无锡、杭州、青岛、成都、天津、武汉和石家庄。统计数据还显示: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3月有59家银行首套房利率折扣上升,占比11.07%;折扣利率下降的有56家银行,占比10.51%;与2月持平的有415家银行,占比77.86%;3月共有12家银行停贷。

  点评:房贷的利率还是比较低,随着利率的提高,买房成本将提高

7. 张军扩:增强京津冀发展协同性 打造创新驱动增长新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军扩就雄安新区建设答记者问时表示,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总体目标。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增长新引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定位和目标要求。协同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建设,雄安新区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点评:雄安的增长驱动将是以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主

8. 住建部和国土部联合发文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

  住建部和国土部近日联合发文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要求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坚决防止出现区域性总价、土地或楼面单价新高等情况,严防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通知要求保证住宅用地供应平稳有序。各地要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对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要减少供地;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

  点评:增加供给才是解决房价上涨的最有效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5-29 05:40 , Processed in 0.1406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