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大参考 返回首页

简简单单的个人空间 http://www.dacankao.com/?2407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读书《庄子.齐物论》(14)

已有 537 次阅读2017-11-28 20:40

陶渊明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陶先贤好学,读书废食令人钦佩。

宋太宗言: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励精图治并使得上行下效,赵光义开宋一代读书之氛围。

 

慕缠曰:

闲来无事读闲书,不为功名不为禄。

有益无益不劳神,窈冥莞尔坦然处。

 

《庄子.在宥》篇中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广成子传黄帝以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再传黄帝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 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

文中空同者今河南禹州界内之崆峒山,至今仍有逍遥道观,现开辟为风景区游人颇盛。景区内有奇花千年牡丹。

 

慕缠曰:

花开人赏两相缘,广成云游花自在。

芳菲可羡洛阳城?逍遥直去问牡丹。

 

想知道开卷是否有益,或者想问逍遥观的牡丹是否逍遥。用庄周先贤说话方式讲此两事就是:潜与宋宗言开卷有益,其果有益乎?果其无益乎?然,其有无与吾何谓乎?逍遥观牡丹逍遥欤?其果逍遥欤?然,牡丹之是非逍遥吾知是乎?吾知非乎?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慕缠景行读《庄子.齐物论》(14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慕缠景行理解: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从逻辑上讲)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尖尖还大的,那么泰山就是小了;殇子为寿,彭祖就是短命的了。

这两句从字面结合前面庄子的讲述是可以理解的,大和小、寿和夭都是因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定,是相对的。《庄子》是一整套的,前篇与后篇是连贯统一的。逍遥游篇里庄子与惠子的大小之辩十分精彩。瓠瓜为樽浮于江湖;至于寿,与朝菌不知晦朔相较殇子为寿,大椿之一万六千年的春秋面前彭祖不就显得短命了。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智慧道。翻阅各种注释的都有,解之全凭自心。即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等等。

慕缠理解是天、地、人并生共存,万物与人是一体(各个部分而已),共同组成的宇宙。用现在流行的言语解释就是‘和谐为一’‘命运共同体’。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庄子一贯的说话论述方式)既然已经是和谐为一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既然称之谓和谐为一了为何不说一说呢?

看到会心处,自然乐呵呵。庄子说话的逻辑就是这样,一旦一个人掌握了这套方式方法(也可以称之为逻辑),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枢中也!

其实生活中也可以发现类似。譬如一直流行的的一句问候语‘吃过了吗?’就极富哲理。到饭点的这句问候可以理解为‘没吃我请你吃饭,吃过了就等会聊天’;不在饭点的问候就是客套,认真了双方尴尬;合适的地方说出就是打招呼,不合适的位置说出就是调侃或无知(厕所旁边是不可以的,呵呵)。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说到一就已经是两个了,说这只是一个不是两个就已经是三个了。从这个话头开始之后,到底有多少个即便是懂历法的先生(历,古之观天文,懂计算者。类似当今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的合体)也不能数清楚,更何况(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呢!。

 

这就是学生学老师,各有各的理解,再传之又一种理解。庄子说的这一句与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个意思,只是不同的描述。

 

慕缠也可以讲故事,呵呵。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两个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能讲到什么时候呢?无穷尽。什么时候是个头尾呢?止之即可。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因此讲到宇宙万物从无(一)到有(二),已经产生了一加二的三,更何况那从有接着向下说呢!辩论下去永远没有结论,无穷尽。既然没法到达那里(适:到达,达到),那么(辩论)就到此为止吧!

 

读过《庄子.齐物论》这一段之后的闲思遐想。

李白最是明道。李白曾经把酒问月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谪仙还曾说道: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之后更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唉,人生在世不称意,不能把愁继续下去,怎么办呢?诗仙自有解决的办法:明朝散发弄扁舟。哈哈,洒脱!

 

不读老庄之文著,就不知华夏有多智慧!从老子及庄子的文论以及对后人的影响可知晓,华夏民族不仅知道‘始’,还懂得止。当今的人们回过头来看看东边没获得华夏文明精髓的的棒槌和本子,再看看南边未接受过华夏文明教化的阿三就明白了。文化源头的清澈是多重要和多么自豪的事情啊!

真心希望华夏文明文化之精髓,中国特色之‘道’,能传之八方,泽被天下。如此以往,小小寰球将会变得美好!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0 01:0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