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39|回复: 0

张敬伟:A股“入摩”成大概率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3 1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3月26日华尔街见闻报道,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会期间表示,对MSCI今年纳入A股谨慎乐观。

  A股纳入MSCI指数被市场称为“入摩”。而此前A股三次冲刺MSCI未果,障碍有三,包括QFII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交易所停牌新规的执行效果、中国交易所对涉及A股的金融产品进行预先审批的限制。

  今年情况有所变化。3月23日,MSCI公司对外证实,将对A股纳入其一系列指数体系的框架进行调整:一是外资进出框架从此前的借道QFII/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变更为沪港通、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二是是将A股纳入股票数量从448只减少到169只;三是调低此前建议的A股在MSCI中国指数以及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

  对此,专家们预估,今年6月份A股“入摩”成功的概率大概在50%-60%。

  A股为何要“入摩”?这是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其实答案并不深奥。因为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国策,中国市场要融入世界。简言之,一切市场化的要素中国都要有,而且不能玩自娱自乐,必须融入全球。因而,A股“入摩”和中国“入世”是一样的道理。当然,“入摩”也有风险,尤其是中国股市刚刚启动之时,由于缺乏运营经验,而且监管不到位,对于外资进出股市充满恐惧。其时“入摩”无异送羊入虎口--但资本市场是全球联通的开放系统,外资进出股市也是应有之义。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尤其是中国A股市场经过大乱到大治的考验,“入摩”的迫切性增加了。

  “入摩”有好处。这象征了中国A股的开放水平,也使中国资本市场和全球实现了互联互通。更要者,“入摩”不仅能够放大A股市场汇纳全球资本的“资金池”,而且必须要用全球通行的市场规则来确保资本市场的运营,倒逼中国A股构建正常的风控监管体系,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次“入摩”失败,让A股市场难免有挫折感。现在情况有变,一是中国股市改革进程加快,强化了系统性监管。经过2015年的股市大乱,A股市场也从粗放式的创新调整为稳健的管控和创新相结合。尤其是,在A股市场联通全球的尝试上,沪港通和深港通两种资本互联互通的操作方式,资本进出更为便捷。

  伴随着美国和欧洲政治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的鹊起,全球化引领者已经从美欧变成中国。中国支持贸易、资本和技术的新型全球化,国际社会也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全球化义务。

  由是而言,分析家们认为,MSCI新方案给A股“入摩”提供了机会。也可以说,为让A股“入摩”,MSCI公司给A股提供了量身定做的方案。用沪港通、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替代外资借道QFII/RQFII机制,解决资金流动限制的核心问题。相比QFII/RQFII机制对投资者的资格、每年总投资额度、资产规模、每日/每月资金流动额度和时间都有相应限制,沪港通和深港通除了有每日南下北上的额度限制外,互联互通机制没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因而,在外资进出A股“入摩”核心问题上,MSCI给A股减压了。

  “入摩”也是双刃剑,尤其是中国投资者已经将股市视为趋利性的资本游戏时,“入摩”可能会形成新一轮的政策市。

  A股市场向来敏感,甚至可以说是随风倒。对于A股“入摩”,市场自然也会做出迅疾反应,起码从现在看,能够“游走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大盘股,“入摩”后会有更多的外资青睐,因此这些股票的投资前景看好,A股市场的未来似乎也一片光明。相比之下,B股的未来就暗淡了许多--正因为如此,受此影响,上周四B股指数突然破位下杀,盘中跌幅一度逼近4%。

  监管层理性多了。对A股“入摩”,希望水到渠成--毕竟,外资进出中国股市的改革还是进行时,在沪深股市和香港股市互联互通后,下面还有沪伦通--甚至还有契合中国改革节奏的更多的互联互通。A股不能为了“入摩”而“入摩”,而是既可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数量效,又能使A股市场和全球资本市场实现互联互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5-28 18:45 , Processed in 0.0781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