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22|回复: 0

韬略哥:中印军队动手了!使用了前所未有的武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7 10: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环球时报”报道,今天(8月16日)一大早,包括《印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一个重要新闻——8月15日,中印军队在边境对峙中发生了冲突,有人受伤!

  不过,冲突的地点不是当前高度敏感的“洞朗地区”,而是中印边境西段有争议的“拉达克地区”,具体位置是“班公湖北岸中印实际控制线一带”,时间是8月15日。双方军队使用的武器是石块,据称双方都有人受轻伤。

  对这一事件,印度媒体使用的说法是——“印军成功阻止解放军两次入侵!”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消息尚未被中方证实,印度军方也不予置评。

  两个核国家之间爆发边境冲突,双方军队使用的武器竟然是石块,这个很有喜感和穿越感。

  事实上,在此前的洞朗地区对峙中,有一段双方军队在边境推推搡搡的镜头流传出来。在那场角力中,绝大多数中印双方的士兵只是用身体挤推对方,大家都把手举起来,表示“没有动手”。

  那个场面,同样充满了喜感。

  到目前为止,在这场边境对峙、冲突里,双方虽然嘴炮连连,在后方又是军演又是调动军队,印度方面还在部分区域实施了戒严。但爆发真正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仍然不太大。尤其是印度配合美国,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之后。

  那么,让我们看一下此次双方互扔石块的“拉达克地区”在哪里,双方的争议何在。

  上图是一幅网友制作的地图,标注了近代以来中国丢失的领土。可以看到,在西南“鸡屁股”的位置,那个红色的区域就是“拉达克地区”(图中错为“达拉克”)。

  拉达克地区面积大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万,是藏族的传统居住区,曾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重镇。拉达克还有“小西藏”的称呼。从元朝起,拉达克并入中国版图,直到1830年代都是中国领土。1834年,英国支持锡克帝国入侵拉达克,拉达克从此落入外国之手。清朝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承认被侵占的拉达克属于外国。

  到目前为止,“拉达克地区”的民风、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仍然和西藏没有多少区别。

  上面这幅地图,是“克什米尔地区”的示意图。

  在中国的概念里,“克什米尔地区”只包括“印控克什米尔”(淡紫色区域)和“巴控克什米尔”(绿色区域)。其中红色围起来的区域,就是中国被印度占领的“拉达克地区”。

  所以从地理概念上,“拉达克地区”是“印控克什米尔”的一部分。

  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藏传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多种宗教共存,多民族共存,非常复杂。

  在印度的概念里,“克什米尔地区”还有第三部分——中控克什米尔,也就是上图中黄色的部分,包括“阿克塞钦”和“喀喇昆仑走廊”两块土地,分别隶属于中国的新疆和西藏。

  中国认为,“阿克塞钦”和“喀喇昆仑走廊”是没有争议的,而“拉达克地区”也是中国的领土。印度方面则认为,“拉达克地区”是印度的,“阿克塞钦”也是印度的。

  中印边境分为东、中、西三段,每段都存在争议。在中国方面看来,东段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被印度占领,西段4.5万平方公里的“拉达克地区”被印度占领。所以,我们应该跟印度算的总账至少是这13.5万平方公里。

  以中印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双方从内心里都不希望爆发战争。对峙、摩擦只是一种解决国内矛盾、在国际上纵横捭阖获取利益的手段。从收益和付出比来看,爆发全面战争都是不划算的。

  但长远看,中印之间将来必有一战。

  这一战的祸根是1962年埋下的,当时我们虽然打赢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撤出了争议地区。在印度眼中,这不是高风亮节,而是软弱。他们认为由于政治体制的问题,美国、日本、欧洲会支持印度,而不是支持中国,所以印度真心不把中国放在眼中,但同时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的对手。

  所以,中印之间的一次大规模常规战争,在未来很难避免。中国必须通过一次完胜,才能保证未来数十年的“耳根清净”。不过,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时机。

  未来的中印战争,一定是陆地和海上同时进行的。中国必须在两个战场上同时获胜,才能让印度服软。所以,中国除了要有强大的山地作战部队,还有要强大的远洋海军,能从印度洋上封锁印度、摧毁印度海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21:26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